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027777.X
(22)申请日 2022.07.29
(73)专利权人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11835 浙江省绍兴 市诸暨市店口工
业区
(72)发明人 吴昊 史俊茹
(74)专利代理 机构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3 3250
专利代理师 方道杰
(51)Int.Cl.
F24F 13/30(2006.01)
F24F 1/0063(2019.01)
H05K 7/2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 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散热结构及空调设备
(57)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及空调设备, 散热
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蒸发吸热模块和倾斜设置
的冷凝散 热模块, 冷凝散热模块的设置高度高于
蒸发吸热模块的设置高度, 并且, 电子元器件贴
设于蒸发吸热模块的下端面, 冷凝散热模块的一
端连通蒸发吸热模块, 另一端朝向远离电子元器
件的方向延伸。 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结构及空调设
备, 解决了现有散热器的散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5页
CN 217979248 U
2022.12.06
CN 217979248 U
1.一种散热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水平设置的蒸发吸热模块(100)和倾斜设置的冷凝
散热模块(200), 所述冷凝散热模块(200)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蒸发吸热模块(100)的设置
高度, 并且, 电子元器件(600)贴设于所述蒸发吸热模块(100)的下端面, 所述冷凝散热模块
(200)的一端连通所述蒸发吸热模块(10 0), 另一端朝向远离电子元器件(6 00)的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散热模块(200)和所述蒸发
吸热模块(10 0)夹设形成预设角度a, 预设角度a满足, 0 °<a<1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 结构, 其特 征在于, 预设角度a满足, 90 °≤a<1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吸热模块(100)包括多个平
行且间隔设置的吸热管(110)以及多个第一连通管(120), 所述第一连通管(120)连接相邻
的所述吸热管(110), 以使相邻所述吸热管(110)首尾相连形成串联的管路结构, 且多个所
述吸热管(110)沿着同一水平面水平分布;
所述冷凝散热模块(200)包括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散热管(210)以及多个第二连通
管(220), 所述第二连通管(220)连接相邻的所述散热管(210), 以使相邻所述散热管(210)
首尾相连 形成串联的管路结构, 且多个所述散热 管(210)沿着同一 斜面倾斜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热管(110)的内径r满足, r<
1mm, 且所述散热 管(210)的内径p满足, p<1m 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热管(110)内设有多个并列设
置的第一 微通道(111), 且所述第一 微通道(111)的最大内径s满足, 10 μm<s<10 00 μm; 及/或,
所述散热管(210)内设有多个并列设置的第二微通道(211), 且所述第二微通道(211)
的最大内径 t满足, 10 μm<t<10 00 μ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吸热模块(100)还包括多个
间隔设置的第一翅片(130), 且多个所述第一翅片(130)沿着垂直于所述吸热管(110)轴线
的方向安装于所述吸热 管(110); 及/或,
所述冷凝散热模块(200)还包括多个 间隔设置的第二翅片(230), 且多个所述第二翅片
(230)沿着垂直于所述散热 管(210)轴线的方向安装于所述散热 管(2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安装板(400), 所述安装板
(400)的一侧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600), 所述蒸发吸热模块(100)和所述冷凝散热模块
(200)安装于所述 安装板(40 0)背离电子元器件(6 00)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结构,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支撑件(500), 所述支撑件
(500)设于所述安装板(400)和所述冷凝散热模块(200)之间, 以使所述安装板(400)通过所
述支撑件(500)支撑所述冷凝散热模块(200), 并且, 所述支撑件(500)不导热或者所述支撑
件(500)的导热系数小于 0.1W/(m.K)。
10.一种空调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电子元器件(600)和如权利 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
的散热结构, 所述电子元器件(6 00)贴设于所述蒸发吸热模块(10 0)的下端面。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979248 U
2散热结构及空调设 备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制冷技 术领域, 特别是 涉及一种散热 结构及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空调设备所具有的功能越来越多, 空调设备上所具有的电子元器件的数量和
种类也越来越多, 进而导致空调设备上 的电子元器件的发热量越来越大, 尤其是空调变频
模块的发热量显著增大。 并且, 如果空调设备上的电子元器件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 则
会对空调设备上的电子元器件的温升、 寿命以及运行可靠性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不利影
响。
[0003]目前, 通常利用散热器对空调设备上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 但是, 现有的散热器
的散热效率较低, 当空调设备上 的电子元器件的发热量较大时, 热量难以通过散热器及时
散发。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基于此, 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及空调设备, 解决现有散热器的散热效率较低
的问题。
[0005]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蒸发吸热模块和倾斜设置的冷凝散热模
块, 冷凝散热模块的设置高度高于蒸发吸热模块的设置高度, 并且, 电子元器件贴设于蒸发
吸热模块的下端面, 冷凝散热模块的一端连通蒸发吸热模块, 另一端朝向远离电子元器件
的方向延伸。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冷凝散热模块和蒸发吸热模块夹设形成预设角度a, 预设角
度a满足, 0 °<a<180°。 可以理解的是, 如此设置, 有利于降低了散热结构的加工难度, 从而提
高了散热结构的加工效率。
[0007]在其中一个 实施例中, 预设角度a满足, 90 °≤a<180°。 可以理解的是, 如此设置, 有
利于蒸发吸热模块内产生的气态工质能够更加顺畅地进入 冷凝散热模块, 从而大大提高了
散热结构内工质的流 通效率, 进 而提高了 散热结构的散热效率。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蒸发吸热模块包括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吸热管以及多个
第一连通管, 第一连通管连接相邻的吸热管, 以使相邻吸热管首尾相连形成串联的管路结
构, 且多个 吸热管沿着同一水平面水平分布。 冷凝散热模块包括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散
热管以及多个第二连通管, 第二连通管连接相邻的散热管, 以使相邻散热管首尾相连形成
串联的管路结构, 且多个散热管沿着同一斜面倾斜分布。 可以理解的是, 如此设置, 有利于
延长蒸发吸热模块内的管路长度, 且能够保证工质在蒸发吸热模块出口处的具有一定的过
热度, 进而保证液态的工质全部相变成气态的工质。 并且, 如此设置, 有效延长了冷凝散热
模块内的管路长度, 且能够保证工质在冷凝散热模块出 口处的具有一定的过冷度, 进而保
证气态的工质全部相变成液态的工质。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吸热管的内径r满足, r<1mm, 并且, 散热管的内径p满足, p<说 明 书 1/7 页
3
CN 217979248 U
3
专利 散热结构及空调设备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9:13:5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