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842526.9
(22)申请日 2022.07.18
(71)申请人 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
地址 213300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昆仑街
道泓口路218号A幢428室 (江苏中关村
科技产业园内)
申请人 南京东博智慧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刘盼盼 章锐 周吉 钱俊良
邰伟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京鑫之航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特殊普通 合伙) 32410
专利代理师 姚兰兰
(51)Int.Cl.
G06Q 10/06(2012.01)
G06Q 50/06(2012.01)G06F 30/15(2020.01)
G06F 30/20(2020.01)
H02J 3/32(2006.01)
H02J 3/24(2006.01)
G06F 119/06(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电动汽车实时响应能
力评估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电动汽
车实时响应能力评估方法, 具体方法包括: 电动
汽车充电信息在线采集及处理; 构建电动汽车充
电功率在 线上调响应能力模型; 构建电动汽车充
电功率在 线下调响应能力模型; 构建电动汽车充
电站最大上调、 下调响应能力模型; 构建电动汽
车充电站充电功率上限、 下限评估模型; 最后, 提
出电动汽车响应能力评估及控制云边协同机制,
在云端, 基于负荷聚合商, 采用激励手段, 对边端
电动汽车进行控制, 响应电网调峰/调频需求。 通
过本发明的方法能够评估电动汽 车实时上调、 下
调响应能力, 为电网调峰/调压提供支撑, 提高新
型电力系统在线调控水平, 助力电网早日实现
“双碳”目标。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
CN 115081929 A
2022.09.20
CN 115081929 A
1.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电动汽车实时响应能力评估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 在线采集并处 理电动汽车充电信息, 为电动汽车响应能力评估提供 数据基础;
步骤2, 在边端, 构建电动汽车充电功率在线上调响应能力模型, 评估单辆电动汽车在
不同充放电状态和不同电池容 量下, 向上增 加的充电功率;
步骤3, 在边端, 构建电动汽车充电功率在线下调响应能力模型, 评估单辆电动汽车在
不同充放电状态不同电池容 量下, 向下减少的充电功率;
步骤4, 在边端, 构建电动汽车充电站最大上调、 下调响应能力模型, 评估单个电动汽车
充电站在当前状态下 可上调、 下调的响应能力;
步骤5, 在边端, 构建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功率上限、 下限评估模型, 评估单个电动汽车
充电站在当前状态下充电功率上 下限;
步骤6, 在云端, 提出电动汽车响应能力评估及控制云边协同机制, 负荷聚合商汇集边
端各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信息, 接受电网调峰/调压任务, 向边端各电动汽车充电站分配激
励, 获取边端各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响应能力, 响应电网调峰/调压需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电动汽车实时响应能力评估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步骤1中在线采集的原始的电动汽车充电信息是报文格式, 从报文里提取电动汽车
充放电信息, 提取的信息如下:
其中, Xj为第j个充电站采集信息, 包括t时刻充电站j的第i辆电动汽车EVji的SOC值Sji
(t)、 充放电功率Pji(t)、 充放电状态δji(t), SOC最大值
最小值
接入充电桩充电时
间
离开充电桩充电时间
电池容量Dj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电动汽车实时响应能力评估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步骤2中, 构建的电动汽车充电功率在线上调响应能力模型的表达式为:
其中,
分别为充电站j的第i辆电动汽车EVji在t时刻的充电功率值、 放电功率
值, δji(t)=0、 δji(t)=2分别表示充电站j的第i辆电动汽车EVji在t时刻处于空闲状态、 放
电状态, Sji(t)为t时刻充电站j的第i辆电动汽车EVji的SOC值,
分别表示充电站j
的第i辆电动汽车EVjiSOC最大值、 最小值; 式(2)表示, 若充电站j的第i辆电动汽车EVji处于
放电状态, 且t时刻充电站j的第i辆电动汽车EVji的SOC值Sji(t)小于SOC最大值
时, 停止
放电, 且立刻进入充电状态, 进行充电操作, 响应电网功率上调需求; 若充电站j的第i辆电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5081929 A
2动汽车EVji处于空闲状态, 且t时刻充电站j的第i辆电动汽车EVji的SOC值Sji(t)小于SOC最
大值
时, 立即进入充电状态, 进行充电操作, 响应电网功率上调需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电动汽车实时响应能力评估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步骤3中, 构建的电动汽车充电功率在线下调响应能力模型的表达式为:
其中,
分别为充电站j的第i辆电动汽车EVji在t时刻的充电功率值、 放电功率
值, δji(t)=0、 δji(t)=1分别表示充电站j的第i辆电动汽车EVji在t时刻处于空闲状态、 充
电状态,
为充电站j的第i辆电动汽车EVji离开充电桩的时间,
为根据t时刻充电站j的第
i辆电动汽车EVji的SOC值Sji(t)计算出的强制充电时间;
式(3)表示, 对于处于充电状态的充电站j的第i辆电动汽车EVji, 当强制充电时间
大于
剩余离开时间时, 停止充电, 立即转入放电状态, 响应电网功率下调需求; 对于处于空闲状
态的充电站j的第i辆电动汽车EVji, 当强制充电时间
大于剩余离开时间时, 立即转入放电
状态, 响应电网功率下调需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电动汽车实时响应能力评估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基于充电站j的第i辆电动汽车EVji的历史SOC数据Sji(t)和强制充电时刻
借助
LSTM算法构建强制充电时刻
关于Sji(t)的预测模型, 表达式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电动汽车实时响应能力评估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步骤4中, 构建的电动汽车充电站最大 上调、 下调响应能力模型表达式为:
式中:
是充电站j在t时刻充电功率最大上调能力,
是充电站j在t时刻充电
功率最大下调能力, N1、 N2为充电站j在t时刻可参与功率上调、 下调的电动汽车 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电动汽车实时响应能力评估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步骤5中构建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功率上限、 下限评估 模型的表达式为:
式中:
分别为充电站j在t时刻 充电功率上限值、 下限值,
分别
为充电站j的第i辆电动汽车EVji在t时刻的上调、 下调响应能力, N1、 N2为充电站j在t时刻可
参与功率上调、 下调的电动汽车数量,
为充电站j的第i辆电动汽车EVji在t时刻强制充
电功率, N3为t时刻处于强制充电状态的电动汽车 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电动汽车实时响应能力评估方法, 其特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5081929 A
3
专利 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电动汽车实时响应能力评估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8:44:0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