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35.240 L67 保 DB5305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5/T 19.17—2019 替代 DG5305/T 19.17—2017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 第 17 部分:政务信息资源交换标准 2019 - 10 - 30 发布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11 - 01 实施 发 布 DB5305/T 19.17-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中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保山市大数据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保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保山市大数据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志胡、王明超、李祖燕、丁威、罗红建、张忠信、陈秋玲、邹瑜、袁建雄、 朱超群、银孟璐、起程、卢体璐。 本标准替代DG5305/T 19.17—2017。 DB5305/T 19.17-2019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 第 17 部分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保山市政务信息资源交换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交换体系架构、信息交换模式、交 换技术要求、交换体系建设、政务信息交换指标、技术管理要求、交换对接流程,本标准适用于保山市 信息惠民工程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1062.1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第 1 部分:总体框架 GB/T 21062.2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第 2 部分:技术要求 GB/T 21062.3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第 3 部分:数据接口规范 GB/T 21062.4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第 4 部分:技术管理要求 DB5305/T 19.1-2019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 概述 DB5305/T 19.3-2019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 术语 DB5305/T 19.12-2019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 公共基础信息库管理与应用标准 DB5305/T 19.25-2019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 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技术标准 DB5305/T 19.47-2019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21062.1、GB/T 21062.2、GB/T 21062.3、GB/T 21062.4、DB5305/T 19.3-2019、DB5305/T 19.12-2019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政务信息资源 政务信息资源指政务部门为履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而采集、加工、使用的政 务信息资源;政务部门在业务过程中产生和生成的政务信息资源;由政务部门投资建设的政务信息资源 以及由政务部门直接管理的政务信息资源。 3.2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指政务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从一交换结点到其他交换结点的传送和处理过 程。 3.3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指由服务模式、交换平台、信息资源、技术标准与管理机制组成的整体, 实现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 1 DB5305/T 19.17-2019 3.4 交换结点 交换结点指在跨政务部门业务系统中,实现信息资源传送和处理的系统单元。 3.5 前置交换结点 前置交换结点是本部门和其他部门进行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的设施,包括结点服务器、结点软件 和结点上存储的信息资源。 3.6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内容)提供者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内容)提供者指提供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内容的机构或软件系统。 3.7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内容)使用者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内容)使用者指使用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内容的机构或软件系统。 3.8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管理者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管理者指管理政务信息资源结点的机构。 3.9 消息中间件 消息中间件指安装在需要进行消息传递的系统之上,在它们之间建立逻辑通道实现消息传送的一组 分布式的服务程序。 3.10 Web 服务 Web 服务指 Web 上可用的,能够通过基于 XML 等标准开放协议(如 WSDL、UDDI、SOAP)进行描述、 发现和访问的,执行特定功能的软件应用程序。 3.11 Java 消息服务 Java 消息服务应用程序接口是一个 Java 平台中关于面向消息中间件(MOM)的 API,用于在两个应 用程序之间,或分布式系统中发送消息,进行异步通信。 3.12 中间件 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 源。中间件位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机资源和网络通讯。是连接两个独立应用程 序或独立系统的软件。 