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3.030.20 Z 6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3536— 2019 纺织印染工业高盐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 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High Salinity Waste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Treatment for Dyeing and Printing of Textile Industry 2019 - 04 - 02发布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2019 - 05 - 02实施 DB37/T 3536—2019 目 次 I DB37/T 3536—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环境规划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邢丽贞、张志斌、史会剑、张向阳、杨义飞、陈文兵、李体康、张彦浩、孔 进、刘明磊、王子凡、张卫康、陈冬辰。 II DB37/T 3536—2019 纺织印染工业高盐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印染工业高盐废水污染控制以及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与维护等 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纺织印染工业的清洁生产以及高盐废水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与维护 ,可作为高盐废水治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7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5657 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 GB/T 690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硬度的测定 GB/T 7477 水质 钙和镁总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 GB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 13200 水质 浊度的测定 GB/T 18920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 19249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 GB 50069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T 50109 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 GB 50141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HCRJ 030 电渗析器 HJ/T 51 水质 全盐量的测定 重量法 HJ/T 92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 HJ/T 185 清洁生产标准 纺织业(棉印染) HJ/T 270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反渗透水处理装置 HJ/T 369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水处理用加药装置 HJ 471 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579 膜分离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008 污水过滤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010 膜生物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Y/T 034.2 电渗析技术 异相离子交换膜 HY/T 034.3 电渗析技术 电渗析器 HY/T 034.4 电渗析技术 脱盐方法 HY/T 061 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 HY/T 112 超滤膜及其组件 HY/T 113 纳滤膜及其元件 HY/T 120 电去离子膜堆(组件) 1 DB37/T 3536—2019 FZ/T 01107 纺织染整工业回用水水质 DB37/ 3416.1 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第1部分:南四湖东平湖流域 DB37/ 3416.2 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第2部分:沂沭河流域 DB37/ 3416.3 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第3部分:小清河流域 DB37/ 3416.4 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第4部分:海河流域 DB37/ 3416.5 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第5部分:半岛流域 3 术语与定义 HJ 47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盐废水 High salinity wastewater 由印花、染整、退浆、煮练、丝光、漂白、碱减量等工序排出的,且超过山东省流域水污染物综 合排放标准DB37/ 3416.1、DB37/ 3416.2、DB37/ 3416.3、DB37/ 3416.4与DB37/ 3416.5中规定的全 盐量排放限值的废水。 3.2 全盐量 Total salt 单位体积废水中所有溶解性盐的总质量,即可通过孔径0.45 μm滤膜或滤器并于105 ℃±2 ℃高温 下烘干至恒重的沉渣重量(如有机物过多,应采用过氧化氢处理),单位为毫克/升(mg/L)。 3.3 分质处理 Separate Treatment 对某些生产工序中排放的高盐废水进行单独收集和处理的过程。 3.4 脱盐预处理 Desalination Pretreatment 常规处理不能达到脱盐单元进水水质要求时,在脱盐之前采取的技术措施。 