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 ICS 65.020.20 B 31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32/T3648—2019 ‘玉霞蟠桃’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roduction of ‘Yuxiapantao’ 2019-09-19 发布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10-31 实施 发布 DB32/T 3648—2019 前 言 ‘玉霞蟠桃’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培育的中熟蟠桃新品种,2012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 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2018 年获得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 本标准按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斌斌,马瑞娟,俞明亮,宋宏峰,许建兰,郭磊。 I DB32/T 3648—2019 ‘玉霞蟠桃’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霞蟠桃’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园地选择与规划、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 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玉霞蟠桃’的露地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 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419 含氨基酸叶面肥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 5114 无公害食品 桃生产技术规程 DB32/T 469 桃生产技术规程 3 产地环境条件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5010的规定。 4 园地选择与规划 园地选择与规划参见 DB32/T 469,要求园地地下水位低于 1 m,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势开阔, 水源充足,远离工矿区、工业污染源和城市污染源。避免在重茬地建园。根据果园所处地形条件和建园 规模划分成多个小区,小区内土壤条件基本一致。 5 定植 5.1 定植方式 5.1.1 常规栽培 地下水位低、丘陵岗地等地区采用常规栽培方式。霜冻前挖定植沟或定植穴。定植沟的深度(40 ~ 60) cm,宽度1 m,与排水沟连通;定植穴深度60 cm,长度60 cm,宽度60 cm。挖出的表土、心土分开放 置。先在沟或穴底部放入秸秆、树枝碎屑等粗质有机物,以有机肥料和表土混匀后回填,每定植点施有 机肥25 kg,所用肥料应符合NY/T 394中的规定,分层压入。 5.1.2 起垄栽培 地下水位高、缓坡平地采用起垄栽培。定植前对瘠薄地、粘重土壤要适当深翻,增施有机肥,提高 土壤肥力,改良土壤。起垄栽培的垄宽 1.2 m,高 30 cm,相邻两垄中心线的距离不低于 5 m,苗木定植 在垄向的中心线上。 5.2 定植时期 一般在当年 11 月至次年 3 月定植。 5.3 定植密度 自然开心形株行距(3 ~ 4) m × (5 ~ 6) m,两主枝Y形株行距(2 ~ 2.5) m × (5 ~ 6) m,宜南北行向定植。 1 DB32/T 3648—2019 5.4 苗木要求 宜选用一年生嫁接苗,苗木高度不低于80 cm,粗度不低于0.8 cm,整形带内饱满叶芽数不少于6个。 5.5 定植技术 抹去或剪去苗木砧木上的萌芽,剪去损伤根、过长根。先用1%的硫酸铜浸泡根系5 min,再用2% 的石灰水消毒2 min,清水洗净,然后定植。 定植时,扶正苗木,置于定植沟上或定植穴中央,使根系舒展,尽量减少根系的相互重叠,嫁接口 朝向迎风方向,回填土壤时,边踏实植株周围土壤边上提苗木。嫁接口高于行内地面5 cm以上,避免将 嫁接口埋入土中。 定植完毕应立即灌足定根水,并根据土壤墒情及时补水。可采用树盘覆土或稻草保墒,也可在定植 行两侧顺行向铺设黑色园艺地布,地钉固定,秋季可掀起园艺地布。 苗木定植后应立即定干,定干高度根据不同树形确定,留至少6个饱满芽。定植后在苗木周围5 cm 处设立竹竿或木棍,扶持苗木。 6 土肥水管理 6.1 土壤管理 6.1.1 行间间作 定植后前三年,行间可间作与桃树无共性病虫害的大豆、花生、绿豆等浅根、矮杆豆科植物。间作 物与主干的距离以不影响植株生长为标准,一般应大于 1 m。避免使用化学除草剂。 6.1.2 生草覆盖 自然生草或人工种草,根据草的生长高度进行刈割,控制在20 cm以下,去除高杆、恶性杂草。刈 割的草作为覆盖材料或深翻改土的压绿材料,还可使用麦秸、麦糠、玉米秸、稻草等作为覆盖材料。幼 树覆盖树盘,成龄树覆盖行内,覆盖厚度(10 ~ 15) cm,上部压少量泥土。 6.1.3 扩穴深翻 土壤条件较差的桃园,每年10月中旬 ~ 11月下旬结合秋施基肥进行园地土壤扩穴深翻,并在土壤 封冻前完成。进行扩穴深翻时,在植株周围挖环状沟、放射沟或在东西南北4个方位各挖1个施肥穴,沟 或穴的深度以30 cm为宜,宽度以(30 ~ 50) cm为宜。将土壤与腐熟有机肥或有机物料掺混回填入沟或穴 内,将之前挖出的表土填入底层,底土置于上层,灌水浇透,覆土保墒。