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65.150 B 52 江 DB32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32/T 3526—2019 大鲵人工养殖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artificial culture of Andrias davidianus 2019 -2-28 发布 2019-3-30 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T 3526-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军、王煜恒、骆桂兰、王会聪、朱晓宦、徐达明、赵丹、汤传全。 I DB32/T 3526-2019 大鲵人工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人工养殖技术规程的养殖场条件、养殖池要求、养殖管理、 病害防治、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稚鲵、幼鲵、成鲵、亲鲵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1114 大鲵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DB32/T 1705 太湖流域池塘养殖水排放标准 3 养殖场条件 3.1 环境条件 符合 NY/T 5361 的规定,以场地环境相对独立,周围绿树成荫为宜。 3.2 水源要求 符合 GB 3838 的规定,以山泉水、地下水等清、凉、活水为宜。 3.3 水温与水质 水温控制在 23℃以内,以 18℃~22℃为宜。水质应符合 GB 11607 的规定。 4 养殖池要求 4.1 养殖池 4.1.1 规格 具体要求参照表 1。 1 DB32/T 3526-2019 表 1 养殖池规格 养殖池种类 面积(m2) 池高(cm) 水深(cm) 长宽比 稚鲵池 0.5~1.0 30~40 5~10 1:1~1:0.4 幼鲵池 0.8~1.5 40~50 8~15 1:1~1:0.4 成鲵池 3.0~5.0 50~60 20~30 1:1~1:0.4 亲鲵池 1.5~3.0 50~70 20~30 1:1~1:0.4 4.1.2 环境 设置在阴暗、避光建筑物内或林间,有控温和微流水条件。 4.1.3 结构 以砖混或预制结构、长方形或圆形为宜。池壁、池底光滑,池底向出水口保持适宜的倾斜度。 4.1.4 进排水和防逃设施 排水口安装水位控制装置,养殖排放水应符合 SC/T 9101、DB32/T 1705 的要求。进排水口和陆上 通道口应安装防逃设施。 4.2 附属池 4.2.1 附属池要求 附属池包括沉淀池、过滤池和蓄水池。以地表水为水源的,设置沉淀池、过滤池,池深 1.5 m~2 m, 面积 10 m2~15 m2。以山泉水、地下水为水源,无需设置沉淀池和过滤池。蓄水池的蓄水量以养殖池正 常排水量的两倍为宜。 4.2.2 附属池进出水要求 进出水口应安装水阀和过滤网。 5 苗种放养 5.1 养殖池消毒 5.1.1 新池 满池灌水浸泡,反复冲洗后,水质达到 3.3 条要求。 5.1.2 旧池 10 mg/L 高锰酸钾或 0.5 mg/L~1 mg/L 的二氧化氯浸泡 30 min,浸泡后反复冲洗。 5.2 苗种 从具有驯养繁殖、经营利用等相关许可证的养殖场引种。要求体质健壮、无伤、无病、色泽鲜艳、 体表光滑,种质质量要求符合 SC/T 1114 要求 。 5.3 放养 5.3.1 苗种消毒 2 DB32/T 3526-2019 宜用高锰酸钾、氯化钠、聚维酮碘等药浴消毒,按商品用药说明书使用。 5.3.2 放养密度 个体之间不宜相差 0.5 倍以上。不同规格的放养密度参照表 2。 表2 规 大鲵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 (尾/m2) 格 100~130 60~80 20~30 15~20 刚孵化 3 月龄 6 月龄 1 龄(体重 100g/尾) 1.5 龄(体重 250 g/尾) 10 2 龄(体重 500 g/尾) 5 3 龄以后 2 亲鲵 1 6 养殖管理 6.1 饵料 6.1.1 饵料要求 稚鲵以人工培育的丝蚯蚓为宜,幼鲵、成鲵用鲜活的野杂鱼、虾、泥鳅、幼鱼或者冰鲜的鱼块,质 量要求符合 GB 13078 的规定。 6.1.2 投喂方法 傍晚投喂,每次喂量为体重的 2%~5%,根据水温和摄食情况调整投饵量。投喂频率参照表 3。 表3 水 不同水温投喂频率 温 5℃~10℃ 11℃~15℃ 16℃~22℃ 投 喂 频 率 每隔 3d 投喂一次 每隔 2d 投喂一次 每隔 1d 投喂一次 6.2 水体管理 夏、秋季每 2 d~3 d 清池一次,冬、春季每 6 d~7 d 清池一次。水位控制在大鲵体高 1 倍~2 倍。 及时清除残饵和排泄物,保持不间断微流水。夏季和冬季采取降温或增温措施,确保水温达到 3.3 条的 要求。 6.3 巡查 每天上、下午和晚上对养殖区域巡查,巡查相关设施及大鲵采食活动等情况,避免强光直射大鲵。 7 病害防治 常见病害防治参见附录 A,用法用量符合 NY 5071 的规定。 3 DB32/T 3526-2019 8 档案管理 对养殖池统一编号。对大鲵建立档案管理。 4 DB32/T 3526-2019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大鲵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大鲵常见病害防治技术见表 A.1。 表 A.1 病 名 腹水病 流行情况 夏、秋季节高发,各龄大鲵都可感染, 以 1 龄~2 龄幼苗为主要感染对象。 治疗及预防措施 病鲵隔离饲养,抽尽腹水,用卡那霉素 1 万 IU/kg 体重(或 庆大霉素 2 万 IU/kg 体重)肌肉注射,2 d 为一个疗程,一 般 2~3 个疗程即可。 病鲵隔离饲养,对能摄食的病鲵用注射器灌服 20 mg/kg 氟 腐皮病 流行于春末夏初,各龄大鲵均可感染。 苯尼考和 20 mg/kg 复合维生素,连续灌服 7 d;对不能摄食 的病鲵肌肉注射 10 mg/kg 氟苯尼考(或 1000 IU/kg 庆大霉 素) ,连续 7 d。 烂尾病 水霉病 吸虫病 线虫病 大鲵蛙虹 彩病毒病 全年均易发生,主要感染 1kg~2 kg 的 病鲵隔离饲养,用 20 mg/L 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患处,再用硫 成鲵。 酸新霉素软膏或红霉素软膏涂敷患处,每天 1 次,连续 7 d。 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是高发期,各龄 幼稚鲵用 2%~3%食盐溶液药浴消毒 3 min,成鲵用棉球蘸 大鲵均可感染。 取 20 mg/L 高锰酸钾溶液直接涂抹患处, 反复用 3 次~5 次。 春末夏初易感染,主要危害成鲵。 夏季高发。 夏秋两季定期用杀虫药对养殖池和大鲵体表进行杀虫,同时 在饵料中包埋驱虫剂。 对引种大鲵进行蛙虹彩病毒 PCR 检测,在饵料中添加提高 机体免疫力的药物。 5

pdf文档 DB32-T 3526-2019 大鲵人工养殖技术规程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T 3526-2019 大鲵人工养殖技术规程 江苏省 第 1 页 DB32-T 3526-2019 大鲵人工养殖技术规程 江苏省 第 2 页 DB32-T 3526-2019 大鲵人工养殖技术规程 江苏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1:38:4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