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65.020.40 B60 山 DB37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412—2018 主要造林树种造林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fforestation of Main Tree Species 2018 - 08 - 17 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9 - 17 实施 发 布 DB37/T 3412—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秦光华、宋玉民、乔玉玲、于振旭、彭琳。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DB37/T 3412—2018 主要造林树种造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主要造林树种林种确定、树种选择、混交林营造、造林地选择、造林地整地、 造林季节、造林密度、种子和苗木、造林方法、幼林抚育、造林施工设计、检查验收和造林技术档案等 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主要造林树种的造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 7907 核桃丰产与坚果品质 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 15162 飞播造林技术规程 GB/T l5163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83 主要造林树种林地化学除草技术规程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LY/T 1706 速生丰产用材林培育技术规程 LY/T 1880 木本植物种子催芽技术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造林分区 region division of Shandong for afforestation 根据气候和立地等条件划分的山东省境内的造林区域。 3.2 主要造林树种 main afforestation tree species in Shandong 适合山东省土壤、气候条件的,能够在平原、山地、丘陵等宜林地造林的主要树种。 1 DB37/T 3412—2018 4 林种确定 4.1 用材林 以生产人造板材、家俱材、纸浆材和建筑用材为主要目的的人工林。 4.2 防护林 以防护为主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沿海防护林、护路林和护岸林 等。 4.3 经济林 以生产果品、木本油料、药材、调料、橡胶等为主要目的的人工林。 4.4 特种用途林 以风景游憩、种子生产、教学科研等为主要目的的人工林。 5 树种选择 5.1 基本原则 5.1.1 5.1.2 5.1.3 5.1.4 坚持造林地立地条件与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相适应,适地适树。 根据造林目的选择树种(含种源、品种或无性系,下同)。 选择生态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生长稳定的树种。 优先选择山东乡土树种。 5.2 各林种树种选择要求 5.2.1 用材林 a) b) 树种应具有生长快、干形通直、材质好等特性,宜选择优良品种。速生丰产用材林生长量指标 按照 LY/T 1706 执行; 对珍稀用材和具有特殊用途的树种应有适当比例的发展。 5.2.2 防护林 a) b) c) d) e) 根据防护对象选择适宜树种,一般应具有防护性能好、抗逆性强、生长稳定等优良性状; 水源涵养林树种要求根系发达、落叶丰富、凋落物易分解、固土保水能力强等特性; 水土保持林和防风固沙林树种要求具有根系发达、耐风蚀、干旱、沙压,固土效果好等特性; 农田防护林和沿海防护林树种要求树体高大、树冠中等偏下、深根、抗风蚀等特性; 护岸林和护路林树种要求根系发达、侧根密集、耐水淹,耐水蚀等特性。 5.2.3 经济林 a) b) 具有高产、抗逆、产品优质等特性; 重点发展名、特、优、新品种。 5.2.4 特种用途林 2 DB37/T 3412—2018 树种应具备且能满足特种用途的性状。 5.3 造林分区及主要造林树种 见附录A。 5.4 主要造林树种生物学特性 见附录B。 6 混交林营造 6.1 适用对象:为提高人工林的抗逆性能和综合效益,维护和提高林地生产力,应因地制宜营造混交 林。 6.2 混交原则:提倡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混交、乔木与灌木混交、耐荫树种与阳性树种、深根树种与 浅根树种混交。 6.3 混交方式:根据树种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和林种选择株间、行间、带状或者块状混交方式。 6.4 混交比例:伴生树种株数(幼林阶段)或胸高断面积(成林阶段)所占的比例不低于 10 % 。土 壤贫瘠地区加大固氮树种比重,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加大灌木树种的比重。 6.5 培育方式:利用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纯林改造及其相结合的方式培育混交林。 7 造林地选择 7.1 造林地类型 山东省主要造林地有荒山荒地、农耕地、四旁地、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等。 