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1997年7月3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根据 1999年10月31日第九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 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 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 2009年8月27日第十 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 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根据 2016年11 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 四次会议《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等 十二部法律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根据 2017年11月4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 议《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等十一部法律 的决定》第五次修正)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公路规划 第三章 公路建设 第四章 公路养护 第五章 路政管理 第六章 收费公路 第七章 监督检查 —1—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路的建设和管理,促进公路事业的发 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公路的规划、建设、 养护、经营、使用和管理,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公路,包括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和公路渡口。 第三条 公路的发展应当遵循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确保 质量、保障畅通、保护环境、建设改造与养护并重的原则。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力措施,扶持、促进公 路建设。公路建设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国家鼓励、引导国内外经济组织依法投资建设、经营公路 。 第五条 国家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 地区发展公路建设。 第六条 公路按其在公路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道、省道、 县道和乡道,并按技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 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具体划分标准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 门规定。 新建公路应当符合技术等级的要求。原有不符合最低技术 等级要求的等外公路,应当采取措施,逐步改造为符合技术等 级要求的公路。 第七条 公路受国家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损 坏或者非法占用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爱护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 的义务,有权检举和控告破坏、损坏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 属设施和影响公路安全的行为。 —2— 第八条 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公路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 公路工作;但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对国道 、 省道的管理、监督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 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乡道的建设 和养护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决定由公路管理 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职责。 第九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公路上非法设 卡、收费、 罚款和拦截车辆。 第十条 国家鼓励公路工作方面的 科学技术研究,对在公 路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 励。 第十一条 本法对专用公路有规定的,适用于 专用公路。 专用公路是指由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建设、养护、管理, 专 为或者主要为本企业或者本单位提供运输服务的道路。 第二章 公路规划 第十二条 公路规划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 防建设的需要编制,与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和其 他方式的交通运 输发展规划相协调。 第十三条 公路建设用地规划应当符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当年建设用地应当纳入年 度建设用地计划。 第十四条 国道规划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会 同国务院有 关部门并商国道沿线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编制,报国 务院批准。 省道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 同同级有关部门并商省道沿线下一级人民政府编制,报省、自 —3— 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批准,并报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 备案。 县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 同同级有关部门 编制,经本级人民政府 审定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 乡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 协助乡、民族乡、 镇人民政府编制,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依照第三款、第四款规定批准的县道、乡道规划,应当 报 批准机关的上一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 备案。 省道规划应当与国道规划 相协调。县道规划应当与省道规 划相协调。乡道规划应当与县道规划 相协调。 第十五条 专用公路规划由专用公路的主管单位 编制,经 其上级主管部门审定后,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 审 核。 专用公路规划应当与公路规划 相协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交通主管部门发现 专用公路规划与国道、省道、县道、乡道规 划有不协调的地方,应当提出修改意见,专用公路主管部门和 单位应当作出相应的修改。 第十六条 国道规划的局部 调整由原编制机关决定。国道 规划需要作重大修改的,由原 编制机关提出修改方案,报国务 院批准。 经批准的省道、县道、乡道公路规划需要修改的,由原 编 制机关提出修改方案,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七条 国道的命名和编号,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确 定;省道、县道、乡道的 命名和编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 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确 定。 第十八条 规划和新建村镇、开发区,应当与公路保持规 定的距离并避免在公路两侧对应进行,防止造成公路街道化, 影响公路的运行安全与畅通。 第十九条 国家鼓励专用公路用于社会公共 运输。