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884119.4 (22)申请日 2022.07.26 (71)申请人 重庆大学 地址 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坪坝正 街 174号 (72)发明人 张占龙 宋阳 刘振友 董子健 代友权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 1275 专利代理师 廖曦 (51)Int.Cl. G01N 27/04(2006.01) G01N 27/22(2006.01) G06F 30/20(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ERT- ECT双模态复合电极 设计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ERT ‑ECT双模态复合电极设 计方法, 属于电学层析成像领域。 该方法明确 ERT‑ECT双模态复合成像系统, 建立ERT与ECT数 学模型。 根据电容与电阻各自测量电极特点, 将 圆形电阻测量电极放置于环形电容测量电极内 部, 两者间采用绝缘环进行隔离, 在保证电阻测 量结果准确的情况下, 减小电阻测量电极面积增 大电容测量电极面积, 提高被测场域边缘面积利 用率, 同时电极采用一体化的设计方式易于测量 系统硬件的拆卸与安装。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CN 115201272 A 2022.10.18 CN 115201272 A 1.一种ERT ‑ECT双模态复合电极 设计方法, 其特 征在于: 该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建立ERT ‑ECT双模态复合成像系统; S2: ERT数 学模型的建立; ERT系统激励源采用低频信号, 满足似稳场条件, 根据恒定电场理论与麦克斯韦方式, 对于被测场域内任意 一点具有以下 条件: J=γ·E (1) 上式中, J为电流密度, γ为电导 率, E为电场强度; 根据场内电势分布 与电场强度E间的关系 得到如下关系: 对于均匀、 线性且各向同性 的介质, 式(3)中电导率γ为常数, 得到条件 将式 (4)简化为拉普拉斯方程: S3: ECT数学模型的建立; 采用静电场理论进行分析, 对于被测场域内任意 一点具有以下 条件: 其中, D为电通 量密度, ρ 为电荷 密度, 除此之外对于各向同性的媒质中具有如下 条件: D= εE (7) 上式中E为电场强度, ε为介电常数 将式(7)与式(8)整理得: ECT系统激励源采用低频信号, 且场域内没有孤立电荷存在, 满足似稳场条件得到以下 条件: 根据场内电势分布 与电场强度E间的关系 得到如下关系: 对于均匀、 线性且各向同性 的介质, 式(10)中电导率ε为常数, 得到条件 上式 (11)简化为拉普拉斯方程: S4: ERT‑ECT双模态复合电极结构; ERT‑ECT双模态复合电极主体包括ERT电极(7)、 ECT电极(8)、 绝缘环(9)、 屏蔽层(10)以 及电极引线; 圆形ERT电极(7)布置于环形ECT电极(8)内部, 两者间采用绝缘环(9)隔离, 一 个复合电极(1 1)由一组ERT电极(7)、 E CT电极(8)以及绝 缘环(9)构成;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201272 A 2电容测量如式(13), 其中S为电极板相对有效面积, 与电极排布方式有关, 且当电极排 布方式一定时, 电容测量电极面积S0越大, 一对电极的相对有效面积S越大; ECT测量时, 电流计算公式如式(14)所示: 取倒数, 整理得式(15): ECT系统测量值 与电容极面积S0呈正相关, 在保证ERT系统有效测量基础上, 增大ECT 电容极板面积, 提高电容测量灵敏度; S5: ERT‑ECT双模态复合电极排布方式; ERT‑ECT双模态复合电极阵列中复合电极(11)数量为8至32个, 电极组外侧设置有屏蔽 层(10), 八电极阵列中, 对于圆柱形被测物场(12), 复合电极(11)阵列放置于待测场域表面 均匀分布, 每组相邻复合电极(1 1)相对于圆心角度相同均为 45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RT ‑ECT双模态复合电极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ERT‑ECT双模态复合 成像系统由信号发生模块(1)产生指 定的检测信号, 检测信号经由激励 信号分配模块(2)放大后依次注入激励传感器中, 通过数据采集模块(3)收集检测传感器对 应的电阻电容值, 将 检测信号通过数据解调模块(4)后经计算机控制接口(5)送入图像重 建 模块(6), 图像重 建模块(6)使用对应的图像重构算法重得到物场空间中电导率及介电常数 分布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RT ‑ECT双模态复合电极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ERT 电极(7)与E CT电极(8)材质为黄铜、 不锈钢或钛 合金, 绝缘环(9)材质为橡胶。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201272 A 3
专利 一种ERT-ECT双模态复合电极设计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8:43:06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618.3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22048-2022 玩具及儿童用品中特定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测定.pdf
GB-T 28557-2012 电力企业节能降耗主要指标的监管评价.pdf
DB2201-T 31-2023 政务云服务与接入安全管理规范 长春市.pdf
T-ZEA 004—2018 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行业标准化.pdf
GB-T 38634.2-2020 系统与软件工程 软件测试 第2部分:测试过程.pdf
NY-T 1240-2021 草原鼠荒地治理技术规范.pdf
GB-T 35753-2017 空调器室外机安装用支架.pdf
ISO IEC 5394 202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riteria for concept systems.pdf
GB-T 15045-2013 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pdf
专利 黑产设备的确定方法、装置及服务器.PDF
DB31-T 1109-2022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指南 上海市.pdf
DB-T 39-2010 地震台网设计技术要求 重力观测网.pdf
GB-T 24455-2022 擦手纸.pdf
GB-T 24675.4-2021 保护性耕作机械 第4部分: 圆盘耙.pdf
GB-T 31950-2023 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要求.pdf
YD-T 3957-2021 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 安全证书管理系统技术要求.pdf
GB-T 30354-2013 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规范.pdf
GB-T 36403-2018 红外光学玻璃红外透过率测试方法 傅里叶变换法.pdf
DB3502-T 009-2022 琯溪蜜柚栽培技术规程 厦门市.pdf
GB-T 40651-2021 信息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保障框架.pdf
1
/
3
12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618.3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