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_19.020 DZ D 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 0276.31-2015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 第31部分:岩体声波速度测试 Regulation for testing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 Part 31:Test for determining the sound velocity of rock mass 2015-02-04发布 2015-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发布 DZ/T 0276.31—2015 前言 DZ/T0276《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分为31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及一般规定; 第2部分:岩石含水率试验; 第3部分:岩石颗粒密度试验; 第4部分:岩石密度试验; 第5部分:岩石吸水性试验; 第6部分:岩石硬度试验; 第7部分:岩石光泽度试验; 第8部分:岩石抗冻试验; 第9部分:岩石耐崩解试验; 第10部分:岩石膨胀性试验; 第11部分:岩石溶蚀试验; 第12部分:岩石耐酸度与耐碱度试验; 第13部分:岩石比热试验; 第14部分:岩石热导率试验; 第15部分:岩石击穿电压和击穿强度试验; 第16部分:岩石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 第17部分:岩石放射性比活度试验; 第18部分: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第19部分:岩石单轴压缩变形试验; 第20部分:岩石三轴压缩强度试验; 第21部分:岩石抗拉强度试验; 第22部分:岩石抗折强度试验; 第23部分:岩石点荷载强度试验; 第24部分:岩石声波速度测试; 第25部分:岩石抗剪强度试验; 第26部分:岩体变形试验(承压板法); 第27部分:岩体变形试验(钻孔变形法); 第28部分:岩体强度试验(直剪试验); 第29部分:岩体强度试验(承压板法); 第30部分:岩体锚杆荷载试验; 第31部分:岩体声波速度测试。 本部分为DZ/T0276的第3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 本部分由湖北省地质实验研究所负责起草,广东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参加起草。 本部分起草人:谭睿、刘立志、原力智、石丙飞。 1 DZ/T0276.312015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 第31部分:岩体声波速度测试 1范围 DZ/T0276的本部分规定了测定岩体声波速度的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中的岩体声波速度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Z/T0276.24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第24部分:岩石声波速度测试 3原理 通过获得弹性波的传播时间及频谱特征,再结合被测岩体的地质特征,对岩体的岩性、质量、风化程 度以及裂隙发育程度作出定量的判别。 4基本要求 4.1测点布置 4.1.1测点可选择在平碉、钻孔、风钻孔或地表露头上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岩体部位。 4.1.2对各向同性岩体的测线,宜按直线布置;对各向异性岩体的测线,宜分别按平行和垂直岩体主要 结构面布置。 4.1.3相邻两测点的距离,当采用换能器激发时,距离宜为1m~3m;当采用电火花激发时,距离宜为 10m~30m;当采用锤击激发时,距离不小于3m。 4.1.4单孔测试时,发射点距接收点的间距不应小于0.5m,换能器每次移动距离不应小于0.1m。 4.1.5孔间用于作穿透测试的两钻孔轴线相互平行,且发、收换能器应处于同一平面。孔内任意深度 的距离应等于两孔口中心点的距离。 4.1.6在钻孔或风钻孔中进行孔间穿透测试时,换能器每次移动距离宜为0.1m~1.0m。 1

.pdf文档 DZ-T 0276.31-2015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 第31部分_岩体声波速度测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Z-T 0276.31-2015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 第31部分_岩体声波速度测试 第 1 页 DZ-T 0276.31-2015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 第31部分_岩体声波速度测试 第 2 页 DZ-T 0276.31-2015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 第31部分_岩体声波速度测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3-15 14:29:5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