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421254.5
(22)申请日 2021.12.31
(73)专利权人 苏州远桥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地址 215316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 开发区大
通路1189号4号楼
(72)发明人 赵庭瑞
(74)专利代理 机构 苏州九方专利代理事务所
(特殊普通 合伙) 32398
专利代理师 张文婷
(51)Int.Cl.
H05K 7/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具有多散热器对流式散热模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多散热器对流
式散热模组, 包括: 第一散热器、 第二散热器、 热
传导体和散热风扇; 所述第一散热器 设置有若干
第一散热片, 相邻两个第一散热片之间形成有第
一散热通道; 所述第一散热器位于若干第一散热
片的中部设置有容纳槽, 所述散热风扇安装在该
容纳槽内; 所述第二散热器设置有若干第二散热
片, 相邻两个第二散热片之间形成有第二散热通
道, 所述第二散热通道一一正对于所述第一散热
通道设置; 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上
均安装有用于分别与产品中热源接触的所述热
传导体。 该具有多散热器对流式散热模组通过一
个散热风扇提供强制对流所需的气流带走多个
散热器上的热量, 达到较优的散热效果, 降低成
本, 且结构紧凑。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16852904 U
2022.06.28
CN 216852904 U
1.一种具有多散热器对流式散热模组, 该散热模组安装在产品的壳体(1)内并与热源
接触,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第一散热器(2)、 第二散热器(3)、 热传导体(4)和散热风扇(5);
所述第一散热器(2)设置有第一底板(201)以及一体连接在 所述第一底板(201)顶部呈
排列布置的若干第一散热片(202), 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散热片(202)之间形成有第一散热通
道(203); 所述第一散热器(2)位于若干所述第一散热片(202)的中部设置有容纳槽(204),
所述散热风扇(5)安装在该容纳槽(204)内;
所述第二散热器(3)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器(2)的一侧, 所述第二散热器(3)设置有第
二底板(301)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第二底板(301)顶部呈排列布置的若干第二散热片
(302), 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散热片(302)之间形成有第二散热通道(303), 所述第二散热通道
(303)一一正对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20 3)设置;
所述第一散热器(2)和所述第二散热器(3)上均安装有用于分别与产品中热源接触的
所述热传导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散热器对流式散热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底板
(201)和所述第二底板(301)的底部均设置有仿形定位槽, 所述热传导体(4)固定在所述仿
形定位槽内且其底面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底板(201)或所述第二底板(3 01)的底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散热器对流式散热模组,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 三散热
器(6), 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器(2)的另一侧, 所述第三散热器(6)设置有第三底板(601)以
及一体连接在所述第三底板(601)顶部呈排列布置的若干第三散热片(602), 所述第三底板
(601)的底 面与产品中另一热源接触; 相 邻两个所述第三散热片(602)之间形成有第三散热
通道(603), 所述第三散热通道(6 03)一一正对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20 3)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多散热器对流式散热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散热器
(2)、 所述第二散热器(3)及所述第三散热器(6)位于四角处均设置有安装孔(20 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散热器对流式散热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散热器
(2)和所述第二散热器(3)采用的材质均为铝合金, 且表面镀有镍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散热器对流式散热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传导体
(4)为热管。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852904 U
2具有多散热器对流式散热模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模组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多散热器对流式散热模
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 芯片、 中央处理器等发热源的执行速度越来越快, 随之产生
的发热量也越来越高, 为了将发热源所产生的高温排出, 使发热源能在许可 的温度下正常
运作, 通常会以具有散热性能的散热部件附设于发热源的溢热表面上, 利用散热部件以协
助散热。
[0003]当产品内具有多个芯片、 中央处理器等时, 也就是发热源较多时, 现有技术通常都
是采用多个铝挤贴附在热源上, 然后再一一对应每个铝挤装设风扇, 对铝挤进行吹风带走
热量。 此结构设计使用散热部件较多, 增加成本, 占用产品空间较大, 使得产品无法做到小
型化, 而且热传导效率不高, 导致散热效果不好。 因此, 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
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多散热器对流式散热模组, 采
用热传导体进 行导热, 通过一个散热风扇提供强制对流所需的气流带走多个散热器上的热
量, 达到较优的散热效果, 且结构紧凑, 降低成本 。
[0005]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多散热器对流式
散热模组, 安装在产品的壳体内并与热源接触, 包括: 第一散热器、 第二散热器、 热传导体和
散热风扇;
[0006]所述第一散热器设置有第一底板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第一底板顶部呈排列布置
的若干第一散热片, 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散热片之间形成有第一散热通道; 所述第一散热器
位于若干所述第一散热片的中部设置有容纳槽, 所述散热风扇安装在该容纳槽内;
[0007]所述第二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器的一侧, 所述第二散热器设置有第二底板
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第二底板顶部呈排列布置的若干第二散热片, 相 邻两个所述第二散热
片之间形成有第二散热通道, 所述第二散热通道一 一正对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设置;
[0008]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上均安装有用于分别与产品中热源接触的所
述热传导体。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的底部均设置有仿
形定位槽, 所述热传导体固定在所述仿形定位槽内且其底面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底板或所述
第二底板的底面平齐。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具有多散热器对流式散热模组还包括第三散热
器, 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另一侧, 所述第三散热器设置有第三底板以及一体连接在所
述第三底板顶部呈排列 布置的若干第三散热片, 所述第三底板的底面与产品中另一热源接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6852904 U
3
专利 具有多散热器对流式散热模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9:25:4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