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32 ICS 65.020.20 B 05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32/T 3519—2019 芋头脱毒快繁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rapid propagation for virus-free taro 2019-01-12 发布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01-30 实施 发 布 DB32/T 3519—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规则》要求编写。 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剑美、张培通、王立、韩晓勇。 I DB32/T 3519—2019 芋头脱毒快繁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对芋头脱毒组培苗培育、脱毒种芋繁殖体系的大田管理和种芋采收、预处理、贮存等采后环 节的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地方特色芋头品种的脱毒种芋繁殖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部分。 GB/T 18407.1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脱毒原原种芋 virus-free breeder seed taro 用组织培养方法对芋头进行脱毒,获得无病毒组培苗后,在防虫条件下种植获得的种芋。 3.2 脱毒原种芋 virus-free foundation seed taro 由脱毒原原种芋在防虫条件下种植获得的种芋。 3.3 脱毒种芋 virus-free seed taro 由脱毒原种芋在符合条件产地种植获得的种芋。 4 生产基础条件要求 4.1 环境要求 符合 GB/T 18407.1 中所规定。 4.2 生产主体要求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规定的经营主体。 1 DB32/T 3519—2019 4.3 脱毒组培苗扩繁基地要求 组培室组成包括准备室、接种室、培养室。培养室规模应与脱毒核心种芋繁殖圃面积相匹配,按照 每万株脱毒组培苗 20 m2 建设。脱毒种芋按照“三级扩繁”体系建设,脱毒原原种芋繁殖圃、脱毒原种芋 繁殖田、脱毒种芋繁殖田面积比为 1∶12∶200。 4.4 脱毒原原种芋繁殖基地要求 4.4.1 繁殖基地经营主体要求 需在专业化种芋生产单位进行,应具有防虫网棚内种植条件,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田间管理和去杂 除劣操作等。 4.4.2 防虫网棚建设 防虫网选用 40 目~60 目优质尼龙纱网,棚内空间大(棚高 2 m 以上,宽 6 m~8 m),结构稳定, 利于田间作业,具有较强的抗风性。 4.4.3 繁殖田块要求 靠近水源,排灌方便;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偏沙性壤土;未种植芋头及甘薯、马铃薯、山药 等地下根茎类作物 1 年以上;田间灌排沟系配套,水利设施齐全,达到“旱能灌,涝能排”。 4.5 脱毒原种芋繁殖基地要求 4.5.1 繁殖基地经营主体要求 同本标准 4.4.1。 4.5.2 防虫网棚建设 同本标准 4.4.2。 4.5.3 繁殖田块要求 同本标准 4.4.3。 4.6 脱毒种芋繁殖基地要求 4.6.1 繁殖基地经营主体要求 同本标准 4.2。 4.6.2 繁殖田块要求 同本标准 4.4.3。 5 芋头脱毒组培苗培育 5.1 外植体培养和处理 以芋头茎尖为外植体。选取保存完好、无病斑的芋头,经质量比 0.2%的高锰酸钾(KMnO4)灭菌 处理 5 min,用灭菌后的细沙覆盖整个芋头的 2/3 处,放置于光照培养箱中促其萌发。当芽生长到 1 cm~ 2 DB32/T 3519—2019 3 cm 时切取茎尖,剥除茎尖外层 2 层~3 层叶片,流水冲洗 10 min,在超净工作台上用 75%酒精浸泡 30 s,用 3%次氯酸钠(NaClO)溶液消毒 10 min~15 min,无菌水漂洗 5 次~7 次。剥离茎尖外层叶鞘, 在解剖镜下剥取 0.4 mm~0.8 mm 大小茎尖作为外植体。 5.2 愈伤组织诱导和组培苗芽形成 将剥取的外植体接种在 MS + 2,4-二氯苯氧乙酸(2, 4-D) 2.0 mg/L 的培养基中,在温度 25 ± 2 ℃、 光照强度 2200 Lux 左右的培养室内无菌培养 50 d~60 d,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芋愈伤组织在上述培养 基和培养条件下再经 60 d 左右培养,分化出芽。 5.3 病毒鉴定 将组培苗芽切下,接种在 MS + 噻苯隆(TDZ) 1.0 mg/L 的培养基中,长到两叶以上时(20 d 左 右),取部分叶片利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进行芋头花叶病毒(DMV)的检测。保留无病毒组培 苗进行继代培养。 5.4 继代培养 将无病毒组培苗继续培养。当植株萌发出的不定芽达 2.0 cm 时,切下不定芽接种在 MS + TDZ 1.0 mg/L 的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一般连续继代培养不超过 4 次。 