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 B 38 云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53/T 901—2019 白及种苗质量分级 2019 - 03 - 01 发布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6 - 01 实施 发 布 DB53/T 901—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文山春之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美权、张金渝、杨天梅、杨绍兵、杨维泽、许宗亮、左应梅、金航、丁长春、 喻顺武、刘灿东。 I DB53/T 901—2019 白及种苗质量分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及 Bletilla striata (Thunb. ex A. Murray) Rchb. f. 种苗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 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白及种子苗、块茎苗质量分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假鳞茎 白及地下部分膨大形成的茎。 3.2 块茎 用于繁殖材料的假鳞茎。 3.3 种子苗 用种子播种于苗圃后培育而成的苗。 3.4 块茎苗 用块茎繁殖的苗。 4 质量要求 4.1 白及苗外观形态 1 DB53/T 901—2019 植株健壮、芽饱满、根系完整,无畸形、破裂、腐烂等。 4.2 白及苗质量要求 4.2.1 种苗质量 白及苗质量见表1。 表1 4.2.2 种苗质量 项目名称 重量(g) 出苗率(%) 块茎 ≥5 ≥85 外观形态 假鳞茎扁球形,上面具荸荠似的 环带,富粘性。 种子苗质量分级 种子苗质量分级见表2。 表2 4.2.3 种子苗分级 等级 假鳞茎长/mm 株高/cm 叶片/片 综合控制指标 I级 ≥15 ≥12 ≥3 健壮,根须完整,无霉烂。 II级 ≥10 ≥8 ≥2 健壮, 根须完整,无霉烂。 III级 ≥5 ≥5 ≥2 健壮, 根须完整,无霉烂。 块茎苗质量分级 块茎苗质量分级见表3。 表3 5 等级 假鳞茎粗/mm 芽/个 综合控制指标 I级 ≥15 ≥2 健壮,块茎完整,无霉烂。 II级 ≥10 ≥1 健壮,块茎完整,无霉烂。 III级 ≥5 具芽或具芽萌动点 健壮,块茎完整,无霉烂。 检验方法 5.1 重量 用电子天平称量,精确到0.01 g。 5.2 出苗率 目测,出苗后计数。 5.3 假鳞茎长 用直尺测量,精确到0.1 cm。 5.4 株高 用直尺测定,精确到0.1 cm。 5.5 2 块茎苗分级 叶片 DB53/T 901—2019 目测,长度小于1/2的不计数。 5.6 假鳞茎粗 用游标卡尺测量,精确0.1 mm。 5.7 芽 目测。 6 检验规则 6.1 批次 同一来源、同一苗龄的种苗为一批次。 6.2 抽样 种苗抽样方法按GB 6000执行。 6.3 判定规则 6.3.1 单项指标定级 依据本标准的要求定级,三等级以下定为等外。 6.3.2 综合定级 在同一质量等级时,直接定级。有一项在三等级以下,定为等外。指标均在三等级以上,但不在同 一质量等级时,按项指标中最低的指标定等级。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DB53/T 901-2019 版权专有 不得翻印 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871)63215572
DB53-T 901-2019 白及种苗质量分级 云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1:47:3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