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3.220.20 R 84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3541— 2019 公 交专用车道设置规范 Setting specification for bus lanes 2019 - 04 - 02发布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2019 - 05 - 02实施 DB37/T 3541—2019 目 次 I DB37/T 3541—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委员会、山东众行城乡交通研究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福林、宣圣武、杨东先、王小萌、刘杨、王沙沙、刘彤、李嵩、林松涛、 刘秀慧、苗世春、倪亚洲、陈霞、郭文辉、李伟、顾聘聘、王慧颖。 II DB37/T 3541—2019 公交专用车道设置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交专用车道的设置原则、设置条件、设置方法、标志标线以及其他设置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道路上公交专用车道的设置,不适用于快速公交(BRT)和有轨电车车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68.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 5768.3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GB/T 32852.1 城市客运术语 第1部分:通用术语 GA/T 507 公交专用车道设置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交专用车道 bus lanes 在规定时间内,只允许公交车辆及特殊车辆通行的车道。特殊车辆指法律法规规定的在特定情况 下可以使用公交专用车道的车辆。 注:改写GA/T 507,定义3.1。 3.2 标台 beacom 不同类型的公交运营车辆按统一的标准当量折算的运营车辆数的计量单位。 注:改写GB/T 32852.1,定义2.1.14。 3.3 公交运送速度 bus travel speed 公交车辆行程长度除以行程时间(包括各站间行驶时间与各中间站停站时间)所得的平均速度。 3.4 单向断面公交客流量 one-way bus passenger flow volume 在一定时间内,沿某方向通过某一道路断面的公交乘客数,单位:人次/小时。 3.5 单向断面公交车流量 one-way bus flow volume 在一定时间内,沿某方向通过某一道路断面的公交标准车数,单位:标台/小时。 1 DB37/T 3541—2019 3.6 公交专用进口车道 bus entrance lanes 设置在交叉口进口车道范围内的公交专用车道。 3.7 公交专用出口车道 bus exit lanes 设置在交叉口出口车道范围内的公交专用车道。 3.8 标准车当量数 passenger car unit, pcu 将各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量按一定的折算系数换算成标准小客车的当量交通量。 4 设置原则 4.1 公交专用车道的设置应符合城市公交专项规划、交通组织规划等要求。 4.2 公交专用车道的设置应符合网络化、多层次、高效、优先和安全的原则。 4.3 应综合考虑道路及设施条件、客流需求、社会车辆干扰等因素,合理选择公交专用车道形式, 同一条道路上的公交专用车道,宜采用统一的车道形式。 4.4 新建、改建与扩建道路应根据规划或道路通行条件设置公交专用车道,并与公交停靠站建设同 步设计、同步实施。 5 设置条件 5.1 路段公交专用车道设置条件 5.1.1 城市道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设置公交专用车道: a) 路段单向机动车道3车道以上(含3车道),预测3年内高峰单向断面公交客流量不小于4 000人次/小时,或高峰单向断面公交车流量不小于90标台/小时; b) 路段单向机动车道2车道,预测3年内高峰单向断面公交客流量不小于3 000人次/小时,或高 峰单向断面公交车流量不小于70标台/小时。 5.1.2 城市道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设置公交专用车道: a) 路段单向机动车道3车道以上(含3车道),预测3年内高峰单向断面公交客流量不小于3 000人次/小时,或高峰单向断面公交车流量不小于70标台/小时; b) 路段单向机动车道2车道,预测3年内高峰单向断面公交客流量不小于2 500人次/小时,或高 峰单向断面公交车流量不小于60标台/小时。 5.1.3 城市道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设置公交专用车道: a) 路段预测3年内高峰单向断面公交客流量不小于1 500人次/小时,或高峰单向断面公交车流量 不小于40标台/小时; b) 路段高峰公交运送速度小于15公里/小时,且公交客流量不小于通道客流量的60 %。 