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B 05 备案 江 DB32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32/T 3440—2018 袋栽海鲜菇 1 号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factory cultivation of bag-cultivated Hypsizygus marmoreus Ⅰ (报批稿) 2018 - 9 - 6 发布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9 - 30 实施 发 布 DB32/T 3440—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徐州龙兴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睢宁安庆源食用 菌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峰、侯祥保、李凤玉、强承魁、周保亚、耿庆芬。 I DB32/T 3440—2018 袋栽海鲜菇 1 号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袋栽海鲜菇1号工厂化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原料、菌种、栽培管理、包装贮存、病 虫害防治、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境内的袋栽海鲜菇1号工厂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 5358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海鲜菇 hypsizygus marmoreus 学名[Hypsizygus marmoreus (Peck) H.E.Bigelow],又名玉蕈,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 蘑科、玉蕈属。常见的有浅灰色和纯白色两个品系,多为工厂化栽培。 3.2 海鲜菇 1 号 hypsizygus marmoreus 1 海鲜菇中的白色品系又称“白玉菇”、“玉龙菇”, 质地脆嫩,具有海蟹味。 4 产地环境 4.1 厂区环境 海鲜菇工厂化生产厂区应符合 NY 5358规定, 距离医院、学校、居民区、公路主干线500 m 以上。 4.2 厂区建设 厂区宜规划建设堆料场、仓库、拌料区、制包区、灭菌区、接种区、养菌区、出菇区、加工车间。 4.3 栽培环境 1 DB32/T 3440—2018 4.3.1 栽培区应密闭、可对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栽培条件进行调控。 4.3.2 栽培区建造材料采用双面 0.5 mm 的彩钢夹芯板,其泡沫密度不低于 18 kg/cm3;板厚宜选用: 外墙 12.5 cm、顶板 15 cm、走道和隔板 10 cm。 5 栽培原料 5.1 主料 5.1.1 5.1.2 5.1.3 5.2 主要有木屑、棉籽壳、玉米芯、麸皮、饼粉等。 应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不结块、无有害污染物和残留物。 应符合 NY5099 的规定,使用前应经日光曝晒 2 天~3 天, 辅料 主要有石膏、石灰、轻质碳酸钙、糖等添加剂。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NY 5099的要求。 6 菌种 6.1 菌种选择 应经过出菇试验,选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货架期长、适宜工厂化生产的品种。 6.2 菌种生产 应符合 NY/T 528的规定。 7 栽培管理 7.1 栽培基质配方 7.1.1 原则 可根据当地原料资源, 设计选用配方,应做出菇试验。 7.1.2 推荐种配方如下: ——木屑 38%、棉籽壳 40%、麦麸 10%、玉米粉 10%、碳酸钙 1%、石灰 1%; ——玉米芯粉 50%、棉籽壳 35%、麦麸 12%、石膏 1%,石灰 2%; ——木屑 73%、棉籽壳 10%、麸皮 12%、黄豆粉 4%、石灰 1%。 7.2 拌料制包 7.2.1 拌料 栽培基质搅拌均匀,含水量63%~65%,pH值7.5~8.0。 7.2.2 制包 采用对折口径17 cm*33 cm*0.005 cm的聚丙烯塑料袋,每袋填装湿料1.1 kg~1.15 kg,料高14 cm~ 15 cm。预埋孔径2.5 cm、长13 cm打孔棒,拉紧套环,盖上防水透气型塑料盖。 2 DB32/T 3440—2018 7.3 灭菌冷却 7.3.1 高压灭菌 灭菌温度126℃、压力1.2 kg/cm2~1.5 kg/cm2、持续2.5 h。 7.3.2 冷却 灭菌后的栽培包放置在自然冷却室降至50℃时,移入强冷却室降至30℃。 7.4 接种养菌 7.4.1 接种 应按无菌操作进行,接种量宜每500 mL菌种接种25袋~30袋菌包。 7.4.2 养菌条件 养菌房内温度为22℃~24℃,空气相对湿度为65%~70%。每6h通风换气15 min,CO2浓度不超过 0.25%,避光。 