每年扩穴深翻时,应错开上年 沟穴位置。 6.2 施肥 6.2.1 施肥原则 按NY/T 496规定执行。依据树龄、树势、树形、产量、土壤肥力状况等合理确定施肥量,看树施 肥,亦可根据土壤和叶片的营养分析进行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使用叶面肥应符合GB/T 17419中的规定。 有机肥和化学肥料平衡使用,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按照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的原则施肥。 6.2.2 施肥方法 可采用沟施、穴施、撒施、环施、淋施或水肥一体化等方式施肥。 6.2.2.1 基肥 在秋季新梢停长后施入,最迟不超过11月底,占全年施肥量的60% ~ 65%。以堆沤过的堆肥和农家 肥为主,配合部分氮、磷、钾化学肥料。 以放射沟、环状沟或平行沟施肥为主,沟深以达到根系主要分布层为宜;亦可采用撒施方法,将肥 料撒于树冠下地表,并翻入土中。两主枝Y形,亦可沿着行向开沟施入,沟深30 cm。 6.2.2.2 追肥 主要在果实膨大期施入,以磷钾肥为主。设施较好的桃园,可采用水肥一体化,配合灌水将肥料从 管道灌入。幼龄树以氮肥为主;成龄树生长季节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尤其是果实成熟前以磷钾肥为主。 选择纯度较高、易溶于水、不产生沉淀的单质肥料或商品水溶性肥料。 2 DB32/T 3648—2019 6.3 水分管理 6.3.1 灌水 灌溉水质量应符合NY/T 5010规定。土壤适宜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 ~ 80%。持续干旱时适当 灌水,阴雨天气控制灌水,果实发育后期保持水分平衡。地表、地下施肥后应立即灌水。果实采收前10 天以内控制灌水。 6.3.2 排水 设置排水系统,保持沟渠通畅,在雨季或雨水相对集中时应及时排水,防止园内积水。 7 整形修剪 7.1 修剪时期 萌芽后及时抹芽,至果实成熟前后均可进行夏季修剪。冬季修剪在落叶后至翌年萌芽前完成,尽量 在芽萌动前期完成。 7.2 树形 7.2.1 自然开心形 主干高度(40 ~ 50) cm。定植当年冬季修剪时,根据分枝方向和角度选留三个或四个主枝,使其在 主干上分布均匀,避免朝正南方向,主枝延长枝尽量伸向行间;主枝与主干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保持在30° 左右;根据株距大小确定是否配备侧枝,或在主枝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若配备侧枝,每个主枝上的侧 枝应控制在2 个 ~ 3个,顺向排列。 7.2.2 两主枝 Y 形 主干高(50 ~ 60) cm,两主枝间的夹角保持在50°左右并向行间延伸;株距2 m,不配备侧枝,而在主 枝基部着生小型枝组,中上部直接着生结果枝;株距2.5 m以上,可在主枝上配备侧枝,侧枝开张角度 以45°为宜。在距地面1 m处培养第一侧枝,第二侧枝在第一侧枝的对侧,距第一侧枝50 cm左右。 7.3 修剪技术要点 7.3.1 幼龄树 以整形为主。采用抹芽、扭捎、拉枝和摘心等方法控制旺长枝生长。春季抹除内生芽,夏季剪除或 短截内生枝条。主枝生长至50 cm时摘心,其余枝条长放。冬季修剪时延长枝短截,剪留2/3,疏除过密 枝,其他枝条以长放为主。根据侧枝选留位置标准,短截枝条,进行培养。 7.3.2 结果树 夏季主要疏除背上直立枝、竞争枝,侧枝粗度不宜超过主枝的1/3。采用扭梢等措施削弱生长势, 改变生长方向。 冬季主要采用长枝修剪方式。回缩更新结果枝组;剪除背下、背上枝,留主枝两侧平斜枝,同侧 枝条每隔20 cm左右留一中果枝或长果枝,疏除过密中、短果枝。 8 花果管理 8.1 保花保果 一般不需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但花期如遇阴雨天气,应及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8.2 疏果套袋 花后40 d左右疏果,主要疏除小果、并生果、畸形果、朝天果等,保留枝条两侧斜向下果实,留果 间距以15 cm为宜,亩产控制在1500 kg左右。定果完成后,全园喷施一次杀虫杀菌剂,之后套袋。以白 色单层果袋为宜。 9 病虫害防治 9.1 主要病虫害 9.1.1 主要病害 3 DB32/T 3648—2019 细菌性穿孔病、褐腐病、炭疽病、流胶病等。 9.1.2 主要虫害 蚜虫、一点叶蝉、梨小食心虫、介壳虫等。 9.2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 9.3 农业防治 宽行种植,适时修剪,保持较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负载,健壮树势。做好清园工作,及时剪除 病虫枝、叶、果,清除枯枝落叶、翻耕树盘,抑制或减少病虫害发生。 9.4 物理防治 跟踪病虫害发生规律,根据病虫害生物学特性,采取糖醋液、黑光灯、挂黄板、树干缠草把等方法 诱杀害虫。 9.5 生物防治 保护瓢虫、草蛉、捕食螨等天敌,提倡果园行间生草或种植绿肥作物,创造适宜环境,增加自然天 敌数量。 9.6 农药防治 提倡使用微生物源杀菌剂、植物源杀虫杀菌剂、矿物源杀虫杀菌剂、昆虫生长调节剂以及低毒低残 留有机农药。 10 采收 果皮底色转成白色,果面着色达50%以上时可以采收。带袋采收,轻摘轻放。 11 记录 对生产全过程进行记录,生产记录档案保存 2 年。 4
DB32-T 3648-2019 ‘玉霞蟠桃’生产技术规程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1:39:4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