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13.020 P70 备案号:0021-2018 乌 海 DB1503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503/T 01—2018 矿山排土场连片治理规范 Code for treatment of mine dump 2018 - 3 - 30 发布 乌海市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6 - 30 实施 发 布 DB1503/T 01—2018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海南区人民政府提出。 本标准由乌海市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广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中地宝联(北京)国土资源勘查技术有限公司、乌海市隆昌工贸有限责任公 司、海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乌海市国土资源局海南分局、乌海市规划局海南分局、海南区煤炭安全生 产执法监察大队、海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海南区农牧林业局、海南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海南区水利 局、海南区环境保护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全才、王全家、肖飞、张丁未、杨军、刘勐、杨晓宁、高军。 I DB1503/T 01—2018 引  言 为进一步落实十九大精神,推进乌海市绿色矿山建设,落实《内蒙古加快绿色矿山建设的意见》, 加强对矿山排土场连片治理工作的指导,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通过排土场治理工作,实现矿山生产排渣和排土场治理相结合,改变矿区防洪、交通、电力 等混乱状况,减少土地资源浪费,推进矿山连片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本规范提出矿山排土场治理的六项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宜草则草、宜树则树、宜硬则硬; 2、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 3、坚持工程实施不影响采矿场、工业场地(厂区)、居民点、铁路、道路、电力及通讯线路、水域、 耕种区和涵洞等设施的安全; 4、坚持“文物保护、长城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等文件精神; 5、坚持先申请再实施,由治理主体提出连片治理申请报告并取得到当地政府同意批准后实施; 6、治理申请应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治理工程应包括《矿区排土场连片治理方案》 、排土场治 理施工内容。 II DB1503/T 01—2018 矿山排土场连片治理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矿山排土场连片治理的工作程序、状况调查、连片划分、治理方案编制、工程实施和 工程验收。 本规范适用于乌海市境内具备连片治理条件的矿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958 区域地质图图例 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物污染控制标准 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TD/T 1031.1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 1 部分: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排土场 soil dump 矿山采矿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 3.2 连片治理 serialized governance 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矿山企业共同治理,实现景观再造或废弃土地再利用。 4 工作程序 矿区排土场连片治理工程按下列程序进行: a)治理区现状调查和资料搜集; b)排土场治理连片划分; c)编制排土场连片治理方案; d)治理工程设计及经费预算; e)方案评审及备案; f)工程实施; g)工程验收。 1 DB1503/T 01—2018 5 状况调查 5.1 调查范围 阐述矿山与附近城镇(区)的位置关系,行政管辖的乡镇村。矿区地理坐标、交通状况并描述矿业 活动影响范围,插交通位置图,重点调查排土场范围以及连片治理范围。 5.2 调查方法 以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为主,必要时辅以勘探和测试等工作。收集资料包括连片治理区及周边各种 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交通设施、自然地理、地质构造、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土壤、社会经济、土 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连片治理区内矿山基本情况、土地损毁复垦、排土场治理情况、连片治理区内 矿山开采设计、连片治理区内矿山水文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等有关资料;现场调查应采集相应的影像、 图片资料并做文字记录。 5.3 调查精度 连片治理区内矿山排土场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精度分为三级: a)一级评估以定量为主,作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评估、预测评估; b)二级评估以定量与定性结合,作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评估、预测评估; c)三级评估以定性为主,作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评估、预测评估。 5.4 调查内容 5.4.1 基本情况 各排土场排放主体即采矿权人,矿山项目位置,采矿许可证历史沿革,各期采矿许可证号,矿山名 称,经济类型,开采矿种,开采方式,生产规模,矿区面积,开采深度,矿山服务和剩余服务年限及以 往治理工作调查,包括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内容,工程设计内容,已经完成实物工作量 和排土场治理效果调查。 