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77. 120. 10 H 6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2661.9—2008 氟硼酸钾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氯含量的测定 硝酸汞容量法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of potassium fluoborate- Part 9:Determination of chloride content- Mercury nitration volumetric method 2008-12-29发布 2009-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2661.9—2008 前言 GB/T22661《氟硼酸钾化学分析方法》共分为10部分: 第1部分:试样的制备和贮存; 第2部分:湿存水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第3部分:氟硼酸钾含量的测定氢氧化钠容量法; 第4部分:镁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一第5部分:钙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6部分:硅含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 一第7部分:钠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8部分:游离硼酸含量的测定氢氧化钠容量法; 第9部分:氯含量的测定硝酸汞容量法; 第10部分: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本部分为GB/T22661的第9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湖南有色氟化学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衡阳市 邦友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薛旭金、施秀华、李永强、郭贤惠、许随军、范连生、朱亮、黎志坚、申志花、 白向华、刘志鸿、黄尤菊、刘敏。 GB/T22661.9—2008 氟硼酸钾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氯含量的测定 硝酸汞容量法 1范围 GB/T22661的本部分规定了氟硼酸钾中氯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氟硼酸钾中氯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5%。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266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T22661.1一2008氟硼酸钾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试样的制备和贮存 3方法提要 在微酸性溶液中,用强电离的硝酸汞标准溶液将氯离子转化成弱电离的氯化汞,用二苯偶氮碳酰肼 指示剂与过量的Hg2+生成紫红色络合物来判断终点。 4试剂 4.1硝酸:1 mol/L。 4.2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c[1/2Hg(NO)2]=0.05mol/L。 4.2.1配制: 准确称取8.5650g硝酸汞[Hg(NO)2·HzO,优级纯],置于250mL烧杯中,加人50mL硝酸, 溶解至溶液清澈,必要时可进行过滤,移人1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4.2.2标定: 移取三份5.00mL氯化纳标准溶液(0.0500mol/L),分别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水至100mL, 加2滴漠酚兰指示剂,滴加硝酸至溶液显黄色,再过量5滴,加人1mL二苯偶氮碳酰肼指示剂,以硝酸 汞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紫红色即为终点。平行标定所消耗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 级差不应超过0.05mL,取其平均值。随标定做空白试验。 4.3二苯偶氮碳酰肼指示剂:5g/L。 4.4溴酚兰指示剂:2g/L。 5仪器和设备 实验室常用仪器及设备。 6试样 试样应符合GB/T22661.1中3.3的要求。 1 GB/T 22661.9—2008 7分析步骤 7.1试料 称取1.0g试样(6),精确至0.0001g,记为m。 7.2测定次数 独立的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 7.3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7.4测定 将试料(7.1)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人100mL水,稍加热使其溶解,加2滴溴酚兰指示剂 (4.4),滴加硝酸(4.1)至溶液呈黄色,再过量5滴,加人1mL二苯偶氮碳酰肼指示剂(4.3),用硝酸汞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紫红色为终点。 8 分析结果的计算 按式(1)计算氯的质量分数(%): .(1) m 式中: 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 滴定试液消耗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滴定空白溶液消耗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0.03545 氯化物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9精密度 9.1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 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以下数据采用线性 内插法求得 氯的质量分数/%: 0.010 0.069 0.170 重复性限r/%: 0.001 0.002 0.004 9.2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1所列允许差: 表 1 氯的质量分数/% 允许差/% ≤0.10 0.05 >0.10~0.50 0.08 10质量保证与控制 应用国家标准样品或行业级标准样品,每平年校核一次本分析方法标准的有效性。当过程失控时, 应找出原因。纠正错误后,重新进行校核。 2 GB/T 22661.9—2008 7分析步骤 7.1试料 称取1.0g试样(6),精确至0.0001g,记为m。 7.2测定次数 独立的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 7.3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7.4测定 将试料(7.1)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人100mL水,稍加热使其溶解,加2滴溴酚兰指示剂 (4.4),滴加硝酸(4.1)至溶液呈黄色,再过量5滴,加人1mL二苯偶氮碳酰肼指示剂(4.3),用硝酸汞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紫红色为终点。 8 分析结果的计算 按式(1)计算氯的质量分数(%): .(1) m 式中: 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 滴定试液消耗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滴定空白溶液消耗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0.03545 氯化物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9精密度 9.1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 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以下数据采用线性 内插法求得 氯的质量分数/%: 0.010 0.069 0.170 重复性限r/%: 0.001 0.002 0.004 9.2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1所列允许差: 表 1 氯的质量分数/% 允许差/% ≤0.10 0.05 >0.10~0.50 0.08 10质量保证与控制 应用国家标准样品或行业级标准样品,每平年校核一次本分析方法标准的有效性。当过程失控时, 应找出原因。纠正错误后,重新进行校核。 2
GB-T 22661.9-2008 氟硼酸钾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氯含量的测定 硝酸汞容量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24 10:19:22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572.1 KB)
分享
友情链接
DB22-T 1098-2018 林业有害生物调查技术规程 吉林省.pdf
GB-T 6040-2019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pdf
T-SIPAQLHH 0001—2022 锂电池安全管理规程.pdf
GB-T 29765-2021 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备份与恢复产品技术要求与测试评价方法.pdf
GB-T 42005.2-2022 轨道交通 储能式电车 第2部分:地面充电系统.pdf
T-GDCKCJH 058—2022 汽车域控制器(DCU)自动化测试线通用要求.pdf
HS-T 42-2014 海关信息系统运维服务保障等级定级规范.pdf
DL-T 1998-2019 感应滤波变压器成套设备使用技术条件.pdf
DB31-T 1385-2022 科技成果分类评价和价值潜力评价规范 上海市.pdf
DB31-T 73-2020 水泥粉磨系统运行管理与节能监测 上海市.pdf
GA-T 1561-2019 移动警务系统 总体技术要求.pdf
DB52-T 826-2013 硬阔二元立木材积表 贵州省.pdf
GB-Z 43510-2023 集成电路TSV三维封装可靠性试验方法指南.pdf
GB-T 35679-2017 固体材料微波频段使用波导装置的电磁参数测量方法.pdf
GB-T 39752-2021 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安全要求及试验规范.pdf
GB-T 15843.3-2016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 第3部分:采用数字签名技术的机制.pdf
GB-T 30331-2021 仓储绩效指标体系.pdf
TTAF 180.4—2023 小程序个人信息保护规范 第4部分:全生命周期.pdf
NIST评估信息安全持续监控项目指南评估方法二 .pdf
GB-T 36629.1-2018 信息安全技术 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安全技术要求 第1部分:读写机具安全技术要求.pdf
1
/
3
4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572.1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