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31 江 DB32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32/T 3537-2019 葡萄避雨限根菇渣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rain-proof and root-limited and mushroom residue matrix cultivation for grapes 2019 - 2 - 28 发布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3 - 30 实施 发 布 DB32/T 3537—2019 前 言 本标准编写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份: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 草。 本标准由灌南县农业委员会、灌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灌南县蔬菜办公室、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礼花、陆爱华、赵书光、张宝玉、冯娇、张立伟、张亚丽、徐文清。 I DB32/T 3537—2019 葡萄避雨限根菇渣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葡萄避雨限根菇渣基质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基质预处理、设 施要求、基质配方、定植、第一年幼树管理、结果后管理、肥水管理、冬季修剪、病虫害防治和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葡萄避雨限根菇渣基质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469 葡萄苗木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32/T 930 葡萄全园套袋栽培技术规程 DB32/T 13369 鲜食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DB32/T 2091 葡萄 H 形整形修剪栽培技术规程 DB32/T 2092 葡萄花穗果穗整形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利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菇渣 mushroom residue 利用秸秆、木屑、鸡粪、麦麸、豆粕、玉米粉、草炭土等原料栽培食用菌采收后的培养基剩余物, 主要成分是食用菌菌丝体及未被吸收的培养基质。 4 产地环境要求 产地坏境应符合NY/T 5010 的要求。 5 基质预处理 5.1 高温消毒 出菇结束后,通入蒸汽对菇渣进行消毒,菇渣料温 70℃~80℃保持 7 h~8 h。 5.2 建堆发酵 1 DB32/T 3537—2019 菇渣自然冷却后,加入EM菌及芽孢杆菌,调节含量水量至60%左右,建成高1 m~1.2 m、宽2.5 m~ 3 m料堆进行后续发酵。当堆温达到60℃~65℃时进行内外围互置翻堆,经3次~4次翻堆后温度不再升 高,后续发酵需45 d~60 d,建堆发酵应避免严寒冬季。 6 设施要求 6.1 避雨棚 采用拱形大棚,棚体结构达到抗风、抗雪等自然灾害强度。棚宽 6 m、肩高 2 m 以上,顶高 3.7 m 以上,长 50 m 左右,南北向。在距离地面 1.8 m 位置拉铁丝,拉成 30 cm×40 cm 的水平棚架铁丝网。 棚膜采用 6 丝以上薄膜。 6.2 限根池 在避雨大棚中间按行距 6 m、株距 8 m~12 m 建正方形或圆形限根池,正方形池边长 2 m 左右、圆 形池直径 2 m 左右、池高 0.6 m 左右,每亩建 9 个~14 个池。方形池宜用砖砌或水泥预制板,圆池宜用 塑料控根器。 6.3 滴灌 安装滴灌设施,配套水肥一体化装置。 7 基质配方 发酵后的菇渣占 70%、细土占 25%、腐熟有机肥占 5%,充分搅拌。1 m3 基质中加入 80 g~90 g 含 钙、镁、锌、硼、铜、锰等中微量元素,基质料面距池口 6 cm 左右。 8 定植 8.1 品种选择 宜选择阳光玫瑰、夏黑等葡萄优良品种。 8.2 苗木质量 选择品种纯正的一级苗,苗木质量按 NY/T 469 的要求执行。 8.3 定植时间 在 2 月中下旬~3 月中旬定植。 8.4 栽植方法 栽前用清水浸泡 12 h 左右,剪除过长的根、保留 15 cm~20 cm。苗木茎干用 3Be~5Be 石硫合剂 消毒,根系用 70%甲基托布津 700 倍液消毒。每个限根池中间栽 1 株,栽植时根系要舒展,栽植深度 以嫁接口露出基质料面 5 cm 为宜,栽后及时浇透水。 9 第一年幼树管理 2 DB32/T 3537—2019 9.1 抹芽与定枝 苗木萌发后每株留两个壮芽,其余全部抹去。新梢长到 25 cm 左右时定枝,每株留 1 个健壮新梢作 为主干培养,另一新梢摘心,作为铺养枝。 9.2 树形培养 架式宜用平棚架。