7.2 造林地选择原则 要根据不同林种和树种及经营水平选择合适造林地。荒山荒地适宜防护林、经济林和部分用材林的 营建,农耕地适宜用材林、经济林和防护林的营建,四旁地适宜防护林和用材林的营建,采伐迹地和火 烧迹地视立地条件营建适宜的林种。 8 造林地整地 8.1 整地方法 8.1.1 全面整地 8.1.1.1 a) b) c) d) 适宜采用全面整地的情况如下: 坡度 15°以下、地势较平坦的; 便于实行机械作业的; 实行林农间作的; 灌草茂密的造林地。 8.1.1.2 全面整地连片面积不能过大。丘陵要适当保留山顶和山脊天然植被,坡长每 30 m 沿等高线保 留 3 m 宽天然植被。 3 DB37/T 3412—2018 8.1.1.3 盐碱地采取条(台)田整地方式。 8.1.2 穴状整地 8.1.2.1 穴状整地是平原造林地广泛采用的整地方法。山地陡坡、水蚀和风蚀严重地带更应采用。 8.1.2.2 整地规格,穴的口径 30 cm~50 cm ,深度 40 cm~80 cm ,盐碱地整地深度不大于 40 cm , 速生丰产用材林、经济林及多草地带,整地规格应适当大些。 8.1.3 鱼鳞坑整地 8.1.3.1 鱼鳞坑整地是干旱、半干旱低山丘陵造林地整地方法。 8.1.3.2 鱼鳞坑为半圆形,外高内低,半径不小于 60 cm 。 8.1.4 带状整地 8.1.4.1 带状整地适用于低山、丘陵地区。 8.1.4.2 低山丘陵带状整地要沿等高线进行,其形式有水平阶、水平槽、反坡梯田等。 8.1.4.3 带状整地宽度 60 cm 以上,带长根据地形确定,不能过长,每隔一定距离应保留 0.5 m~1.0 m 自然植被。 8.2 整地时间 8.2.1 春季造林一般应在上年夏季或秋季前整好地,雨季造林要在头年秋季或当年春季前整好地,秋 季造林在当年春季整好地。 8.2.2 沙质土造林整地,可以不预先整地,造林时挖穴栽植。 8.2.3 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造林整地必要时先设置沙障。 9 造林季节 9.1 春季造林 应根据树种的物候期和土壤解冻情况适时安排造林,一般在土壤解冻后树木发芽前完成。 9.2 雨季造林 适宜小粒种子播种造林和容器苗造林。要注意雨情动态,适时造林。 9.3 秋季造林 秋季适宜阔叶树植苗造林和大粒、硬壳、休眠期长、不耐贮藏种子的播种造林。 10 造林密度 根据培育目标、立地条件、树种确定造林密度。主要树种适宜林种及造林密度见附录B。 11 种子和苗木 11.1 基本要求 禁止使用带有检疫性和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 4 DB37/T 3412—2018 11.2 种子 11.2.1 选用优良种源和种子园、母树林等良种基地生产的种子、接穗、插穗等繁殖材料。 11.2.2 种子的质量应达到 GB 7908 规定的合格种子的标准。 11.2.3 依照 GB/T 2772 规定的方法检验林木种子质量。 11.2.4 为提高播种造林成效,在播种前根据需要可对林木种子进行浸种、催芽、消毒等处理。浸种和 催芽按照 LY/T 1880 规定执行。种子消毒按照 GB/T 15776 标准执行。 11.3 苗木 11.3.1 裸根苗 11.3.1.1 造林前根据树种、苗木特点和土壤墒情,对苗木进行剪梢、截干、修根、修枝、剪叶、苗根 浸水、蘸泥浆等处理;也可采用促根剂、蒸腾抑制剂和菌根制剂等新技术处理苗木。 11.3.1.2 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必须选用 GB 6000-1999 规定的种子园、优良种源或者优良品种培育的 1 级苗木。 11.3.1.3 经济林应选用优良品种,苗木应符合 GB 6000-1999 规定的合格苗木。 11.3.1.4 其他林种使用的苗木应是 GB 6000-1999 规定的合格苗木。 11.3.2 容器苗 执行LY/T 1000的规定。 11.3.3 起苗和运输 根据造林任务,就近育苗,避免长途运输造成损失。苗木质量的检验和起苗、包装、运输、贮藏等 技术执行GB/T 6000和LY/T 1000的规定。 12 造林方法 12.1 植苗造林 12.1.1 苗木质量 执行GB 6000的规定。 12.1.2 栽植深度 根据立地条件、土壤墒情和树种确定栽植深度,一般与苗木根径原土痕齐平。干旱地区、沙质土壤 和能产生不定根的树种可适当深栽。 12.1.3 技术要领 苗干要竖直,根系要舒展,深浅要适当,土壤要压实,表层要覆土。 12.2 播种造林 12.2.1 适用范围 易于发芽生根成活并有一定抗旱性能的树种,在鸟兽危害较轻的地区,可采用播种造林。 12.2.2 人工播种造林。 5 DB37/T 3412—2018 墒情较好时采用穴播或条播,一般在雨季进行。 12.2.3 飞机播种造林。 在交通不便、宜林荒山、荒地、荒沙或者不易到达的地方进行,其具体要求按照GB/T 15162规定执 行。 12.2.4 播种量 根据种子质量、立地条件和造林密度确定。播种量按照GB/T 6001规定执行。 12.2.5 覆土厚度 大粒种子、沙壤土覆土宜厚,一般为2 cm~6 cm ;小粒种子、粘重土宜浅,一般为1 cm~3 cm 。 12.3 封山(沙)造林 按照GB/T 15163规定执行。 13 幼林抚育 13.1 补植和补播 按照GB/ T 15776规定执行。 13.2 水肥管理 13.2.1 用材林和经济林要加强水肥管理。 13.2.2 根据土壤墒情进行灌溉,保持土

pdf文档 DB37-T 3412-2018 主要造林树种造林技术规程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7-T 3412-2018 主要造林树种造林技术规程 山东省 第 1 页 DB37-T 3412-2018 主要造林树种造林技术规程 山东省 第 2 页 DB37-T 3412-2018 主要造林树种造林技术规程 山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6:36:5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