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65.020.20 B 05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3277—2018 淮北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机械化技术规程 Mechanized planting technical order for mechanized planting of maize-soybean strip intercropping in Huaibei area 文稿版次选择 2018 - 12 - 29 发布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1 - 29 实施 发 布 DB34/T 3277—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亳州市农技中心、阜阳市农技中心、宿州市农业局、合肥丰乐种 业股份有限公司、淮北市农技站、蒙城县农技中心、怀远县农技中心、濉溪县农技中心、利辛县农技中 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金才、张银萍、魏凤珍、张俊侠、李东安、邓坤、赵晓春、胡娜、戴学邦、 孙建强、孙世彦、葛军、马琨、蔡士兵、马连。 I DB34/T 3277—2018 淮北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淮北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21962 玉米收获机械 技术条件 NY/T 1965.3 农药对作物安全性评价准则 第3部分:种子处理剂对作物安全性评价室内试验方法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产地环境要求 应符合 NY/T 5010 的规定。 4 产量指标 2 2 玉米产量指标 500 kg/667m 和大豆籽粒产量指标 100 kg/667m 。 5 5.1 5.2 6 6.1 品种选择 选择在淮北地区审定通过的玉米、大豆品种。 玉米选用叶片角度≤30°,国审或省审中矮秆耐密、抗逆品种;大豆选用耐荫、耐密、抗倒品种。 田间配置和密度 田间配置 采用宽窄行种植,玉米宽行 160 cm,窄行 40 cm,玉米宽行内种 2 行大豆,行距 40 cm,大豆行 与玉米行的距离 60 cm。 6.2 密度 1 DB34/T 3277—2018 2 2 玉米单粒穴播,大豆双粒穴播,玉米有效株数为 3800 株/667m ~4000 株/667m ,玉米穴距控制在 2 2 14 cm;大豆有效株数为 7500 株/667m ~9000 株/667m ,大豆穴距控制在 11 cm。 7 播种 7.1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标准按 GB 4404.1 、GB 4404.2 的规定执行。 7.2 种子处理 7.2.1 玉米采用包衣种子。 7.2.2 大豆在播种前采用烯效唑干拌种,每 1 kg 种子用 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 11 mg 在塑料袋或 不锈钢盆中混匀拌种。 7.3 整地灭茬与机具选择 7.3.1 7.3.2 7.4 采用带秸秆切割抛洒装置的小麦联合收获机收获与灭茬同步。 选择玉米大豆免耕施肥播种机播种。 播种期 在 6 月上中旬小麦收获后及时抢墒播种。当土壤相对含水量 55%~65%时,在播种前 2 d~3 d 灌 水后及时抢播。 8 田间管理 8.1 抗旱降渍 播后一个月内,遇旱浇水防旱,保证播种-出苗期土壤湿度相当于田间持水量 75%~95%。另一方 面要排涝防渍,苗期雨后及时排水,保证大豆出苗-分枝期土壤湿度在田间持水量的 60%~75%。 8.2 化学除草 2 采用播后苗前趁墒土壤封闭除草,每 667m 用 50%乙草胺 150 ml~200 ml 或 90%乙草胺 100 ml~120 ml 混 72% 2,4-D丁酯 50~70 ml,兑水 15 L~20 L 均匀喷雾。 8.3 施肥 2 2 8.3.1 底肥 667m 施纯 N 7 kg~9 kg、P2O5 8 kg~10 kg、K2O 7 kg~9 kg;大喇叭口期 667 m 追 纯 N 8 kg~10 kg。 8.3.2 在玉米、大豆行间追施氮肥,施肥位点选择靠近玉米 20 cm~30 cm。 8.4 化学控制 8.4.1 严格按照 NY/T 1965.3 的规定执行。 2 8.4.2 对生长较旺的半紧凑型玉米,在 10~12 展开叶时,每 667m 用 40%玉米健壮素水剂 25 g~ 30 g,兑水 15 kg~20 kg,均匀喷施于玉米上部叶片。 2 8.4.3 对生长较旺的大豆,在大豆分枝期或初花期每 667m 用 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 24 g~48 g, 兑水 15 kg~30 kg 均匀喷施茎叶。 