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65.021.01 B 60 DB22 吉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2230—2019 代替 DB22/T 2230——2014 林业信息化应用系统集成开发规范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specification of forestry informatization utility system 2019 - 10 - 14 发布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2019 - 11 - 01 实施 发 布 DB22/T 2230—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22/T 2230-2014《林业信息化应用系统集成开发规范》。本标准与DB22/T 2230-2014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林业信息化的术语(见 2014 年版的 3.1); ——删除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术语(见 2014 年版的 3.2); ——增加了 CCB 的缩略语(见 4); ——修改了对系统生存周期和任务中的规定(见 5.1,2014 年版的 5.1); ——修改了数据库建设依据(见 6,2014 年版的 5.2); ——增加数据采集项(见 6.1); ——修改了对界面风格的规定(见 7,2014 年版的 5.5); ——修改了管理实施中对实施流程的规定(见 8.1.1,2014 年版的 6); ——删除了对质量策划的规定,增加了对质量规划的规定(见 8.2.1,2014 年版的 6.2); ——修改了对文档与配置管理的规定(见 8.3,2014 年版的 6.3); ——增加了安全管理的规定(见 8.4); ——增加了变更管理的规定(见 8.6); ——修改了对培训计划的规定(见 8.7,2014 年版的 6.6); ——增加了附录 A~附录 P。 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林业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寒琳、薛利、金芳、王奇、王牧原、王公博、杨昌宇 、程莹、朱晓晨、李 天庚、王尧、刘玉敏 、陈沿波。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22/T 2230-2014。 I DB22/T 2230—2019 林业信息化应用系统集成开发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林业信息化应用系统集成开发的系统设计、数据库建设、界面风格和管理实施。 本标准适用于林业行业的信息化应用系统集成开发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798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 22080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LY/T 1662.2 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 第2部分:林业数字矢量基础地理数据标准 LY/T 1662.3 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 第3部分: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标准 LY/T 1662.7 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 第7部分:数据库建库标准 LY/T 1662.9 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 第9部分:数据库管理规范 LY/T 1662.10 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 第10部分:元数据标准 LY/T 2174 林业数据库更新技术规范 LY/T 2178 林业生态工程信息分类与代码 LY/T 2179 野生动植物保护信息分类与代码 LY/T 2181 湿地信息分类与代码 LY/T 2182 荒漠化信息分类与代码 LY/T 2186 森林资源数据编码类技术规范 LY/T 2188.1 森林资源数据采集技术规范 第1部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LY/T 2188.2 森林资源数据采集技术规范 第2部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LY/T 2188.3 森林资源数据采集技术规范 第3部分:作业设计调查 LY/T 2585 森林火灾信息处置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transfer format for spatiaI data 不同的地理信息系统或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之间实施空间数据双向交换时采用的数据格 式,包括矢量格式和栅格格式。 4 缩略语 1 DB22/T 2230—2019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SSO:单点登录(Single Sign On) SSL :安全套接层(Secure Sockets Layer) PKI/CA:公钥基础设施(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 LDAP:轻量目录访问协议(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 PDCA:计划、设计和布局、检查、执行(Planning、Design、Check、Act) CCB:变更控制委员会(Change Control Board) 5 系统设计 5.1 系统生存周期和任务 5.1.1 获取过程 5.1.1.1 5.1.1.2 5.1.1.3 5.1.2 定义、分析需求或委托供方进行需求分析而后认可。 