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03.080.01 A 01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3309—2018 科技成果评价 技术成熟度评价要求 Evalu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Requirements of evaluation for technology readiness 文稿版次选择 2018 - 12 - 29 发布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1 - 29 实施 发 布 DB34/T 3309—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三祥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三祥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安徽省标准技术中心、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安徽大学、合肥学院、合肥师范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 研究院、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合肥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玉平、伍雪洁、凌俊杰、舒小琴、叶辉、张晓安、张彤、王子迎、龚新涛、 李晓、张凌云。 I DB34/T 3309—2018 科技成果评价 技术成熟度评价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科技成果评价过程中技术成熟度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指标体系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科技成果拥有方、需求方、金融机构、第三方评价机构及政府管理部门等对应用类(不 含军品)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技术成熟度的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4/T 3061 科技成果评价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DB34/T 3061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科技成果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 3.2 科技成果评价 evalu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按照委托方的要求,由评价机构聘请评价专家,依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对被评价方的科技成果进 行审查和辨别,并给出相应结论。 3.3 技术成熟度 technologyreadiness 一项技术相对于某个具体系统或项目而言所处的发展状态,反映技术对于系统或项目预期目标的满 足程度。 4 4.1 基本原则 目的性原则 评价的目的应明确。 4.2 科学性原则 1 DB34/T 3309—2018 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特征性:应符合科技成果的基本特征和科研的基本规律; ——准确一致性:指标体系内部各指标之间应协调统一,指标体系的层次和结构应合理; ——完备性:应围绕评价目的,全面反映被评价对象。 4.3 可操作性原则 应适应于: ——评价的方式,本标准采用定性评价方式; ——评价活动对时间、成本的限制; ——被评价方对评价体系的理解接受能力; ——评价结果使用方对评价体系的理解程度和判断能力。 5 指标体系 5.1 技术成熟度的评价指标可分为 9 个层次: a) 具有清晰的基本原理概念; b) 明确技术概念和应用设想并成果化; c) 技术概念和应用设想通过可行性论证并产生模型样品; d) 技术方案和途径通过实验室验证; e) 部件/模块通过模拟环境验证; f) 样品通过模拟环境验证; g) 样品通过使用环境验证; h) 产品通过使用环境验证和适用并小批量生产; i) 产品批量生产并被使用。 5.2 技术成熟度评价界定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1 等级 技术成熟度评价界定 技术成熟度 等级描述 阶段 通过探索研究,发现了新原理、提出了新理论,或对已有原 1 具有清晰的基本原理概念 理和理论开展了深入研究。属于基础研究范畴,主要成果是 研究报告或论文等。 2 3 4 2 明确技术概念和应用设想并 成果化 技术概念和应用设想通过可 行性论证并产生模型样品 技术方案和途径通过实验室 验证 基于基本原理,经过初步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提出了技 术概念和应用设想。主要成果为研究报告、论文或试验报告 基础研发阶段 等。 针对应用设想,通过详细的分析研究、模拟仿真和实验室试 验,验证了技术概念的关键功能、特性,具有转化为实际应 用的可行性。主要成果为研究报告、模型和样品等。 针对应用背景,明确了技术方案和途径,通过实验室样品/部 件/功能模块的设计和加工,以及实验室原理样品的测试,验 证了技术应用的功能特性,技术方案与途径可行。 技术开发阶段 DB34/T 3309—2018 表1(续) 等级 5 技术成熟度 部件/模块等通过模拟环境 验证 等级描述 针对样品总体要求,完成了主要部件/模块的设计和加工,通 过模拟环境的测试验证,功能和性能指标满足要求。模拟环 境能体现一定的使用环境要求。 针对样品的研制要求,完成了验收样品的集成,通过模拟环 6 样品通过模拟环境验证 阶段 境试验,功能和性能指标满足要求,样品应用可行性和实用 技术开发阶段 性得到验证,模拟环境能体现使用环境要求。 7 8 9 样品通过使用环境验证 针对实际使用要求,样品通过使用环境下考核验证,功能和 性能指标全部满足使用要求。 产品通过使用环境验证和适 产品通过用户测试和认定,技术指标全部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用并小批量生产 性能稳定、可靠。 产品批量生产并被使用 技术以其最终的产品应用形式,通过实际使用验证,技术指 产业化阶段 标全部满足要求,具备批量稳定生产能力和使用保障能力 注:样品包含样机与附属配件等。 5.3 可在技术成熟度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设置等级条件作为判定等级的依据,参见附录 A。 3 DB34/T 3309—2018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技术成熟度等级条件 技术成熟度等级条件见表 A.1。 表A.1 技术成熟度等级条件 等级 条件内容 1.发现或获得了基本原理 1 2.基本原理分析描述清晰 3.通过理论研究,证明基本原理是有效的 1.通过理论分析、建模与仿真,验证了基本原理的有效性 2 2.基于基本原理,提出明确的技术概念和应用设想 3.提出了预期产品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特性 4.形成了预期产品的技术能力预测 1.通过分析研究、模拟仿真和实验室试验,验证了技术能力预测的有效性 2.明确了预期产品的应用背景、关键结构和功能特性 3 3.完成关键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建模仿真 4.研制出实验室样品、部件或模块等,主要功能得到实验室验证 5.通过实验室试验,验证了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技术转化途径 1.针对应用背景,明确了预期产品的目标和总体要求 2.提出了预期产品的技术方案和途径 4 3.完成实验室样品/部件/功能模块的设计、加工和评定,主要指标满足总体要求 4.实验室样品/部件/功能模块集成于原理试验样品,验证了技术应用的功能特性 5.通过试验样品测试,验证了技术方案和途径的可行性 1.完成样品总体设计,明确样品/部件/功能模块等功能、性能指标 5 2.完成样品/部件/功能模块等设计加工,设计指标满足总体要求 3.样品/部件/功能模块等试验验证环境满足模拟环境要求 4.样品/部件/功能模块等通过模拟环境验证,功能和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1.完成样品设计,设计指标满足总体要求 6 2.基本确定关键材料、器件、关键生产工艺规范,工艺稳定性基本满足要求 3.完成验收样品加工,满足设计要求 4.样品在模拟环境通过试验考核,功能和性能能满足设计要求 1.完成样品/部件/功能模块等模拟或使用环境验证,功能和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7 2.完成样品加工制造,满足设计要求,工艺稳定,工艺文件完整,具备试生产条件 3.样品试验验证环境满足使用环境要求 4.样品在使用环境下通过测试,功能和主要性能全部满足使用要求 4 DB34/T 3309—2018 表 A.1 (续) 等级 条件内容 1.产品化样品/部件/功能模块的功能和结构特性达到实际产品要求 8 2.生产工艺达到可生产水平,具备生产条件 3.完成原型样品生产,功能和结构特性达到使用环境要求 4.原型样品在使用环境下通过定型试验和试用,技术指标全部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1.产品具备批量稳定生产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 9 2.完成用户培训、产品演示 3.产品通过了实际使用环境和任务环境的考核验证,应用设想得到成功实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34-T 3309-2018 科技成果评价 技术成熟度评价要求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3309-2018 科技成果评价 技术成熟度评价要求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3309-2018 科技成果评价 技术成熟度评价要求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3309-2018 科技成果评价 技术成熟度评价要求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1:22:2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