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65.020.20 B 05 DB22 吉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2989—2019 五味子无性繁殖苗木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vegetative propagation of Schisandra chinensis seedling 2019 - 05 - 27 发布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2019 - 06 - 17 实施 发 布 DB22/T 2989—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丹、艾军、王振兴、许培磊、范书田、秦红艳、赵滢、杨义明、刘迎雪、李 昌禹、张宝香、石广丽、王月、李双岑。 I DB22/T 2989—2019 五味子无性繁殖苗木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五味子无性繁殖苗木的圃地选择与规划、苗木繁育、苗木出圃、苗木贮藏、记录与档 案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五味子嫁接苗和组培苗的繁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DB22/T 1235 五味子种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五味子 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 木兰科(Magnoliaceae)五味子属(Schisandra)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干燥成熟果实入药,习称“北 五味子”。 3.2 无性繁殖 vegetative propagation 不涉及生殖细胞,不需要经过受精过程,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3.3 嫁接苗 grafting seedling 在实生苗或扦插苗上嫁接了栽培品种的苗木。 3.4 组培苗 tissue culture seedling 利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获得的苗木。 3.5 茎长 length of stem 嫁接苗的茎长指砧木根茎部至接穗茎干木质化顶端的长度,组培苗的茎长指茎干基部至木质化顶端 的长度。 3.6 茎粗 diameter of stem 植株基部地面以上3 cm处茎直径。 1 DB22/T 2989—2019 3.7 根长 length of roots 根的形态学上端至末端的长度。 3.8 横走茎 horizontal stem 五味子的一种变态茎,于地下横走延伸,自然条件下是植株进行无性繁殖的主要器官。 4 圃地选择与规划 4.1 地理位置 4.1.1 空气质量 应符合GB 3095规定。 4.1.2 水质量 应符合GB 5084规定。 4.1.3 土壤质量 土壤pH 5.0~7.0,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1.2%的土壤最为适宜。 4.1.4 气候条件 产地无霜期在 115 d 以上、≥ 10 ℃ 年活动积温 2300 ℃ 以上,年降水量 500 mm ~ 950 mm。 4.2 园地规划 因地制宜将全园划分为若干作业区,大小因地形、地势、自然条件不同而异。 5 苗木培育 5.1 品种选择 经省级或省级以上的农作物品种审定部门审定或登记的五味子品种。 5.2 苗木繁育 5.2.1 绿枝劈接繁殖 5.2.1.1 嫁接时期 可在 5 月下旬到 7 月上旬进行。 5.2.1.2 砧木的准备 5.2.1.2.1 砧木苗培育方法应符合 DB22/T 1233 的规定。 5.2.1.2.2 原地保存的砧木苗应在封冻前浇足封冻水,并在落叶后至翌年树液流动前每个砧木剪留 3 个 ~ 4 个芽。如第二年春定植用砧木苗,则将苗挖出窖藏或沟藏,定植时剪留 3 个 ~ 4 个芽。 5.2.1.3 2 嫁接方法 DB22/T 2989—2019 5.2.1.3.1 选健壮的半木质化的砧木新梢,保留下部第 2 枚 ~ 3 枚 叶片,切断砧木之上的新梢, 切口距最上一片叶的基部 2 cm 左右。 5.2.1.3.2 接穗选用生长茁壮、半木质化的新梢枝段,剪下后,去掉叶片,只留叶柄,接穗芽上留 0.5 cm ~ 1.0 cm,芽下留 1.5 cm ~ 2.0 cm,接穗下端削成 1 cm 左右平滑角度小而均匀的双斜面楔形。 