国家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13. 040. 20 C 5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8202—2000 室内空气中臭氧卫生标准 Hygienic standard for ozone in indoor air 2000-09-30发布 2001-01-01实施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GB/T18202—2000 前言 城乡居民有70%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故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民健康密切相关。本标准遵循 性研究及室内臭氧水平的调查。综合分析后,从防止臭氧暴露的毒效应考虑,以毒性指标为依据,参考国 外有关的标准(基准)定出室内空气臭氧的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本标准是国家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卫生 标准之一。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山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宏、陈成章、蔡承铿、黎大明、余贵英。 I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8202—2000 室内空气中臭氧卫生标准 Hygienic standard for ozone in indoor air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室内空气中臭氧的最高容许浓度和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室内空气的监测和评价,不适用于生产性场所的室内环境,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5437—1995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15438—1995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 3标准值 本标准以时间平均浓度表示,1h平均最高容许浓度为0.1mg/m。 4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监测检验方法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在不具备上述仪器监测条件的情况下,可按GB/T15437的测定方法执行。 SAG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9-30批准 2001-01-01实施 1 GB/T 18202—2000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室内空气臭氧浓度监测检验方法 云紫外光度法 A1原理 本方法基于臭氧吸收254nm波长紫外光,由检测器检测光能强度,通过样品空气与经臭氧涤去器 除去臭氧的零空气的光能强度比,借助微机处理换算为臭氧浓度。 A2仪器和技术条件 A2.1采用紫外吸收式臭氧分析仪 A2.2量程:0~2mg/m。 A2.3仪器精度:土4μg/m。 A2.4最小可检测浓度:4μg/m。 A2.5零点漂移<2μg/(m².24h)。 A3仪器的校准 按GB/T15438中6.1紫外臭氧分析仪的校准操作。 A4测定 A4.1在现场选定具有代表性的测定点。 A4.2仪器放置在测定现场,通电预热紫外灯至额定工作灯压。 A4.3将样气管口置距地面1.5m的高度,周围尽量避免物体界面的存在。 A4.4调定输人样气流量0.5L/min。 A4.5测定时间为1h,此间按一定间隔时间至少读取12个数据求平均。 A4.6 当测定环境空气中悬浮颗粒浓度大于100μg/m时,建议在进样口加装聚四氟乙烯粒子过滤 器。 2 GB/T 18202—2000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室内空气臭氧浓度监测检验方法 云紫外光度法 A1原理 本方法基于臭氧吸收254nm波长紫外光,由检测器检测光能强度,通过样品空气与经臭氧涤去器 除去臭氧的零空气的光能强度比,借助微机处理换算为臭氧浓度。 A2仪器和技术条件 A2.1采用紫外吸收式臭氧分析仪 A2.2量程:0~2mg/m。 A2.3仪器精度:土4μg/m。 A2.4最小可检测浓度:4μg/m。 A2.5零点漂移<2μg/(m².24h)。 A3仪器的校准 按GB/T15438中6.1紫外臭氧分析仪的校准操作。 A4测定 A4.1在现场选定具有代表性的测定点。 A4.2仪器放置在测定现场,通电预热紫外灯至额定工作灯压。 A4.3将样气管口置距地面1.5m的高度,周围尽量避免物体界面的存在。 A4.4调定输人样气流量0.5L/min。 A4.5测定时间为1h,此间按一定间隔时间至少读取12个数据求平均。 A4.6 当测定环境空气中悬浮颗粒浓度大于100μg/m时,建议在进样口加装聚四氟乙烯粒子过滤 器。 2
GB-T 18202-2000 室内空气中臭氧卫生标准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13 02:23:19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05.0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19438.1-2004 禽流感病毒通用荧光 RT-PCR 检测方法.pdf
GB-T 36718-2018 节能评估技术导则 氧化铝项目.pdf
GB-T 15007-2017 耐蚀合金牌号.pdf
GB-T 33561-2017 信息安全技术 安全漏洞分类.pdf
GB-T 31206-2014 机械产品绿色设计 导则.pdf
GB-T 41864-2022 信息技术 计算机视觉 术语.pdf
GB-T 36527-2018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节能指南.pdf
TB-T 1670-2019 机车车辆车钩缓冲装置计量器具 15型车钩量具.pdf
DB43-T 2106-2021 麦穗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程 湖南省.pdf
GB-T 33136-2016信息技术服务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pdf
DB3305-T 197-202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资源数字化建设与应用指南 湖州市.pdf
T-JSJXXH 008—2022 一般用变频无油螺杆鼓风机.pdf
ISO 19160-4 2023 Addressing — Part 4 International postal address components and template.pdf
GB-T 40113.1-2021 生物质热解炭气油多联产工程技术规范 第1部分:工艺设计.pdf
DB13-T 2338.3-2016 谷子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3部分:白发病 河北省.pdf
民航 MH-T 0046-2014 民航重要信息系统灾难备份与恢复实施规范.pdf
GB-T 39399-2020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型接收机通用规范.pdf
GB-T 41013-2021 电机系统能效评价.pdf
GB-T 29000-2012 单板干燥节能技术规范.pdf
甲子光年 2024年 AI Agent行业报告.pdf
1
/
3
4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405.0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