专用公 —4—路主要用于社会公共 运输时,由专用公路的主管单位 申请,或 者由有关方面申请,专用公路的主管单位 同意,并经省、自治 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 批准,可以改划为省道、县 道或者乡道。 第三章 公路建设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当依据职责 维护公路建设秩序,加强对公路建设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 筹集公路建设资金,除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 拨款,包括依法征税筹集的公路建设专项资金转为的财政拨款 外,可以依法向国内外金融机构或者外国政府 贷款。 国家鼓励国内外经济组织对公路建设进行投资。 开发、经 营公路的公司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发行 股票、公司 债券筹集资金。 依照本法规定 出让公路收费权的收入 必须用于公路建设。 向企业和个人集资建设公路,必须根据需要与可能,坚持 自愿原则,不得强行摊派,并符合国务院的有关规定。 公路建设资金还可以采取符合法律或者国务院规定的其 他 方式筹集。 第二十二条 公路建设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 基本建设程序 和有关规定进行。 第二十三条 公路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实行法 人负责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和工程监理制度。 第二十四条 公路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公路建设工 程的特点 和技术要求,选择具有相应资格的勘查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 工程监理单位,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公路工 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分 别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承担公路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单位、勘查设计单位、施 —5— 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必须持有国家规定的资质 证书。 第二十五条 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须按国务院交通主管 部门的规定报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 批准。 第二十六条 公路建设必须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承担公路建设项目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工 程监理单位,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 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岗位责任 制,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公路工 程技术标准的要 求和合同约定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理,保 证公路工程质量。 第二十七条 公路建设使用土地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的规定办理。 公路建设应当 贯彻切实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 第二十八条 公路建设需要使用国有 荒山、荒地或者需要 在国有荒山、荒地、河滩、滩涂上挖砂、采石、取土的,依照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办理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阻挠 或者非法收取费用。 第二十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公路建设依法使用 土地 和搬迁居民,应当给予支持和协助。 第三十条 公路建设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应当符合依法保 护环境、保护文物古迹和防止水土流失的要求。 公路规划中贯彻国防要求的公路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按照 规划进行建设,以保 证国防交通的需要。 第三十一条 因建设公路影响铁路、水利、电力、邮电设 施和其他设施正常使用时,公路建设单位应当事 先征得有关部 门的同意;因公路建设对有关设施造 成损坏的,公路建设单位 应当按照不低于该设施原有的技术标准 予以修复,或者给予相 应的经济补偿。 第三十二条 改建公路时,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路 段两端 设置明显的施工标志、安全标志。需要车辆绕行的,应当在绕 行路口设置标志;不能绕行的,必须修建临时道路,保证车辆 —6—和行人通行。 第三十三条 公路建设项目和公路修复项目竣工后,应当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 得交付使用。 建成的公路,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规定设 置明 显的标志、标线。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确定公路 两侧边 沟(截水沟、坡脚护坡道,下同)外缘起不少于一米的公路用 地。 第四章 公路养护 第三十五条 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务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3-12-24 04:47:56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49.1 KB)
分享
友情链接
SAE_1999-01-1061_Hyundai_Modeling of Proportional Control Solenoid Valve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Using System Identification Theory.pdf
TB-T 3481-2017 铁路低压母联备投自动转换开关电器.pdf
T-JSHLW 009—2021 云端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规范.pdf
GB-T 21294-2024 服装理化性能的检验方法.pdf
奇安信 2020网络安全投融资趋势报告.pdf
GB-T 39988-2021 全尾砂膏体制备与堆存技术规范.pdf
GM-T 0041-2015 智能IC卡密码检测规范.pdf
GB-T 30269.602-2017 信息技术 传感器网络 第602部分:信息安全:低速率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层和应用支持子层安全规范.pdf
GB-T 34534-2017 焦炭 灰成分含量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pdf
GB-T 36630.5-201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技术产品安全可控评价指标 第5部分:通用计算机.pdf
TB-T 2973.2-2019 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 第2部分%3A 旅客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pdf
GB-T 13591-2009 溶解乙炔气瓶充装规定.pdf
GB-T 42508-2023 投资项目风险评估指南.pdf
T-JSQX 0011—2022 江苏省纯电动重型卡车换电电池包系统技术规范.pdf
DB3201-T 1125-2022 党政机关单位大型固定资产设施设备运维服务管理规范 南京市.pdf
OWASP AI大模型应用网络安全治理检查清单 LLM_AI_Security_and_Governance_Checklist 2024.pdf
DB14-T 2255—2021 《机关事务标准体系总体框架》 山西省.pdf
GB-T 18916.54-2021 取水定额 第54部分:罐头食品.pdf
T-FSAS 58—2022 基于互联网的可信数字身份服务技术要求.pdf
NY-T 3481-2019 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 质量评价技术规范.pdf
1
/
3
16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349.1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