5.2 逆向式公交专用车道设置条件 机动车单行道路段满足下列全部条件时,宜设置逆向式公交专用车道: a) 路段机动车道3车道以上(含3车道)的生活性道路; b) 路段预测3年内逆向高峰单向断面公交客流量不小于3 000人次/小时,或逆向高峰单向断面公 交车流量不小于70标台/小时。 2 DB37/T 3541—2019 5.3 公交专用进口车道设置条件 城市道路交叉口进口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设置公交专用进口车道: a) 交叉口机动车进口车道数比路段车道数多2条以上(含2条),且路段设置有公交专用车道; b) 公交进口车道预测3年内高峰单向断面公交客流量不小于3 000人次/小时,或高峰单向断面公 交车流量不小于70标台/小时。 6 设置方法 6.1 在路段上的设置方法 6.1.1 外侧式公交专用车道 外侧式公交专用车道应设置在机动车行驶方向的最右侧车道,有机非隔离带和无机非隔离带的外 侧式公交专用车道设置方法参见图1、图2,公交专用车道沿线开口处应施划网状线,具体设置方法参 见图3。 图1 外侧式公交专用车道(有机非隔离带) 图2 外侧式公交专用车道(无机非隔离带) 3 DB37/T 3541—2019 图3 外侧式公交专用车道(沿线开口) 6.1.2 次外侧式公交专用车道 次外侧式公交专用车道应设置在机动车行驶方向最右侧第二条车道上,具体设置方法参见图4。 图4 次外侧式公交专用车道 6.1.3 内侧式(路中式)公交专用车道 内侧式(路中式)公交专用车道应设置在机动车行驶方向的最左侧车道,有中央分隔带和无中央 分隔带的内侧式(路中式)公交专用车道设置方法参见图5、图6。 图5 内侧式(路中式)公交专用车道(有中央分隔带) 4 DB37/T 3541—2019 图6 内侧式(路中式)公交专用车道(无中央分隔带) 6.1.4 逆向式公交专用车道 逆向式公交专用车道,应设置在社会车辆单行道的逆向车道,具体设置方法参见图7。 图7 逆向式公交专用车道 6.2 在交叉口的设置方法 6.2.1 公交专用进口车道设置方法 6.2.1.1 外侧式公交专用进口车道设置方法应符合如下要求: a) 交叉口禁止右转时,公交专用进口车道应设在最右侧车道,具体设置方法参见图8;公 交专用车道存在左转公交车辆转弯需求时,宜设置公交待转区,具体设置方法参见图9; 注:Lt为展宽渐变段,Ld为展宽段。 图8 外侧式公交专用进口车道(禁止右转时) 5 DB37/T 3541—2019 图9 外侧式公交专用进口车道(设置公交待转区) b) 交叉口未设置右转专用相位,且高峰时段每信号周期右转社会车辆不大于4 pcu,公交专用 进口车道宜设在最右侧车道,并可供右转社会车辆通行,具体设置方法参见图10; 图10 外侧式公交专用进口车道与右转进口道合用 c) 交叉口设置右转专用相位,或高峰时段每信号周期右转社会车辆大于4 pcu,公交专用进口 车道宜设在右转进口道的左侧,并在右转进口道渐变段范围内施划网状线,供右转社会车辆 跨越公交专用车道,具体设置方法参见图11。 图11 外侧式公交专用进口车道设在右转车道的左侧 6.2.1.2 次外侧式公交专用进口车道设置方法应符合如下要求: a) 次外侧式公交专用进口车道应设置在最右侧车道的左侧车道,并在右转进口道渐变段范围内 施划网状线,供右转社会车辆跨越公交专用车道,具体设置方法参见图12; 图12 次外侧式公交专用进口车道 b) 道路路段无公交专用车道,交叉口设置公交专用进口车道,应在交织段施划网状线,具体设 置方法参见图13。 6 DB37/T 3541—2019 图13 交叉口所在路段无公交专用车道 6.2.1.3 内侧式(路中式)公交专用进口车道设置方法应符合如下要求: a) 交叉口禁止左转时,公交专用进口车道应设置在最左侧车道,具体设置方法参见图14; 图14 内侧式(路中式)公交专用进口车道(禁止左转时) b) 交叉口未设置左转专用相位,且高峰时段每信号周期左转社会车辆不大于2 pcu,公交专用 进口车道宜设在最左侧车道,并可供左转社会车辆通行,具体设置方法参见图15; 图15 内侧式(路中式)公交专用进口车道与左转进口道合用 c) 交叉口设置左转专用相位,或高峰时段每信号周期左转社会车辆大于2 pcu,公交专用进口 车道宜设在左转进口道的左侧,具体设置方法参见图16;左转社会车辆借公交专用车道左转 ,具体设置方法参见图17。 7 DB37/T 3541—2019 图16 内侧式(路中式)公交专用进口车道设在左转车道的左侧 图17 内侧式(路中式)公交专用进口车道设在左转车道的左侧(左转社会车辆借道) 6.2.1.4 交叉口进口道渠化长度由展宽渐变段与展宽段组成,最小长度符合如下要求: a) 社会车跨越公交专用车道时,展宽渐变段最小长度应不小于:支路20 m,次干路25 m,主 干路35 m; b) 公交车跨越社会车道时,展宽渐变段最小长度应不小于:支路40 m,次干路50 m,主干路7 0 m; c) 展宽段最小长度应不小于:支路30 m~40 m,次干路50 m~70 m,主干路70 m~90 m, 与支路相交取下限,与主干路相交取上限。 6.2.2 公交专用出口车道设置方法 6.2.2.1 交叉口出口道展宽,且外侧式公交专用出口车道与社会车道合并时,宜施划不小于40 m长的 网状标线,允许社会车辆跨越公交专用车道,具体设置方法参见图18。 图18 交叉口出口车道社会车辆跨越公交专用车道 6.2.2.2 公交专用出口车道起始于对侧进口车道停止线延长线,具体设置方法参见图8~图17。 6.2.2.3 交叉口出口道渠化长度由展宽渐变段与展宽段组成,最小
DB37-T 3541-2019 公交专用车道设置规范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9:07:0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