2 DB34/T 3277—2018 8.5 防治病虫害 8.5.1 防治原则 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 8.5.2 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品种,培育壮苗,增施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培育壮苗。 8.5.3 物理防治 黄板诱蚜,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8.5.4 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使用印棟素、苦参碱等植物源农药、BT 等生物源农药,防治虫害。 8.5.5 化学防治 8.5.5.1 8.5.5.2 9 收获 9.1 9.1.1 9.1.2 9.2 严格按照 GB/T 8321 的规定执行。使用低毒低残留、广谱、高效农药、注意交替使用。 玉米、大豆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时期、防治指标及推荐使用药剂见附录 A、附录 B。 收获机具 收获机械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 GB/T 21962 的规定。 玉米和大豆分别选用玉米联合收割机和自走式大豆收割机。 收获时期 9.2.1 在玉米叶片变黄,苞叶呈黄白色而又松软,籽粒变硬,黑色层出现并呈现本品种所固有的粒型 和颜色时收获玉米。 9.2.2 在大豆叶片全部落净,茎、荚、粒呈原品质色泽,豆粒归圆时,籽粒含水量下降到 20%以下, 摇动豆荚有响声时收获大豆。 3 DB34/T 3277—2018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时期、防治指标及推荐防治药剂 表A.1 防治对象 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时期、防治指标及推荐防治药剂 防治时期 防治指标 孕穗期 病株率 20% 苗期、孕穗期 病株率 10% 苗期 预防 拔节至抽穗期 5 头/100株 蚜虫 抽雄期 500 头/100株 吡虫啉 二点委夜蛾 幼苗至拔节期 1 头/1m2 甲基异柳磷 小(大)斑病 弯孢叶斑病 锈病 茎腐病 根腐病 粗缩病 玉米螟 棉铃虫 粘虫 4 推荐使用剂量 防治农药 /666.7m2 甲基硫菌灵 70%甲基硫菌灵 600 倍喷雾 苯醚甲环唑 10%苯醚甲环唑 500~800 倍喷雾 多菌灵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喷雾 百菌清 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 倍喷雾 吡蚜酮 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5 g 兑水喷雾 3%辛硫磷 3%辛硫磷颗粒剂 1 Kg~1.5 Kg 灌心 5%氯虫苯甲胺 5%氯虫苯甲胺 40 ml 兑水喷雾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00 倍喷雾 40%甲基异柳磷 150~200 ml 拌土顺垄撒 玉米苗周围 DB34/T 3277—2018 B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治时期、防治指标及推荐防治药剂 表B.1 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治时期、防治指标及推荐防治药剂 推荐使用剂量 防治对象 防治时期 防治农药 叶斑病 发病初期 波尔多液 紫斑病 发病初期 65%代森锰锌 霜霉病 发病初期 75%多菌清 700~800 倍液喷雾 有蚜株率 50%, 50%抗蚜威 1500 倍液喷雾 百株蚜量 1500 头 10%吡虫啉 800~1200 倍液喷雾 蚜虫 20%双甲脒乳油 /666.7m2 200 倍液喷雾 400~500 倍液喷雾 700~800 倍液喷雾 2000 倍液喷雾 红蜘蛛 百株螨量 150 头以上 豆秆黑潜蝇 成虫盛发期 50%辛硫磷 1000 倍液喷雾 造桥虫、 幼虫三龄前,百株初令幼虫 50%辛硫磷 1000 倍液喷雾 豆天蛾 20 头 Bt 制剂 300~500 倍液喷雾 豆荚螟食心虫 幼虫三龄前 2.5%溴氰菊酯 500~800 倍液喷雾 卷叶螟 1%~2%植株危害 1.8%阿维菌素乳油 2000~4000 倍液喷雾 10%氯氰菊酯乳油 3000 倍液喷雾 1.8%阿维菌素乳油 2000~4000 倍液喷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34-T 3277-2018 淮北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3277-2018 淮北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3277-2018 淮北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3277-2018 淮北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1:39:5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