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67.080.20 B 31 DB22 吉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2995—2019 珊瑚状猴头菇生产技术规程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on coralloid lion's mane 2019 - 05 - 27 发布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2019 - 06 - 17 实施 发 布 DB22/T 2995—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海外农业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明、张伟彤、张友民、姚方杰、鲁丽鑫、王晓娥、王鹏、姜婉竹、于晶、孟 晶晶、姚允武、黄程远、孙文娟、马晓旭、张越、陈雪。 I DB22/T 2995—2019 珊瑚状猴头菇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珊瑚状猴头菇的产地环境、投入品管理、栽培季节、工艺流程、操作要点、病虫害防 治、生产记录与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珊瑚状猴头菇代料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1935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NY/T 2375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珊瑚状猴头菇 coralloid lion's mane 红菇目,猴头菌科,猴头菌属,珊瑚状猴头菇种(Hericium coralloides),子实体珊瑚状,纯白 色的木腐真菌。 3.2 菇潮间隔期 interval period 采收结束与下一次出菇的间隔时间。 4 产地环境 应符合 NY/T 2375 的规定。生产用水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 5 投入品管理 5.1 原材料 选用 3 毫米 ~ 5 毫米 颗粒的木屑和玉米芯,基质质量应符合 NY/T 1935 的要求。料袋选用 16.5 厘米 ×(33 ~38 ) 厘米 × 0.05 厘米规格聚丙烯塑料袋采用高压灭菌,聚乙烯塑料袋采用常 压灭菌,应符合 GB 4806.7 规定。 1 DB22/T 2995—2019 5.2 品种与菌种 选择经过省级或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品种或种子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的品种。菌种生产与 管理应按 NY/T 528 规定执行。 5.3 设备设施 5.3.1 设备 拌料机、装袋机、灭菌设备、转运设备等机械设备应具有农机鉴定部门出具的农机推广许可证,并 且具有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 5.3.2 设施 以温室或塑料大棚为宜。 6 栽培季节 自然条件春、秋两季栽培。春季 3 月上旬接种,秋季 8 月初接种。设施控温栽培全年进行。 7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见图1。 图1 8 工艺流程图 操作要点 8.1 备料 选用配方见附录 A,原料质量符合 5.1 规定。 8.2 拌料 主料先清水预湿,充分拌匀,然后再拌入辅料。含水量应控制在 58% ~ 60%,pH 应调整在 5.5 ~ 6.0。 8.3 装袋 装袋高度 20 厘米 ± 1 厘米,每袋湿料重 1 千克 ± 0.1 千克,塑料周转棒封口。 8.4 灭菌 培养料装袋后 2 小时内移入灭菌锅,常压灭菌 4 小时内达到 100 ℃ 时保持 12 小时~14 小时 或高压灭菌 0.13 MPa 保持 2.5 小时。 2 DB22/T 2995—2019 8.5 冷却接种 8.5.1 场所 采用无菌接种室或接种箱接种。 8.5.2 方法 灭菌结束,自然冷却到 30 ℃ 以下,移入接种室或接种箱,用臭氧发生器熏蒸或紫外灯照射 30 分 钟。使用接种匙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采用木屑菌种,接种量以填满接种孔为宜。选用 PU 50、2.8 厘 米×3.0 厘米规格的圆柱形无菌海绵块封口。 8.6 发菌 8.6.1 温度 接种后移入发菌室进行培养,室温控制在 23 ℃ ~ 25 ℃;15 天后室温应调至 22 ℃ ~ 23 ℃。 8.6.2 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30% ± 5%。 8.6.3 光照 避光发菌,光照控制在50 勒克斯以下。 8.6.4 通风 每天通风 1 次 ~ 2 次,保持空气新鲜。 8.7 出菇 8.7.1 搔菌 40 天~50 天菌丝长满全袋后,将无污染的菌袋移入菇房,把袋口打开用已消毒的搔菌工具将料 面老化菌皮和菌种块去掉,准备出菇。 8.7.2 摆袋 将已搔菌的菌袋立式排放在层架上。给予散射光 2 天 ~ 3 天,刺激原基形成。 8.7.3 环境调控 温度控制在 20 ℃ ~ 24 ℃;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85% ~ 90%;通过通风控制菇房内二氧化碳浓 3 度在2 g/m 以下;适当增加散射光,光照强度控制在 50 勒克斯 ~ 200 勒克斯。层架式出菇适当增 加通风量。采收前 8 小时不得喷水。 8.8 采收 8.8.1 时期 菇体分枝呈珊瑚状,菇刺长为 0.5 厘米以上,且孢子尚未弹射时采收。 8.8.2 方法 3 DB22/T 2995—2019 用手握住子实体基部轻轻扭下,轻放于清洁器皿中,保证珊瑚状的完整分枝,不带培养料,应符合 NY 2375 的要求。 8.9 菇潮间隔期管理 子实体采收后及时清理料面,清除污染菌袋。停水 2 天 ~ 3 天,待菌丝恢复生长后,进行出菇 管理。 9 病虫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9.2 防治方法 9.2.1 农业防治 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发菌期适当通风,降低菇房温度,提高菌丝抗性,保持菇房清洁卫生,及时摘 除病菇。 9.2.2 物理防治 出菇期发生菇蚊、菇蝇,可适当增加通风量,降低湿度,用黄色粘纸、黑光灯诱杀成虫。 10 生产记录与档案 整个生产过程要有详实的记录,并及时归档,档案至少保存 3 年以上。 4 DB22/T 2995—2019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珊瑚状猴头菇培养基质配方 A.1 木屑 78%,麦麸 20%,石膏 1%,蔗糖 1%。 A.2 木屑 60%,玉米芯 20%,麦麸 20%。 A.3 木屑 40%,玉米芯 40%,麦麸 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22-T 2995-2019 珊瑚状猴头菇生产技术规程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2-T 2995-2019 珊瑚状猴头菇生产技术规程 吉林省 第 1 页 DB22-T 2995-2019 珊瑚状猴头菇生产技术规程 吉林省 第 2 页 DB22-T 2995-2019 珊瑚状猴头菇生产技术规程 吉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1:31:4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