5.4.2 现状调查 各排土场对地形地貌、植被、村庄、工矿企业建(构)筑物、水利工程、电力工程、交通工程及地 质遗迹等各种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的影响和破坏情况调查以及各排土场面积、高度、边坡角、平台类 型、平台宽度、台阶数。 5.4.3 土地损毁调查 包括损毁的范围、地类、面积、损毁方式、损毁程度、损毁时段、土地权属及复垦条件等调查。 5.4.4 地质灾害调查 包括地质灾害的种类、分布、规模、发生时间、成因、危害程度、危险性大小等。 5.4.5 地质环境条件调查 包括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物和社会经济概况、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矿体(层)地质 2 DB1503/T 01—2018 特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人类工程活动等。 5.4.6 含水层破坏调查 包括采矿活动引起的含水层结构破坏,地下水水质和水位变化及其所导致的含水层疏干、井、泉水 干涸或流量减少、地表水漏失,对生产生活用水水源(包含地表水)的影响具体范围、程度调查。 6 连片划分 以邻近矿山及排土场相邻、相似为原则, 以电力线路、道路、河槽、相邻企业用地范围为界, 矿山 排土场划片应符合乌海市矿山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7 治理方案编制 7.1 主要内容 7.1.1 方案适用年限由连片治理区内最后闭坑矿山剩余服务年限、闭坑后治理期与监测管护期确定。 7.1.2 方案编制的基准期接受委托编制方案之日算起。 7.1.3 范围应明确四界,并附拐点坐标。 7.1.4 阐述各排土场地质灾害现状,人文景观影响,土地损毁状况。 7.1.5 分析各排土场已发生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类型、分布位置、形态特征、规模、发生时间、 表现特征、诱发因素、危害对象(包括土地)和损失。 7.1.6 分析各排土场及采矿活动已导致的地下含水层破坏情况。包括含水层结构破坏、地下水水质和水 位变化,及其所导致的含水层疏干、井、泉水干涸或流量减少、地表水漏失和对生产生活用水水源(包 含地表水)的影响范围、分布位置、表现特征。 7.1.7 分析各排土场引起的地表变形,对地形地貌、植被、城镇、居民点、建(构)筑物、水利、电力、 交通工程设施、自然保护区、景观的影响,分析其影响范围、分布位置、发生时间、表现特征和影响。 7.1.8 分析各排土场已对土地损毁情况,按压占、挖损、塌陷和污染四类分别统计各损毁土地的地类、 损毁面积、损毁程度,并明确是否有损毁基本农田情况。 7.2 古河道现状评价 古河道长度、宽度、走向、流量、断面、汛期及枯水期、损毁程度(附插图)。 7.3 矿区交通现状评价 描述公路位置、走向、用途、等级、交通流量(附插图) ,说明可能引发的交通安全风险。 7.4 电力线路现状 描述电力线路位置、数量、长度、走向、电压等级等(附插图) ,说明可能引发的电力线路安全风 险。 7.5 排土场连片治理 7.5.1 包括各排土场连片工程,顶部平台平整、边坡治理、固化、绿化、灌溉、监测和管护及辅助工程。 7.5.2 排土场连片工程应根据矿山生产情况确定排渣量,设计治理后堆置高度、面积,应明确说明排土 3 DB1503/T 01—2018 场连片过程。 7.5.3 排土场连片同时应对现排土场地质灾害隐患清除,主要包括清除危岩体和废土石、削坡减荷、锚 固、抗滑桩、支挡、排水、截水等工程措施进行边坡加固等措施。 7.6 边坡治理工程 7.6.1 包括台阶整形、固化、绿化、排水、管护及监测工程。 7.6.2 台阶整形根据排土场台阶高度、平台宽度、台阶坡面角、总排弃高度,确定最终边坡角,台阶平 台边缘及排土场坡脚应设置安全挡墙,台阶坡面设置排水沟。在编制《排土场连片治理方案》时,应进 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确定排土场治理各项参数。 7.6.3 固化工程,确定固化台阶,固化宜采用锚固、抗滑桩、浆砌片石、砌块网格固坡等措施任意选取, 坡脚应设置梯形挡墙。在编制《排土场连片治理方案》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固化方案。 7.6.4 绿化工程,包括确定绿化面积、覆土、草籽播种、灌溉、排水、管护等措施,进行水、土资源平 衡分析,所选择植物种类应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能良好生长,并分别进行植物种类筛选,明确 种籽、苗木规格、种植密度(或播种量)等内容。 7.6.5 顶部平台四周设置安全挡墙,平台顶部应设置径流分割。 7.6.6 管护工程包括: a)绿化工程的管理和养护,包括草地等的补种、管护、病虫害防治、排灌与施肥等; b)工程的管理维护,对产生损毁的已治理工程进行维护和修补; c)说明管护工程通道设置和具体参数及工程量。 7.6.7 监测工程包括: a)位移监测、宏观变形和工程效果监测; b)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点的布设、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频率及技术要求、监测时限等。 7.7 辅助工程 包括治理区内道路、电力线路、古河道改造。 7.8 治理工程设计 按照防治地质灾害隐患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兼顾景观效果进行工程设计。 7.9 土地类型分析 对连片治理后的排土场分析预测治理工程完成后土地资源可利用情况,明确土地资源可利用类型。 7.10 连片治理方案要素 连片治理方案文本由报告书和附图(地质地形图、现状图、工程布置图)和治理效果图三部分组成。 矿山排土场连片治理报告书编写提纲见附录 A, 图件编制要求见附录 B,编图常用图例见附录 C。 8 连片治理方案评审及备案 连片治理方案编制完成后,应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评审和备案。 9 工程实施 4 DB1503/T 01—2018 9.1 连片治理过程中,废石中的污染物应按照 GB 18599 的规定堆放、处置; 9.2 连片治理工程不能影响矿山正常生产; 9.3 连片治理工程作业应符合安全生产相关规定; 9.4 连片治理工程

pdf文档 DB1503-T 01-2018 矿山排土场连片治理规范 乌海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03-T 01-2018 矿山排土场连片治理规范 乌海市 第 1 页 DB1503-T 01-2018 矿山排土场连片治理规范 乌海市 第 2 页 DB1503-T 01-2018 矿山排土场连片治理规范 乌海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7:26:5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