5.2.1.3.3 在砧木中间劈开一个切口,插入削好的接穗,接穗和砧木的一侧或两侧形成层对齐,接穗 削面上端留 1 mm 左右高出砧木。 5.2.1.3.4 用宽 0.5 cm 左右的塑料薄膜把接口严密包扎好,仅露出接穗上的叶柄和腋芽,用塑料薄 膜封顶。 5.2.1.4 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充分灌水,及时去除砧木上发出的萌蘖和横走茎,伤口完全愈合并且新梢生长至 3 cm 时去 除封顶薄膜。 5.2.2 组培苗繁育 5.2.2.1 愈伤组织诱导 取待繁殖的五味子品种休眠枝条,自来水下冲洗 4 h,在无菌条件下先用70%酒精浸泡 30 s,倒出 酒精,用0.1%升汞溶液浸泡 20 min,倒掉升汞溶液,最后用无菌水冲洗 3 遍 ~ 4 遍,将休眠芽放入 培养皿中,用镊子和解剖刀剥去芽的鳞片,将芽接种于培养基1中,见附录A。 5.2.2.2 胚性愈伤组织诱导 将培养 4 周后的愈伤组织切成约为 0.3 cm×0.3 cm 小块转移到培养基2中,见附录A。 5.2.2.3 体细胞胚诱导 将培养 4 周后的胚性愈伤组织转移到培养基3中,见附录A。 5.2.2.4 体细胞胚萌发 将球形胚分离出来,接种于培养基4中,见附录A。 5.2.2.5 炼苗 3 月中旬至 4 月中旬,将长出3枚~4枚叶片时具有2 条 1 cm 以上侧根并有数条须根的组培苗洗 净根部培养基,栽植于口径 8 cm 的营养钵中,放置于温室内,基质为经过高温灭菌处理的草炭土:蛭 石= 3︰1,环境湿度保持在 80% ~ 90% 之间,保湿时间为 12 d,随后 3 d 内逐渐恢复至自然湿度, 4 周 ~ 5 周后当苗长出新叶及新根可进行移栽。 6 苗木出圃 6.1 时间 10 月中旬苗木停止生长落叶后至土壤结冻前应完成起苗出圃工作。 6.2 苗木处理 起苗时应减少对植株特别是根系的损伤,剪除枝蔓不成熟部分和根系受伤部分。 3 DB22/T 2989—2019 6.3 分级 五味子苗木出圃分 3 级存放,按等级每捆 50 株 ~ 100 株,系上标签,注明品种,等级规格指 标见附录B中表B.1和表B.2。 7 苗木贮藏 应符合DB22/T 1235规定。 8 记录与档案 生产过程应全程记录,档案保存三年以上。 4 DB22/T 2989—2019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培养基 培养基成分见表A.1。 表A.1 培养基成分 编号 特征 -1 -1 1 MS+3.0 mg·L 2,4-D+0.2 mg·L TDZ +30 g·L-1 蔗糖+7 g·L-1 琼脂 2 MS+1.0 mg·L-1TDZ+0.2 mg·L-1ZT+30 g·L-1 蔗糖+7 g·L-1 琼脂 3 1/2MS+30 g·L-1 蔗糖+7 g·L-1 琼脂 4 1/2MS+0.2 mg·L-1IBA+30 g·L-1 蔗糖+7 g·L-1 琼脂 注:培养基pH调节为5.8,培养温度25 ℃±1 ℃,光照16 h,光照强度14.4~21.6 μmol/m2s-1 5 DB22/T 2989—2019 B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苗木等级 五味子嫁接苗木等级规格指标见表B.1。 表B.1 五味子嫁接苗木等级规格指标 项目 1级 2级 等外 茎长/cm >20 15~20 <15 茎粗/cm >0.50 0.35~0.50 <0.35 根长/cm >25 15~25 <15 芽眼饱满 饱满 饱满 五味子组培苗木等级规格指标见表B.2。 表B.2 五味子组培苗木等级规格指标 项目 1级 2级 等外 茎长/cm >20 15~20 <15 茎粗/cm >0.35 0.25~0.35 <0.25 根长/cm >25 15~25 <15 芽眼饱满 饱满 饱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pdf文档 DB22-T 2989-2019 五味子无性繁殖苗木生产技术规程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2-T 2989-2019 五味子无性繁殖苗木生产技术规程 吉林省 第 1 页 DB22-T 2989-2019 五味子无性繁殖苗木生产技术规程 吉林省 第 2 页 DB22-T 2989-2019 五味子无性繁殖苗木生产技术规程 吉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1:43:5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