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DB 32 ICS 67.080 B 31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32/T 3520—2019 早熟棉直播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cultivation for early-maturing cotton under field-seeding 2019-01 - 12 发布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01 - 30 实施 发 布 DB32/T 3520—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规则》要 求编写。 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长琴、刘瑞显、张国伟、杨富强、倪万潮。 I DB32/T 3520—2019 早熟棉直播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江苏省早熟棉直播栽培技术规程的适用品种、土壤肥力、栽培技术、肥水 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徐淮、沿海、里下河及沿江棉区,其它地区也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007.1-2008 主要农作物种子标准—纤维类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 适用品种 需经省级以上(含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适合当地条件的高产、优质、 抗病虫、结铃性强的早熟陆地棉品种,生育期110天以内,如中棉所50。 4 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等级三级及以上。 5 5.1 栽培技术 深耕施肥 前茬麦子等收割机收获时自带的粉碎机将秸秆粉碎,再用带施肥斗的反旋耕机一次性完 成旋耕整地、秸秆还田和基肥撒施。基肥每666.7 m2用三元(15-15-15)复合肥(26~32) kg。整地质量要高,达到“平、细、实”的标准。 5.2 种子准备 种子质量符合 GB 4007.1-2008 的要求,选用经种衣剂包衣的包装良种。 5.3 适时早播 于前茬收获后 5 月底 6 月初播种,播期不得迟于 6 月 10 日。整地后抢墒播种或造墒播 种,也可播种后窨水促进一播全苗。用精量播种机点播,每穴播种(2~3)粒,盖子土厚度 为(2~3)cm。播种密度每 666.7 m2 棉田(6000~7000)株,行距为 76 cm 或 81 cm。如整 1 DB32/T 3520—2019 地时未施入基肥可于播种同时,据播种行(10~15)cm 处开沟施入基肥,施肥量见 6.1。 5.4 作畦开沟 用开沟机开挖好“三沟”,确保沟系畅通。一般 3 行或 5 行作一个畦面,畦面宽为 2.3 m 或 3.8 m 左右,畦沟宽 20 cm,沟深(25~30)cm;每(30~50)m 一条腰沟,沟宽 20 cm, 沟深(30~35)cm;棉田四周要有排水沟。 5.5 间苗、定苗 棉苗长到(2~3)叶时,若每 666.7 m2 棉田棉花密度达到 7000 株以上,则间苗,定苗 密度为每 666.7 m2 (6000~7000)株。早熟棉生长势弱,间苗要注意去杂。 5.6 施肥技术 5.6.1 施肥总量 氮肥(纯 N)(10~12)kg/亩,磷肥(P2O5)(5~6)kg/亩,钾肥(K2O)(10~12) kg/亩。 5.6.2 肥料运筹 分基肥(苗肥)和花铃肥两次施入,其中氮肥基肥(苗肥)占 40%左右,花铃肥占 60%; 磷肥和钾肥可基肥(苗肥)一次性施入,也可分基肥和花铃肥两次施入。 5.7 化学调控技术 5.7.1 化控总量 麦(油)后直播棉播期迟且品种为早熟棉,植株长势弱,原则上宜轻控,结合长势化控。 每 666.7 m2 棉田用缩节胺(6~7)g 或 25%助壮素(24~28) ml。 5.7.2 运筹 蕾期对有旺长趋势的棉田,每 666.7 m2 棉田用缩节胺(0.5~1)g 或 25%助壮素(2~4) ml,兑水 30 kg 均匀喷洒,控制棉苗旺长;开花时,每 666.7 m2 棉田用缩节胺(1.5~2)g 或 25%助壮素(6~8)ml 兑水 30 kg 全面喷雾,控制旺长;打顶后 1 周左右化控,每 666.7 m2 棉田用缩节胺 4 g(或 25%助壮素 16 ml)左右兑水 30 kg 喷雾,控制无效果节和赘芽生 长。 5.8 适时打顶 直播早熟棉不需要整枝,打顶一般掌握单株留(10~13)台果枝,在 8 月(7~12)日 进行。 5.9 乙烯利催熟 对成熟偏迟的棉田,可用乙烯利催熟。