7.4.3 检查 前期每天检查,7天后改为2天检查1次菌包,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发现污染包及时剔除。袋壁处菌 丝颜色由洁白转为土黄色,并形成粗壮的菌丝束,表明菌丝生理成熟。 7.5 出菇期管理 7.5.1 搔菌 90天后,生理成熟的菌包,用搔菌耙或专用搔菌机剔除基质表面5 mm~6 mm老菌种及表层老菌丝。 培养料面形成环沟,环沟距袋口为15 mm~20 mm,料面呈圆丘状。 7.5.2 转色催蕾 搔菌后的菌袋,移入培养室,控制温度14℃~16℃、空气相对湿度90%~95%、CO2浓度0.1%~0.2%, 袋面覆盖无纺布保湿、闭光培养。5~7天料面菌丝出现绒絮状、色泽变灰进行催菇处理,催菇温度10℃~ 12℃,光照100lx~200lx。 7.6 出菇管理 7.6.1 温度 前期温度应控制在17℃~18℃之间,7天后温度控制在13℃~14℃。 7.6.2 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5%,采收前3天空气湿度应控制在85%。 7.6.3 CO2 浓度 CO2浓度控制在0.3%~0.35%。 7.6.4 通风 3 DB32/T 3440—2018 根据菇的生长情况每天通风4次~12次,每次6 min。菇盖直径0.5 cm~0.8 cm时减少通风。 7.6.5 光照 蕾期至成菇期光照300lx~500lx,采收前3d光照100lx。 7.6.6 采收 宜在菇柄长10 cm~13 cm,菇盖1.5 cm~2.5 cm时采收。 8 包装 贮存 8.1 包装 采用真空包装;外包装用瓦楞纸箱应符合GB/T 6543的要求。 8.2 贮存 贮存温度4℃±2℃。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品混放。 9 病虫害防治 9.1 接种期 接种前24 h应对接种室环境进行消毒、空气净化,对使用的设备及器具进行清洗消毒,接种人员按 照无菌操作进行。 9.2 培养期 9.2.1 培养室消毒 使用前2天~3天,用5%的石灰水喷洒地面、床架和墙壁。 9.2.2 菌包检查 每天检查生长情况,清除畸形菇、受污染的菌袋和害虫。 10 生产档案 生产过程应建立生产技术档案,档案保留2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32-T 3440—2018 袋栽海鲜菇1号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1:31:56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90.8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M-T 0044.3-2016 SM9标识密码算法 第3部分:密钥交换协议.pdf
ISO 17115 2020 Health informatics — Representation of categorial structures of terminology.pdf
GB-T 34178-2017 光掩模石英玻璃基板.pdf
T-CESA 1299-2023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pdf
GM-T 0108-2021 诱骗态BB84量子密钥分配产品技术规范.pdf
QC-T 51-2019 扫路车.pdf
DB63-T 2010.1-2022 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 第1部分:技术导则 青海省.pdf
SN-T 3005-2011 有机化学品中碳、氢、氮、硫含量的元素分析仪测定方法.pdf
YD-T 3834.1-2021 量子密钥分发(QKD)系统技术要求 第1部分:基于诱骗态BB84协议的QKD系统.pdf
GB-T 17314-2011 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pdf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pdf
GB-T 43020-2023 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接收机技术规范.pdf
GB-T 42416-2023 M100车用甲醇燃料.pdf
T-SIA 031.2—2021 系统安全工程 网络弹性构建指南 第2部分 网络弹性工程框架.pdf
T-SEESA 013—2022 零碳数据中心创建与评价技术规范.pdf
DB44-T 1944-2016 碳排放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广东省.pdf
T-CIIA 022—2022 科学数据 云存储环境运维流程与服务要求.pdf
T-ZLDX 001—2023 中国老年大学 学校 “游学养”建设与 评价规范.pdf
GM-T 0002-2012 SM4分组密码算法.pdf
GB-T 28449-2018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指南.pdf
1
/
3
6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390.8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