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03.100.01 CCS A 02 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5417—2021 2021 - 07 – 28 发布 2021 - 08 - 28 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13/T 5417—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根据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及GB/T17924《地理标志 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 本文件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安国市农业农村局、安国市伊康药业有限公司、安国市亨扬 中药材有限公司、河北聚康食品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孟义江、葛淑俊、杨太新、李树强、王春婷、杜庆潮、郭立福、郭向辉、 商会建、刘晓光、裴志力、张同胜、马春英、刘晓清、蔡景竹、张笑玲、贾凯旋、董俊美、李锦超。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 DB 13/T 5417—2021 地理标志产品 祁紫菀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祁紫菀的术语和定义、保护范围、环境条件、栽培技术、收获和初 加工、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 本文件适用于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批准保护的祁紫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2 食品国家安全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农药残留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354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7]第11号) 《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紫菀 asteris radix et rhizoma 菊科紫菀属植物紫菀 Aster tataricus L.f.的干燥根及根茎。 3.2 祁紫菀 qi Asteris radix et rhizoma 在本文件第4章规定的保护范围内,按本文件第5、6、7章生产,且产品质量符合本文件要求的 紫菀。 4 保护范围 地理标志产品祁紫菀的保护范围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 法》批准的范围,即安国市祁州路街道办事处、郑章镇、大五女镇、西伏落镇、西城镇、明官店乡、 北段村乡、药都街道办事处共8个乡镇、街的149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5°10′00″-115°23′00″, 北纬38°18′00″-38°35′00″。保护范围见附录A。 5 环境条件 5.1 产地环境 祁紫菀保护范围所在地年平均气温约12.4 ℃,年平均日照时数约2628 h,日照率为60%。年平 均降水量约555.3 mm。0 ℃以上活动积温约为4736 ℃,pH值7.8~8.2。 1 DB 13/T 5417—2021 5.2 空气 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 中二级以上标准。 5.3 土壤 土壤符合GB 15618-2018 要求。 5.4 灌水 灌水符合GB 5084 要求。 6 栽培技术 6.1 选地整地 选择疏松肥沃、排灌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紫菀不能连作,轮作至少3年以上,前茬以禾谷 3 3 类作物为佳。结合耕地,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2 m ~3 m 或有机肥300 kg~400 kg+复合肥 (N-P2O5-K2O =17:17:17)50 kg作为基肥,深翻30 cm左右,耙平,做成2 m~3 m宽平畦,亦可起垄, 垄高20 cm~30 cm。 6.2 种植 紫菀种植一般在春季地表5 cm地温稳定在8 ℃~10 ℃进行。按行距25 cm~30 cm开6 cm~7 cm深 沟,把种苗按穴距15 cm~20 cm平放于沟内,每穴摆放2~3个节段,每个节段至少带2个芽,盖土后 轻压。每亩用种苗30 kg~35 kg。 亦可在秋天随紫菀收获取根状茎栽种,一般在11月上旬进行。 6.3 田间管理 出苗后,若土壤干旱则及时浇水;及时浅耕除草,保持田间无杂草,促进植株分蘖。在紫菀进 入分蘖高峰期至封垄期,结合中耕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20 kg~30 kg。遇干旱时适当浇水,雨季注 意排水,防止烂根。在7、8月份紫菀快速生长期,定期检查有无抽薹发生,如发现应及时割薹。 6.4 病虫害防治技术 6.4.1 应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紫菀常见病害有叶斑病、根腐病等,虫害主要有地老虎、 蛴螬等。 6.4.2 农业防治措施有:轮作3年以上;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选用无病虫害感染、无机械损伤、 表皮紫红的优质种苗,禁用带病虫苗;及时清沟排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销毁,每穴撒入草 木灰100 g或生石灰200 g~300 g,进行局部消毒;每年收获后及时清园。 6.4.3 地下虫害的防治还可利用黑光灯或黑绿双光灯诱杀成虫。 6.4.4 采用生物防治,用白僵菌或乳状菌防治幼虫。 6.4.5 采用化学防治病虫害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生物农药;尽 量避免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等化学农药;不使用禁限用农药。 7 收获和初加工 7.1 收获 紫菀采挖有人工采挖和半机械采挖两种。紫菀生长当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秋后封冻前收获。 紫菀茎叶枯萎后割除地上部分,挖取根茎。亦可在春季返青前进行。 7.2 产地初加工 紫菀产地初加工过程应保证场地、工具洁净,不受雨淋等。加工可采用以下方法: ——晒干法:抖净泥土,去除残茎,晾晒至半干后编成小辫状或整形捋顺,再进行摊晾; ——烘干法:采用烘干设备进行,烘干温度不应超过50 ℃。 2 DB 13/T 5417—2021 8 质量要求 8.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外观 根茎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顶端有茎、叶的残基,根茎簇生多数细根,长 3 cm~15 cm,直径 0.1 cm~0.3 cm 质地 质较柔韧 色泽 表面紫红色或灰红色,有纵皱纹 气味 气微香,味甜、微苦。 8.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理化指标 项目 要求 紫菀酮不低于(%) 0.15 水分不高于(%) 15.0 总灰分不高于(%) 15.0 酸不溶性灰分不高于(%) 8.0 水溶性浸出物不低于(%) 45.0 8.3 质量安全指标 应符合GB 2762、GB 2763 的要求。 9 检验方法 9.1 组批 在相同或者相近自然环境区域内,同一时间内栽培、采收、加工的祁紫菀产品为一批。 9.2 抽样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ⅡA “药材取样法”规定执行。 9.3 检验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规定的检验方法检验。 3 DB 13/T 5417—2021 10 检验规则 10.1 检验项目 10.1.1 交(验)收检验 交(验)收检验指标为感官要求、水分及总灰分。 10.1.2 型式检验 一般每年进行一次,检验项目为第8章的全部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 a) 生长环境、栽培技术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b) 国家质量监督行政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10.2 判定规则 10.2.1 交收检验或型式检验结果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批或该周期型式检验合 格。 10.2.2 感官指标、理化指标中有一项不合格的,应在同一批次产品中加倍抽样或对备样进行复检, 复检仍不合格的,则判为不合格。 10.2.3 质量安全卫生指标有一项不合格时,则判为不合格。 11 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 11.1 包装 符合标准的药材,采用不影响质量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11.2 标志 获得授权的企业,可在产品包装上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使用 应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规范》要求。标签标志应标明产品名称、等级、产地、加工单位、重 量、批号或生产日期、执行标准代号等。 11.3 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环境中,并保持清洁卫生,注意防尘、防虫、防鼠,不得与 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挥发腐蚀的物品混放,不同批次、等级药材分区存放;建有定期检查制度。 11.4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不得与农药、化肥等其他有毒有害物品混运。运输过程应通气、干燥、 防雨、防潮、防污染。 4 DB 13/T 5417—2021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祁紫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 A.1 图 A.1 给出了祁紫菀地理标志保护范围。 图A.1 祁紫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5

pdf文档 DB13-T 5417-2021 地理标志产品 祁紫菀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5417-2021 地理标志产品 祁紫菀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5417-2021 地理标志产品 祁紫菀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5417-2021 地理标志产品 祁紫菀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1 03:08:5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