3.5 电除盐 Electrodeionization(EDI) 在电渗析的淡水室中填充离子交换树脂,同时利用电渗析和离子交换脱盐。 3.6 多效蒸发 Multiple-effect evaporation(MED) 将几个蒸发器串联运行,通过升温的方式使盐水中的水蒸发而盐结晶为固体的过程。通过一系列 蒸发操作,使蒸汽热能得到多次利用,可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3.7 机械压缩蒸发 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MVR) 利用蒸发系统自身产生的二次蒸汽及其能量,经蒸汽压缩机压缩做功,提升二次蒸汽的热焓,导 进冷却塔,冷却塔的冷却水循环预热物料,如此循环向蒸发系统提供热能使盐与水分离,从而减少对 外界能源需求的一项节能技术。 3.8 2 DB37/T 3536—2019 多级闪蒸 Multistage flash evaporation(MSF) 闪蒸是指一定温度的水在环境压力低于该温度所对应的饱和蒸汽压时发生的骤然蒸发现象。多级 闪蒸是使加热至一定温度的盐水依次在一系列压力逐渐降低的容器中闪蒸汽化,蒸汽冷凝后得到淡水 而盐分结晶的过程。 3.9 分盐处理 Salt separation 将废水中的杂盐提纯、分离并回收的过程。 4 废水水量与水质 4.1 设计水量 4.1.1 废水治理工程的设计水量可参照HJ 471确定。 4.1.2 新(扩、改)建企业应根据原料种类和用量、产品类别、清洁生产水平等,采用类比或物料衡 算的方法确定脱盐车间的设计水量,现有企业应以实测水量为依据。 4.2 设计水质 4.2.1 废水治理工程的设计水质可参照HJ 471确定。 4.2.2 新(扩、改)建企业应根据原料种类和用量、产品类别、清洁生产水平等,采用类比的方法确 定脱盐车间的设计水质,现有企业应以实测水质为依据。 5 总体要求 5.1 一般规定 5.1.1 高盐废水治理工程的设计应符合HJ 471的有关规定。 5.1.2 对高盐废水治理工程的产水及副产品应进行综合利用。 5.1.3 宜对高盐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浓盐水进行综合利用或分盐处理,对不能利用的浓盐水应进行 末端固化或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就近排海处置。 5.2 建设规模 5.2.1 废水治理工程的建设规模可参照HJ 471确定。 5.2.2 脱盐单元按最高日平均时流量设计。 5.3 工程构成 5.3.1 废水治理工程的构成应在符合HJ 471要求的基础上增加脱盐单元。 5.3.2 脱盐单元的构筑物与设备主要包括:脱盐预处理设施及其设备、脱盐车间及其设备、蒸发或冷 冻车间及其设备等。 5.4 厂址选择 废水治理工程厂址选择应符合HJ 471的有关规定。 5.5 总平面布置 5.5.1 废水治理工程总平面布置应符合HJ 471的有关规定。 5.5.2 当在原有废水治理工程基础上增加脱盐单元时,应统筹考虑原废水处理设施与新增脱盐设施之 3 DB37/T 3536—2019 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布局。 6 生产过程污染控制 6.1 一般规定 6.1.1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先进设备,降低废水全盐量的产生量。 6.1.2 企业应通过提高管理水平、调整工艺参数、变更生产工艺、调整生产辅料、废物资源化等措施 ,降低废水排放量和全盐量排放量。 6.2 生产工艺选择 6.2.1 应优先采用少水或无水染整工艺,以及低盐或无盐染色工艺。 6.2.2 宜采用节水的生产工艺,以及低污染物排放的生产工艺。 6.2.3 棉印染生产工艺的清洁生产应符合HJ/T 185的规定。 6.3 染料的使用 应采用环保染料,优先使用低耗盐型染料。 6.4 助剂的选择 应优先采用低盐助剂或代盐剂。 6.5 废水与废盐的再生利用 6.5.1 鼓励对废水进行再生回用。再生水回用应符合以下规定: a) 再生水宜回用于前处理工序和厂区杂用水,部分用于染色工序; b) 回用水水质应根据回用途径,分别满足FZ/T 01107、GB/T 18920等的要求。 6.5.2 应对提纯后的废盐进行回收利用。 7 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7.1 一般规定 7.1.1 应选用技术成熟、处理效率高、节能、投资省的废水处理工艺,确保高盐废水治理工程稳定、 可靠、安全运行。 7.1.2 高盐废水处理的一般工艺流程为:常规处理—脱盐预处理—脱盐处理。 7.1.3 宜区分不同生产工序,根据其全盐量的高低,对含盐废水进行分质处理。 7.1.4 依托常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脱盐处理时,应尽量利用原有设施。 7.2 常规处理 7.2.1 常规处理应符合HJ 471的要求。应根据处理规模、水质特性、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排水途径等 因素确定适宜的治理技术路线,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优选确定。 7.2.2 废水进入脱盐单元之前宜采用物理、生物、化学、物化等组合工艺进行常规处理,应优先采用 生物处理工艺;生物处理宜采用厌氧和好氧的联合技术。 7.2.3 采取混凝法进行处理时,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混凝剂用量,不宜超量投加。 7.3 脱盐预处理 7.3.1 经常规处理后的废水,当浊度或硬度达不到要求时,进入脱盐单元前应进行预处理。 4 DB37/T 3536—2019 7.3.2 当浊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宜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介质过滤、微滤、超滤等预处理技术,去 除水中的颗粒物质,降低废水浊度。 7.3.3 采用介质过滤作为预处理工艺时,应根据HJ 2008中的相关要求进行设计;采用微滤或超滤作 为预处理工艺时,应根据HJ 579中的相关要求进行设计;采用MBR作为预处理工艺时,应根据HJ 2010中的要求对膜组器进行设计。 7.3.4 浸没式超滤膜的进水浊度应控制在50 NTU以下,外置式超滤膜的进水浊度应控制在20 NTU以 下。 7.3.5 当硬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宜采用离子交换法或药剂法降低废水的硬度。采用离子交换技
DB37-T 3536-2019 纺织印染工业高盐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规范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8:07:0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