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11.020 C 05 DB22 吉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3004—2019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护理操作规范 Nursing specifications for tracheal intubation and tracheotomy sputum aspiration 2019 - 05 - 27 发布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2019 - 06 - 17 实施 发 布 DB22/T 3004—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人民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迪、李晓芸、于立娜、隋双梅、齐艳芳、陈秀萍、陈蕾。 I DB22/T 3004—2019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护理操作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经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吸痰法的适应症、操作前准备、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医疗机构经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吸痰法的护理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管插管术 tracheal intubation 为紧急解除上呼吸道阻塞、保证呼吸道通畅、抽吸下呼吸道分泌物和进行辅助呼吸的有效急救方法。 3.2 气管切开术 tracheotomy 一种切开颈段气管前壁、插入气管套管,并通过气管套管呼吸的急救手术。 3.3 吸痰法 sputum suction method 经口腔、鼻腔或者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 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 4 适应症 4.1 4.2 4.3 5 经气管插管术或气管切开术的不能进行自主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患者。 紧急呼吸道梗阻。 呼吸支持患者。 操作前准备 5.1 5.1.1 5.1.2 5.1.3 评估 评估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呼吸状况和双肺呼吸音。 评估患者心理和合作程度。 评估患者痰液的粘稠度、性质、量、颜色和气道通畅情况。 1 DB22/T 3004—2019 5.1.4 5.2 评估呼吸机参数、负压吸引装置。 吸痰前准备 5.2.1 环境准备 操作环境整洁,无粉尘和飞沫相关操作,病房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50%~60%为宜,定时消 毒室内空气。 5.2.2 护士准备 着装整洁,洗手,应符合WS/T 313规定,戴口罩。 5.2.3 用物准备 5.2.3.1 治疗车上层 应准备: a) 治疗盘; b) 宜选择 12-14 号,头端有两个侧孔,最大直径不能超过气管套管内径 1/2 的一次性吸痰管,; c) 负压连接管; d) 弯盘; e) 纱布; f) 听诊器; g) 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注射用水; h) 手消毒液; i) 医嘱单; j) 记录单。 5.2.3.2 治疗车下层 应准备: a) 医用垃圾装置; b) 生活垃圾装置。 5.2.3.3 吸引装置 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或电动吸引器。 5.3 健康宣教 礼貌称呼对方,主动介绍自己,解释目的、过程、方法、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 6 操作步骤 6.1 6.2 6.3 6.4 2 首次进病房应通过两种以上方式有效核对并评估患者。 回处置室,应洗手,戴口罩,进行用物准备,并检查用物。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应再次核对患者。 根据病情,给予吸入纯氧或加大氧流量 1 min~2 min,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 DB22/T 3004—2019 6.5 将负压连接管与负压吸引器或者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连接,其外包装放入生活垃圾装置,打开中心 负压吸引或电动吸引器,检查吸引器性能、管路是否通畅、连接是否紧密,调节负压,成人为 300 mmHg~ 400 mmHg,儿童为<300 mmHg。关闭中心负压或电动吸引器。 6.6 打开无菌生理盐水瓶或无菌注射用水瓶,应分别注明吸引气管插管、口鼻腔之用,不能混用。 6.7 打开吸痰管包装,取出无菌手套戴在右手,将吸痰管抽出盘绕在手中,妥善放置无菌纸。根部与 负压连接管相连。一次性吸痰管外包装放入生活垃圾装置中。 6.8 打开中心负压吸引或电动吸引器,试吸少量无菌生理盐水或无菌注射用水。患者使用呼吸机时, 左手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管,将呼吸机接头放在无菌纸上。 6.9 无负压沿气管导管送入吸痰管,遇阻力略上提,打开负压,边上提边旋转边吸引,避免在气管内 上下提拉。 6.10 吸痰结束后立即加大氧流量,使用呼吸机患者,接呼吸机通气,给予患者纯氧,呼吸 1 min~2 min, 听诊肺部呼吸音,同时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待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水平后再将氧 浓度调至原来水平。 6.11 将右手无菌薄膜手套及吸痰管反转脱下,同无菌纸一起放置医用垃圾装置。如需再次吸痰应重新 更换吸痰管。 6.12 冲洗负压连接管。 6.13 宜用纱布清洁患者面部及口周皮肤,用后置于医用垃圾装置,弯盘置于治疗车下层。 6.14 协助患者取安全、舒适体位。 6.15 洗手,记录。 7 注意事项 7.1 操作动作应轻柔、准确和快速,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15 s,连续吸痰不超过 3 次,吸痰间隔予以 纯氧吸入或加大氧流量。 7.2 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可粗暴盲插。 7.3 负压不可过大,送入吸痰管时不可给予负压,以免损伤患者气道。 7.4 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被污染。 7.5 吸痰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有明显改变时,应当立 即停止吸痰,立即接呼吸机通气并给予纯氧吸入或加大氧流量。 7.6 观察患者痰液性质、量、颜色及粘稠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DB22-T 3004-2019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护理操作规范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1:07:17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25.8 KB)
分享
友情链接
NB-T10382-2019 选煤用浮选复合药剂检测检验技术规范.pdf
DB34-T 3599-2020 民用住宅供热计量温控一体化系统技术规范 安徽省.pdf
产业互联网联盟 零信任实战白皮书 2019.pdf
GB-T 2680-2021 建筑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pdf
SY-T 5820-2020 天然源电磁法采集技术规程.pdf
GW0201-2011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 IPSec VPN安全接入技术要求与实施指南.pdf
TB-T 30001-2020 铁路接发列车作业.pdf
GB-T 14199-2010 电声学 助听器通用规范.pdf
GB-T 36403-2018 红外光学玻璃红外透过率测试方法 傅里叶变换法.pdf
T-CRAA 004—2024 观赏鱼评分规则 孔雀鱼.pdf
GB-T 18916.62-2022 取水定额 第62部分:水泥.pdf
GB-T 15317-2009 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pdf
DB13-T 2815-2018 顶管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 河北省.pdf
GB-T 42416-2023 M100车用甲醇燃料.pdf
专利 冷藏车用温控装置.PDF
GB-T 36958-2018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管理中心技术要求.pdf
SY-T 7657.3-2021 天然气 利用光声光谱-红外光谱-燃料电池联合法测定组成 第3部分:红外光谱法测定乙烷及以上烷烃、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含量.pdf
GB-T 4423-2020 铜及铜合金拉制棒.pdf
中国电信 云网安全技术白皮书 2022.pdf
DB34-T 3041-2017 杨树大径级用材林培育技术规程 安徽省.pdf
1
/
3
7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325.8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