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书
书犐犆犛
67
.
220
.
20
犡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
1986
—
2007
代替
GB1986
—
1989
食品添加剂
单
、
双硬脂酸甘油酯
犉狅狅犱犪犱犱犻狋犻狏犲
—
犌犾狔犮犲狉狔犾犿狅狀狅犪狀犱犱犻狊狋犲犪狉犪狋犲
2007
10
29
发布
2008
06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书
书
书前
言
本标准第
3
章技术要求为强制性
,
其余为推荐性
。
本标准的技术要求参考采用美国
《
食品用化学品法典
》(
FCC
,
Ⅴ
)
的技术规格
。
本标准代替
GB1986
—
1989
《
食品添加剂
单硬脂酸甘油酯
(
40%
)》。
本标准与
GB1986
—
1989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
修改了标准的名称
;
———
感官要求代替了原外观要求
;
———
理化指标中取消了碘值
、
凝固点
、
游离酸
、
重金属和铁指标
,
增加了酸值
、
游离甘油
、
灼烧残渣和
铅指标
;
———
提供了单甘油酯含量
、
碘值
、
皂化值和熔点的试验方法
,
供标准使用者参考
。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资料性附录
。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
中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工业协会
、
杭州油脂化工有限公司
、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
研究院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唐建光
、
靳英
、
李惠宜
、
蒋海刚
、
柴秋儿
。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
GB1986
—
1989
。
Ⅰ
犌犅
1986
—
2007
食品添加剂
单
、
双硬脂酸甘油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单
、
双硬脂酸甘油酯的技术要求
、
试验方法
、
检验规则
、
标志
、
包装
、
运输
、
贮存及保质期
。
本标准适用于氢化棕榈油或硬脂酸与甘油反应生成的含有单
、
双硬脂酸甘油酯和少量三硬脂酸甘
油酯的产品
,
在食品工业中作为乳化剂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
然而
,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
GB
/
T601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
/
T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
GB
/
T603
—
2002
,
ISO63531
:
1982
,
NEQ
)
GB
/
T617
化学试剂
熔点范围测定通用方法
(
GB
/
T617
—
2006
,
ISO63531
:
1982
,
NEQ
)
GB
/
T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
T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
T5534
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
(
GB
/
T5534
—
1995
,
idtISO3657
:
1988
)
GB
/
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
GB
/
T6682
—
1992
,
neqISO3696
:
1987
)
GB
/
T9741
化学试剂
灼烧残渣测定通用方法
(
GB
/
T9741
—
1988
,
eqvISO63531
:
1982
)
GB
/
T18953
橡胶配合剂
硬脂酸
定义及试验方法
(
GB
/
T18953
—
2003
,
ISO8312
:
1999
,
MOD
)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
75
号令
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卫生部
[
2002
]
第
26
号令
3
技术要求
3
.
1
感官要求
乳白色或浅黄色蜡状固体
,
无杂质
,
无臭无味
。
3
.
2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
表
1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酸值
(
以
KOH
计
)/(
mg
/
g
)
≤
5.0
游离甘油
/
%
≤
7.0
灼烧残渣
/
%
≤
0.5
砷
(
以
As
计
)/(
mg
/
kg
)
≤
2.0
铅
(
以
Pb
计
)/(
mg
/
kg
)
≤
2.0
1
犌犅
1986
—
2007
4
试验方法
除非另有说明
,
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
GB
/
T6682
中规定的水
。
4
.
1
感官检验
将样品置于清洁
、
干燥的白瓷盘中
,
在自然光线下
,
观察其色泽
,
嗅其味
。
4
.
2
鉴别试验
取适量样品一份
,
加三等份水
,
加热到熔点以上
2℃
~
5℃
,
并保持此温度
,
应形成不可逆凝胶
。
4
.
3
理化检验
4
.
3
.
1
酸值
4
.
3
.
1
.
1
试剂和材料
a
)
乙醇
:
95%
。
b
)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
:
0.1mol
/
L
,
按
GB
/
T601
方法配制
。
c
)
酚酞指示液
:
1%
,
按
GB
/
T603
方法配制
。
4
.
3
.
1
.
2
分析步骤
称取
10g
样品
(
准确至
0.001g
),
置于锥形瓶中
,
加
50mL
中性热乙醇
(
在加热后的乙醇中加入
2mL
酚酞指示液
,
用
0.1mol
/
L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中和至微红色
,
并保持
30s
不褪色
)
使样品溶解
,
用
0.1mol
/
L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至呈微红色
,
并维持
30s
不褪色为终点
。
4
.
3
.
1
.
3
结果计算
酸值按式
(
1
)
计算
:
犡
1
=
犞
×
犮
×
56
.
1
犿
…………………………(
1
)
式中
:
犡
1
———
酸值
(
以
KOH
计
),
单位为毫克每克
(
mg
/
g
);
犞
———
滴定时消耗的氢氧化钾标准溶液体积
,
单位为毫升
(
mL
);
犮
———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浓度
,
单位为摩尔每升
(
mol
/
L
);
56.1
———
氢氧化钾的毫摩尔质量
,
单位为克每毫摩尔
(
g
/
mmol
);
犿
———
样品质量
,
单位为克
(
g
)。
4
.
3
.
1
.
4
允许差
实验结果以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
(
保留一位小数
)。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
立测定结果与算术平均值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
0.2mg
/
g
。
4
.
3
.
2
游离甘油
4
.
3
.
2
.
1
试剂和材料
a
)
乙酸
:
化学纯
。
b
)
三氯甲烷
:
化学纯
,
同时应符合以下条件
。
取三个
500mL
锥形瓶
,
分别加入
20mL
高碘酸溶
液
,
在其中两只锥形瓶中加入
50mL
三氯甲烷和
10mL
水
,
另一只加
50mL
水
,
再往每只锥
形瓶中加入
20mL
碘化钾溶液均匀混合
,
放置
1min
~
5min
,
按照
4.3.2.2
分析步骤用
0.1mol
/
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
有三氯甲烷和无三氯甲烷的滴定量差不超过
0.5mL
。
c
)
高碘酸溶液
:
溶解
2.7g
高碘酸在
50mL
水和
950mL
乙酸的混合液中
,
避光保存在干净具塞
玻璃瓶中
。
d
)
碘化钾溶液
:
质量分数为
15%
。
e
)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
0.1mol
/
L
,
按
GB
/
T601
方法配制和标定
。
f
)
淀粉指示液
:
0.5%
,
按
GB
/
T603
方法配制
。
4
.
3
.
2
.
2
分析步骤
将单甘油酯含量测定方法中萃取后的水相
(
见
A.1.2.2
)
集中到
500mL
碘量瓶中
,
加
20.0mL
高
2
犌犅
1986
—
2007
GB 1986-2007 食品添加剂 单、双硬脂酸甘油酯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1-25 12:25:5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