3.13 数据库访问服务 数据库访问服务指通过一组统一的异构数据库访问接口所提供的特定功能。 3.14 数据访问接口 数据访问接口指数据访问行为或功能的执行过程所能体现的服务。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BPEL: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业务流程执行语言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2 DB5305/T 19.17-2019 ——JDBC:Java Data Base Connectivity,java 数据库连接 ——JMS:Java Message Service,Java 消息服务 ——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连接 ——RMI:Remote Method Invoke,远程方法调用 ——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UDDI: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统一描述、发现与集成 ——WSDL:Web Service Description Language,Web 服务描述语言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扩展标记语言 5 交换体系架构 5.1 总体架构 5.1.1 总体架构图 保山市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的总体架构由服务模式、交换平台、信息资源、技术标准与管理机制 组成,如图 1 所示。不同服务模式的业务应用通过调用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提供的交换服务,实现对各 种政务信息资源的访问和操作,技术标准和管理机制为政务信息资源的交换和共享提供技术和管理的保 障。 图 1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总体架构 交换体系 保 山 市 政 务 信 息 安 全 保 障 体 系 业务 协同 资源 共享 交换服务 1 基础 数据库 …… 业务 数据库 辅助 决策 公共 服务 交换服务 N 主题 数据库 交换 数据库 服务 模式 数据交换与 共享平台 信息 资源 技 术 标 准 与 管 理 机 制 保山市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 5.1.2 信息资源 参与交换的各类共享信息资源包含但不限于: ——基础数据库。DB5305/T 19.12-2019 确立的保山市公共基础信息数据库,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中最为基础的、诸多部门在履行政务职能过程中共同需要的政务信息,包括人口基础信息数据 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数据库、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宏观经济基础信息数据库。 ——业务数据库。各委办局的业务数据库,是其他各类共享信息库的数据来源。 ——主题数据库。基于各类业务应用主题而设计的共享数据库。比如企业信用共享库、中小学生学 3 DB5305/T 19.17-2019 籍数据库等。 ——交换数据库。与业务数据库隔离的、参与政务部门间数据交换的临时信息库。 5.1.3 交换与共享平台 DB5305/T 19.25-2019 确立的交换与共享平台,提供基本信息服务应包括:数据传输、数据适配、 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流程管理、数据存取等服务,为上层各类跨部门应用提供公共的系统间信息传输 和共享信息存取服务。 5.1.4 服务模式 服务模式是信息资源和交换与共享平台为跨部门业务提供的主要服务方式,包括资源共享、业务协 同、公共服务和辅助决策。 ——资源共享服务模式可支持两个或多个部门之间共享政务信息资源。通过确定单一信息源,实现 其他部门共享使用,来解决政务信息资源一致性问题。 ——业务协同服务模式可支持多个政务部门协同完成一个业务过程。通过工作流等技术,将多个部 门业务组成一个业务流程。各部门实现各自的业务,工作流实现业务信息按流程转发,并持续 启动相关业务过程,实现跨部门的业务协同。 ——公共服务服务模式可为政务人员或社会公众实现政务信息公开服务,可采用网站或门户等技 术。 ——辅助决策服务模式可为领导和政务管理人员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通过对多渠道的信息进行采 集、汇总、分析、归纳和综合等,获得可靠、科学的决策信息。 5.1.5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与信息资源相关的共享指标、信息编码、信息分类等标准,另一类是 与技术平台互连互通互操作有关的技术标准、与应用接入平台有关的技术标准。与信息资源相关的标准 包括除本标准外,DB5305/T 19.1-2019 中确立的信息资源标准。与技术平台相关的标准包括 DB5305/T 19.1-2019 中确立的相关应用支撑标准。 5.1.6 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是保证交换体系能够持续、有效运行的一系列管理要求、操作规范和评估机制。管理机制 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对信息资源的维护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保证信息采集的持续性、正确性、一致性等的管理规范; 对信息传输、信息存贮、信息备份、信息使用等方面的管理规范;对信息指标登记、信息指标 变更方面的管理规范; ——对技术平台的运行维护机制,主要包括对平台运行状况的监测、系统维护、设备维修、系统改 造等活动的管理规范; ——对业务服务的管理规范,主要包括信息服务申请、服务提供、服务配置、服务注销等活动的管 理规程; ——对岗位职责的管理规范,主要包括岗位的设置、职责、考核等管理规范。 5.

pdf文档 DB5305-T 19.17-2019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 第17部分:政务信息资源交换标准 保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05-T 19.17-2019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 第17部分:政务信息资源交换标准 保山市 第 1 页 DB5305-T 19.17-2019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 第17部分:政务信息资源交换标准 保山市 第 2 页 DB5305-T 19.17-2019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 第17部分:政务信息资源交换标准 保山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8:15:5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