树型宜用“H”型,按 DB32/T 2091 的规定执行。 10 结果后管理 10.1 新梢管理 10.1.1 抹芽 萌芽后将不需要的副芽、弱芽、歪芽、病虫芽抹去。 10.1.2 定梢和绑缚 花序完全显露时去掉过多、过密的新梢,在主蔓上每隔 15 cm~20 cm 留一有花序的健壮新梢。当 新梢长到 40 cm~50 cm 时绑蔓。按新梢与主蔓垂直的方向引缚,把新梢均匀固定在架面上。 10.1.3 新梢摘心 花序以上留 6 叶~8 叶摘心,发育枝留 4 片~5 片摘心。 10.1.4 除卷须 整个生长季及时除去所有卷须。 10.1.5 副梢处理 结果枝最前一个副梢作为延长头留 4 叶~5 叶摘心,其余副梢留 1 片~2 片叶绝后摘心,发育枝第 3 节以下副梢留 2 片~3 片叶绝后摘心,最前一副梢留 10 片~12 片叶摘心,其余副梢均摘除。 10.2 花果管理 10.2.1 疏果整穗 按 DB32/T 2092 的规定执行。 10.2.2 全园套袋 按 DB32/T 930 的规定执行。 11 肥水管理 11.1 施肥 11.1.1 追肥 11.1.1.1 幼树追肥 当幼苗长到高 30 cm~40 cm、卷须出现时,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每隔 10 d 左右追施一次平衡型 水溶性复合肥或尿素,直到 8 月中下旬。每株每次前期追施 10 g 左右、后期追施 15 g 左右。尿素与水 溶性复合肥交替使用,施在距小苗 30 cm~40 cm 以外,施肥后及时灌水。 11.1.1.2 结果后追肥 萌芽后 5 叶~6 叶期,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株施硝酸铵钙 0.25kg。在浆果绿豆粒大小时,株施平 衡型水溶肥 0.25kg;黄豆粒大小时株施高氮水溶肥 0.8 kg 或硝酸铵钙 0.25 kg、平衡型水溶肥 0.6 kg,分 3 次~4 次施用;在硬核末期开始施催熟肥,株施高钾水溶肥 0.5 kg,分 2 次~3 次施用;有色品种开始 3 DB32/T 3537—2019 上色时、无色品种果粒变软有弹性时,株施磷酸二氢钾 0.25 kg、硫酸钾 0.5 kg,分 3 次~4 次施用;果 实采收后,株施平衡型水溶性复合肥 1 kg。 11.1.2 基肥 在 9 下旬至 10 月下旬施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并与化学肥料混合施用。第一年幼树株施腐熟的 鸡粪、羊粪等有机肥 60 kg~70 kg、过磷酸钙 2.5 kg、复合肥 0.5 kg。第二年结果后,株施有机肥 100 kg、 复合肥 1 kg~2 kg、过磷酸钙 3 kg~4 kg、中微量元素 0.15 kg~0.2 kg。 11.1.3 根外施肥 第一年幼树 8 月下旬以后,叶面喷施 0.3%磷酸二氢钾,每隔 7d~10d 喷施一次。结果以后,每年 花前喷施微量元素叶面肥,幼果期喷施钙肥,果实转色后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前期随喷药时一起喷 施,后期果实转色后每隔 7 d~10 d 喷施一次。 11.2 灌水 11.2.1 幼树灌水 定植后每隔 8 d~10 d 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灌一次水,保持基质湿润,促进发芽和生根。4 月份幼 苗萌芽后 6 d~7 d 灌一次水,促进幼苗迅速生长。5 月~8 月每隔 4 d~5 d 灌一次水,高温期每天早晚 用滴灌灌水 20 min~30 min。9 月以后每隔 7 d~10 d 灌一次水,冬季 15 d~20 d 灌一次水。 11.2.2 结果后灌水 萌芽前开始灌水,从萌芽至浆果开始上色,要确保基质湿润;浆果上色至成熟时,适当控制灌水量, 保持基质不干;采收后要及时灌水,秋冬季 15 d~20 d 灌一次水,确保基质不干、防冻害。 12 冬季修剪 落叶后至伤流前 1 个月进行冬季修剪,主蔓延长枝在壮芽处短截,截面直径不小于 0.8 cm。在主蔓 上每隔 15 cm~20 cm 留一中庸健壮枝作为结果母蔓,结果母蔓留 1 芽~2 芽短截,疏除过密枝、病虫 枝、弱枝等。 13 病虫害防治 采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应用杀虫灯、性诱剂和粘虫色板,病虫危害控制在 经济阈值以下。科学使用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或其他禁用农药。方法按 DB32/T 1336 的规 定执行。 14 记录 建立生产档案,明确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肥水管理、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灾害预防、 采收及采后处理等情况,记录保存 2 年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32-T 3537-2019 葡萄避雨限根菇渣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1:26:4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