招标准备。 合同准备及验收。 供应过程 5.1.2.1 5.1.2.2 5.1.2.3 5.1.2.4 5.1.2.5 5.1.3 评审需求。 准备投标。 签订合同。 制定并实施计划。 开展评审及评价工作。 开发过程 5.1.3.1 5.1.3.2 5.1.3.3 5.1.3.4 5.1.3.5 5.1.3.6 5.1.3.7 5.1.3.8 5.1.3.9 5.1.3.10 5.1.3.11 5.1.3.12 5.1.4 5.1.4.1 5.1.4.2 5.1.4.3 5.1.4.4 2 系统需求分析。 系统结构分析。 系统架构分析。 软件需求分析。 软件结构设计。 软件详细设计。 软件编码和测试。 软件集成。 软件合格测试。 系统集成。 系统合格测试。 软件安装及软件验收支持。 运行过程 制定并实施运行计划。 运行测试。 系统运行。 提供咨询服务。 DB22/T 2230—2019 5.1.5 维护过程 5.1.5.1 5.1.5.2 5.1.5.3 5.1.5.4 5.2 变更分析。 实施变更。 维护评审及维护验收。 软件移植及软件退役。 接口设计 5.2.1 共享性 在不需要更改各自业务逻辑的前提下可实现数据的共享。 5.2.2 封装性 应实现封装处理通信。 5.2.3 独立性 可提供实时接口和批处理接口、同步和异步接口。 5.2.4 安全性 应实现接口中传送数据的动态和静态加密解密。 5.2.5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在应用系统有变更的情况下,对接口进行配置就可以有效调用数据。 5.3 安全策略 5.3.1 权限、策略机制 应基于统一的用户授权策略管理,通过SSO、权限管理、加密管理和审计实现安全功能。 5.3.2 认证、授权机制 应支持认证和授权技术、加密技术和安全管理机制、以及SSL、PKI/CA、LDAP加密技术。 5.3.3 第三方集成机制 应和第三方系统无缝集成,包括第三方的安全管理机制、加密技术、证书认证和SSO系统。 5.3.4 异地容灾机制 宜充分考虑异地容灾备份因素,以应对不可抗力对系统和数据造成的破坏。 6 6.1 数据库建设 数据采集 应符合但不限于: a)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按照LY/T 2188.1规定采集; b)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按照LY/T 2188.2规定采集; 3 DB22/T 2230—2019 c) d) e) f) g) h) 6.2 作业设计调查数据按照LY/T 2188.3规定采集; 森林火灾数据按照LY/T 2585规定采集; 生态工程数据按照LY/T 2178规定采集; 野生动植物保护数据按照LY/T 2179规定采集; 湿地数据按照LY/T 2181规定采集; 荒漠化数据按照LY/T 2182规定采集。 数据入库 编码的命名和分类应按照LY/T 2186的规定执行。 6.3 数据更新 更新方法和技术、更新周期、更新内容、更新组织与管理应按照LY/T 2174的规定执行。 6.4 数据管理 应符合LY/T1662.2、LY/T1662.3、LY/T1662.7、LY/T1662.9、LY/T1662.10的规定。 6.5 数据共享 明确共享范围、内容、形式、载体、交换方式、权限(级别)规则。空间数据交换格式应按照GB/T 17798的规定执行。 7 界面风格 7.1 友好性 应符合: a) 交互性好,操作简便; b) 帮助信息健全,查询方便; c) 具备SSO功能。 7.2 可扩充性 可根据用户的反馈信息进行系统功能改进和扩充。 7.3 图形化 宜采用图形化界面管理。 8 管理实施 8.1 进度管理 8.1.1 8.1.1.1 实施流程 初始阶段 应包括: a) 业务需求调研; 4 DB22/T 2230—2019 b) c) d) e) f) g) h) 8.1.1.2 制定《可行性研究报告》,见附录A; 制定《项目开发计划》,见附录B; 制定《质量保证计划》,见附录C; 制定《配置管理计划》,见附录D; 制定《需求规格说明书》,见附录E; 制定《数据需求说明书》,见附录F; 制定《测试计划》,见附录G。 设计阶段 应包括: a) 制定《系统设计说明书》,见附录H; b) 制定《概要设计说明书》,见附录I; c) 制定《详细设计说明书》,见附录J; d) 制定《数据库设计说明书》,见附录K; e) 制定《软件模块规格说明书》,见附录L。 8.1.1.3 实施阶段 应包括: a) 制定《开发文档》,见附录M; b) 制定《问题报告说明书》,见附录N; c) 制定《业务变更文档》,见附录O; d) 制定《项目测试方案与报告》,见附录P。 8.1.1.4 收尾阶段 应包括: a) 系统测试; b) 系统移植; c) 试运行; d) 运行反馈。 8.1.2 计划管理 应制定系统实施计划,实施过程中每周提交工作进度报告。 8.2 质量管理 8.2.1 质量规划 应依据范围基准、干系人登记册、成本绩效基准、进度基准、风险登记册、环境因素和组织过程资 产。 8.2.2 质量保证 应确保系统中每一个过程能达到使用者和管理者的要求。 8.2.3 质量控制 5 DB22/T 2230—2019 可按照PDCA质量环有效实施。 8.3 文档与配置管理 8.3.1 8.3.1.1 文档管理 工作文档 应包括: a) 可行性研究报告; b) 项目开发计划书; c) 质量保证计划书; d)

pdf文档 DB22-T 2230-2019 林业信息化应用系统集成开发规范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2-T 2230-2019 林业信息化应用系统集成开发规范 吉林省 第 1 页 DB22-T 2230-2019 林业信息化应用系统集成开发规范 吉林省 第 2 页 DB22-T 2230-2019 林业信息化应用系统集成开发规范 吉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8:19:4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