5.5 诱导生根 将高≥2.0 cm、带有 2 片叶的健壮小苗分开,转入含 0.2‰活性炭的 MS + 萘乙酸(NAA) 0.5 mg/L + 6-苄氨基嘌呤(6-BA) 0.1 mg/L 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诱导生根,形成脱毒试管苗。试管苗培养 30 d~ 40 d(根长 3 cm~5 cm)后,移栽田间扩繁脱毒原原种芋。 6 脱毒原原种芋繁殖 6.1 炼苗处理 最佳栽植时间为 4 月下旬~5 月上旬。移栽前一周将脱毒试管苗置于常温环境中炼苗,避免阳光直 射。移栽前 1 d~2d 打开瓶盖炼苗。 6.2 移栽种植 纵向筑畦作为苗床,畦高 6 cm~7 cm,畦面宽 1.0 m,畦沟宽 0.4 m,每畦种 2 行。按行距 50 cm 在苗床上开宽 15 cm、深 10 cm 的移栽行沟,沟内填实酸碱度中性(pH 6.8~7.3,EC 1 mS/cm~2 mS/cm) 的常规蔬菜育苗基质,并浇透水。将炼苗后的试管苗洗净基部培养基,按株距 30 cm 栽入移栽行沟。栽 后喷水保湿,搭小拱棚并加盖遮阳网。移栽后的前两周每天早晚各浇水 1 次,第二周开始早上 10 时前 和下午 4 时后打开遮阳网,第三周开始揭掉遮阳网。苗期保持棚内温度 15 ℃~25 ℃,若温度过高时上 午 10 时~下午 4 时盖遮阳网降温。注意勤浇水,保持基质含水量 80%~90%。 6.3 病虫害控制 6.3.1 控制病害 每隔 15 d 左右选择晴天使用符合 GB/T 8321 规定的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喷雾。 6.3.2 防治害虫 3 DB32/T 3519—2019 主要害虫为蚜虫、斜纹夜蛾和蛴螬,使用符合 GB/T 8321 规定的适宜杀虫剂进行化学喷雾防治。具 体防治农药为: 表1 芋头主要害虫适宜使用方法对照表 害虫 适宜使用农药 防治方法 蛴螬 不使用农药 选择晴天下午 3 点左右开始灌水,保持浅水层至次日早 晨,然后晾田 2 d~3 d。 蚜虫 吡虫啉及复配剂 斜纹夜蛾 氯虫苯甲酰胺+菊酯类 杀虫剂 采用 25%吡虫啉及复配剂 1000 倍液均匀喷雾。 采用 10%氯虫苯甲酰胺+菊酯类杀虫剂 2000 液均匀喷 雾,喷药时间应在傍晚或清晨。 6.4 苗床管理 6.4.1 控制温度 生长前期温度控制在 25 ℃以下,后期温度控制在 25 ℃~30 ℃。当温度≥30 ℃时,应覆盖遮阳网 或喷水降温。 6.4.2 水分管理 睛天早晚可浇水各 1 次,阴天根据土壤温度、水分情况 3 d~4 d 浇水 1 次, 保证基质不过干或过 湿,以植株不出现缺水症状为宜。 6.4.3 肥料管理 全生育期只施肥 1 次。于 7 月下旬按照净苗床施硫酸钾复合肥(N15-P15-K15)30 kg/667 m2,或 施用符合 NY/T 496 规定的氮磷钾等量的其他肥料(忌用含氯肥料)。 6.4.4 保留分株 全生育期不除边荷、不去分株。 6.5 收获保存 6.5.1 适时收获 11 月上中旬收获为宜。收获前 20 d 不浇水,保持土壤干爽。 6.5.2 种芋处理 收获芋盘,不掰下子孙芋,保持芋盘完整;清理芋盘上泥土,晾晒 1 d~2 d;用 25%阿米西达悬浮 液 800 倍液均匀喷雾,再晾晒 1 d~2 d;用干生石灰粉均匀包裹,入库保存。 6.5.3 越冬储存 将处理后的种芋盘摆放在仓库内,先铺一层稻草,然后摆一层种芋盘,再均匀撒一层生石灰干粉。 如此摆放多层,堆高不宜超过 1 m。库内温度控制在 5 ℃~8 ℃,相对湿度 80%~90%,定期通风,保 持仓库内清洁卫生。贮藏期间及时剔除烂芋。 7 脱毒原种芋繁殖 4 DB32/T 3519—2019 7.1 整地作畦 冬前深耕晒垡,施入腐熟的农家肥 2000 kg/667 m2 左右,春季再次施腐熟的农家肥 1000 kg/667 m2 左右。播种前做好畦,畦高 6 cm~7 cm,畦面宽 0.8 m 左右,畦沟宽 0.4 m 左右。 7.2 播种要求 7.2.1 4 月上旬播种。 7.2.2 每畦 2 行,行距 40 cm,株距 30 cm,种植密度约 3400 株/667 m2 左右。 7.2.3 开沟播种,播种沟深度 10 cm,种芋均匀摆放于沟内,及时覆土。覆土后全田均匀喷洒 96%金都 尔乳油 800 倍液,并及时加盖黑地膜。黑地膜必须贴紧地面,四周用土封好。 7.3 播后管理 7.3.1 播种出苗期间土壤含水量在 70%~80%为宜。若遇长期干旱,要及时浇水。发芽后及时破膜引苗。 7.3.2 苗期保持田间土壤含水量不低于 60%。 7.3.3 病虫害控制 病害防治方法同 6.3.1 款。 虫害防治方法同 6.3.2 款。 7.3.4 生长期管理 a) 水分管理 保持土壤含水量 70%左右,干旱时及时浇水。7 月份在无有效降雨情况下,每隔 5 d~ 7 d 灌水 1 次,要“沟灌窨水,夜灌晨排”,不大水漫灌,不能长期淹水。8 月上旬以后,灌水次数可减 少,土壤偏干应及时灌水,灌水方法同 7 月份。 b) 施肥要求 当叶龄达到 8 叶~9 叶时(一般在 7 月中旬),及时追肥。撒施菜籽饼 60 kg/667 m2 左右+ 硫酸钾复合肥(N15-P15-K15)30 kg/667 m2 左右,或施用符合 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 则》规定的相等氮磷钾施用量的其他肥料。 c) 壅根培土 7 月中下旬进行壅根培土。挖取畦间沟内泥土,培于
DB32-T 3519-2019 芋头脱毒快繁技术规程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1:42:4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