一般在气温不低于 20 ℃时进行,徐淮棉区及沿 海北部地区一般在 10 月 10 日前,本省其它地区一般在 10 月 15 日前使用为宜。每 666.7 m2 棉田用 40%乙烯利(200~300)mL 兑水 50 kg 全田喷雾。 2 DB32/T 3520—2019 5.10 采收 5.10.1 适期收花 棉铃铃壳开裂后 1 周左右棉花完全吐絮为最佳采收期。不收雨后花、露水花和开口桃。 切实做到分收、分晒、分藏、分售。 5.10.2 防止“三丝” 采摘、交售棉花禁止使用化纤编织袋等非棉布口袋,禁止使用有色线、绳扎口,防止异 性纤维混入,以防止“三丝”混入。 6 肥水管理 6.1 施肥要求 6.1.1 及早施苗肥 未施基肥的棉田,于棉苗出苗一周后应及早施苗肥。机械或人工距棉花行(10~15) cm 处开浅沟,人工施肥。苗肥可用三元复合肥(15-15-15),每 666.7 m2 用量为(26~32)kg。 6.1.2 蕾期看苗施肥 棉苗叶色黄、苗瘦弱、现蕾慢的棉田酌情施用速效氮肥促进发棵,每666.7 m2棉田可 施尿素(2.5~5)kg或叶面喷施1%的尿素溶液。缺硼棉田每666.7 m2用50 g左右高效速溶硼 肥兑水(25~30)kg叶面喷施。 6.1.3 花铃期重施花铃肥 开花时,机械或人工距棉花行(10~15) cm 处开浅沟,人工施肥。每 666.7 m2 棉田可施 三元(15-15-15)复合肥(7~9)kg、尿素(10~12)kg、氯化钾(8~9)kg,盐碱地用硫 酸钾(9~10)kg。缺硼棉田每 666.7 m2 用 l00 g 高效速溶硼肥兑水 50 kg 叶面喷施。 6.1. 4 吐絮期根外追肥 早衰棉田于 9 月上中旬用 1%的尿素与 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雾,间隔(7~10)天 喷 1 次,连续(2~3)次。 6.2 抗灾防涝(旱) 蕾期在棉田沟系配套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清沟理墒,保证“三沟”通畅,能灌能排,减 轻“梅雨”危害。花铃期台风暴雨袭击后及时排水降渍、扶理棉花,补施肥料或根外追肥, 促进恢复生长。 蕾期和花铃期严重干旱时及时进行浇水抗旱。 3 DB32/T 3520—2019 7 病虫草害防治 7.1 病虫害防治 棉花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等,棉花子叶平展时,要及时喷广谱保护型杀菌剂, 如代森锰锌、碱式硫酸铜、百菌清等,防止苗病发生。已发生苗病,喷施 50%多菌灵或甲 基硫菌灵(50%甲基托布津)或 70%代森锰锌等广谱性内吸杀菌剂。 棉花苗期害虫主要有地老虎、棉蚜、等,棉花蕾期害虫主要有盲蝽蟓、玉米螟、蚜虫和 红蜘蛛等,花铃期重点防治夜蛾科害虫,兼治盲蝽蟓、棉铃虫、红蜘蛛、玉米螟、烟粉虱等 其它害虫。农药施用标准执行 GB/T8321 的规定,防治药剂及用量见表 1。 表1. 虫害及防治药剂 主要害虫 防治药剂 每 666.7 m2 棉田有效成分用量 地老虎 10%氯氰菊酯 (40~60)mL 20%速灭杀丁 (40~60)mL 2.5%敌杀死 (30~40)mL 25%喹硫磷 (80~100)mL 44%丙溴磷乳油 (40~50)mL 盲蝽蟓 l5%甲维茚虫威悬浮剂 (20~30)mL 红蜘蛛 15%哒螨灵乳油 棉蚜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 棉铃虫 7.2 40 mL 5%噻螨酮乳油 (50~66)mL 20%苏云菌杆菌 (40~60)g 10%甲维虫螨腈 (40~60)g 40%甲基毒死蜱乳油 (100~175)mL 25%氯氰菊酯乳油 (12~16)mL 草害防治 麦(油)后直播棉杂草发生较重,播种盖土后用 50%乙草胺乳油 140 mL 或 72%异丙·甲 草胺乳油 90 mL 兑水(30~40)kg 封闭杂草,不能重喷。 出苗后以中耕机械除草为主。苗期和花铃期施肥的同时,进行机械中耕并除草。 化学除草于杂草(3~5)叶期用药,以禾本科杂草为主时,每 666.7 m2 棉田用 10.8% 高效氟吡甲禾灵(30~50)mL 兑水(30~40)kg 喷雾;也可用 10%精喹禾灵(60~80) mL 兑水(30~40)kg 喷雾。在禾本科、阔叶和莎草科杂草混生时,可用 24%乙氧氟草醚(25~ 40)mL 兑水(30~40)kg,加装防护罩定向喷雾。 4

pdf文档 DB32-T 3520-2019 早熟棉直播栽培技术规程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T 3520-2019 早熟棉直播栽培技术规程 江苏省 第 1 页 DB32-T 3520-2019 早熟棉直播栽培技术规程 江苏省 第 2 页 DB32-T 3520-2019 早熟棉直播栽培技术规程 江苏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1:25:0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