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25.120.30 J 61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3358—2019 汽车锻件抛丸技术规范与检测方法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and testing method of throwing shot of automotive forgings 文稿版次选择 2019 - 07 - 01 发布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8 - 01 实施 发 布 DB34/T 3358—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归口单位:安徽省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合肥汽车锻件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安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邦立电子 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安簧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工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善虎、黄昌文、陈国强、贾伟伟、雷文裕、陈驰、邱丽蓉、朱腾、徐凝慧、 张兴权、陆麒。 I DB34/T 3358—2019 汽车锻件抛丸技术规范与检测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锻件(以下简称锻件)抛丸的技术规范、检测方法、检测规则、交付条件等。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发动机系统、转向系统、传动系统、车桥等锻件表面的抛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31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 轮廓法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4879 防锈包装 GB/T 10610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 轮廓法 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 GB/T 32567 抛丸器 JB/T 8351 吊链步进抛丸清理机 技术条件 JB/T 9979 吊链连续抛丸清理机 技术条件 JB/T 9984.2 辊道式抛丸清理机 第2部分:技术条件 JB/T 10174 钢铁零件强化喷丸的质量检验方法 JB/T 11044 多工位转台抛丸机 技术条件 JB/T 11164 吊钩抛丸清理机 技术条件 YB/T 5149 铸钢丸 3 技术规范 3.1 3.1.1 抛丸设备 选型 根据锻件形状、尺寸及产品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抛丸设备,按 JB/T 8351、JB/T 9979、JB/T 9984.2、 JB/T 11044、JB/T 11164 选择抛丸机。设备的抛丸器应符合 GB/T 32567 的规定。 3.2 弹丸 根据锻件产品技术要求选择弹丸的种类及材质。选用铸钢丸或切割钢丝丸,不同型号钢丸的材质及 性能要求应符合 YB/T 5149 和 JB/T 10174 的规定。 3.3 3.3.1 质量要求 抛丸强度 1 DB34/T 3358—2019 抛丸强度按产品技术要求或 JB/T 10174 的规定执行,试片弧高变化应大于 0.08 mm(即强度大于 0.08N),抛丸强度允许正偏差 0~30%。 3.3.2 表面覆盖率 锻件抛丸表面覆盖率应超过 98%,如有协议规定超过 100%的表面覆盖率,则用抛丸时间计算。 示例1:200%表面覆盖率表示工件经受抛丸时间为 100%表面覆盖率的 2 倍。 3.3.3 表面质量 锻件抛丸后表面质量根据产品技术要求分为三个等级:轻度抛丸清理、彻底抛丸清理、洁净抛丸清 理,见附录A。 3.3.4 表面粗糙度 锻件抛丸后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 GB/T 1031 及产品技术要求。 4 检测方法 4.1 抛丸强度测定 按 JB/T 10174 的规定执行。 4.2 表面覆盖率的测定 4.2.1 在抛丸加工后的锻件表面任意选取被测位置(102 mm×102 mm),用放大倍数 ≥10 的放大镜 与图谱进行比较,参见附录 B,其结果为表面覆盖率。达到 98%的覆盖率视同 100%的覆盖率。 4.2.2 对硬度高于弹丸硬度的锻件,在工件表面涂抹荧光液或荧光粉,按照工艺文件要求抛丸,每抛 一次后取出工件,用放大倍数 ≥10 的放大镜与附录 B 的图谱进行观察,未被荧光液覆盖的表面即为覆 盖率。达到 98%的覆盖率视同 100%的覆盖率。 4.3 表面粗糙度的测定 按照 GB/T 10610 的规定方法进行检测。 5 检验规则 5.1 检验依据 锻件抛丸验收根据图样、技术协议或有关顾客标准进行检测。 5.2 检验项目和抽检方法 5.2.1 锻件检验项目和抽查数量 按表1 的规定或按与顾客签订的技术协议执行。 表1 2 汽车锻件抛丸检验项目和数量 抛丸强度 表面覆盖率 表面质量 表面粗糙度 每班 1 次 每组批抽检 1 件 每组批抽检 1 件 每组批抽检 1 件 DB34/T 3358—2019 5.2.2 抽检方法 按 GB/T 2828.1 的规定执行。 5.3 判定规则 5.3.1 5.3.2 6 锻件抛丸后出现表面质量不符合项,应加倍抽样。如仍不合格,则判定为批不合格。 锻件抛丸后,发现有过烧、裂纹、折叠等任一缺陷则判为不合格。 交付条件 6.1 标识 锻件标识必须保证至少可以明确的追溯到: a) 材料炉号; b) 供应商商标; c) 热处理批次号; d) 锻造批次号。 6.2 6.2.1 6.2.2 包装、运输 锻件抛丸后,在包装前必须进行防锈处理。 防锈包装及运输方式参照 GB/T 4879 或按与顾客签订的技术协议执行。 3 DB34/T 3358—2019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表面质量清理等级 A.1 轻度抛丸清理 在不放大的情况下进行观察时,工件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 锈、油漆涂层和异物,见图A.1。 图A.1 A.2 彻底抛丸清理 在不放大的情况下进行观察时,工件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 锈、油漆涂层和异物。任何残留物应是牢固附着的,见图A.2。 图A.2 4 DB34/T 3358—2019 A.3 洁净抛丸清理 在不放大的情况下观察,工件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油 漆涂层和异物。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斑,见图A.3。 图A.3 5 DB34/T 3358—2019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不同表面覆盖率形貌(10×) 不同表面覆盖率形貌(10×) a)29% c)83% b)59% d)9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pdf文档 DB34-T 3358-2019 汽车锻件抛丸技术规范与检测方 法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3358-2019 汽车锻件抛丸技术规范与检测方 法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3358-2019 汽车锻件抛丸技术规范与检测方 法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3358-2019 汽车锻件抛丸技术规范与检测方 法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6:37:0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