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05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3291—2018 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自动控温冷水池 育性鉴定技术规程 Fertility evaluation protocol of Photo-thermo sensitive genic malesterile line of rice through automatictemperaturecontrolcold pool 文稿版次选择 2018 - 12 - 29 发布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1 - 29 实施 发 布 DB34/T 3291—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士云、王辉、王安东、刘玉恒、王守海、吴爽、王德正、倪大虎、张培江、 马廷臣、张德文、郑卫东。 I DB34/T 3291—2018 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自动控温冷水池育性鉴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自动控温冷水池鉴定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育性的方法,包括术语和定义、鉴 定材料、鉴定设施设备、种植管理、材料处理、育性观察、育性结果考测、鉴定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智能冷水池育性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4943.1 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29371.1 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 第1部分:术语 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15 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育性鉴定规程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自动控温冷水池 the automatic temperature-controlled cold pool 通过自动控温设备将水温控制在 20℃~28℃,温度变化幅度 ±0.1℃,用于水稻雄性核不育系育 性鉴定的池型设施。 4 鉴定材料 4.1 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种子 50 g,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的规定。 4.2 大田种植的对应材料为自然环境下对照,以生产应用多年、育性稳定达标的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 为冷水处理对照。 5 5.1 鉴定设施设备 自动控温冷水池 1 DB34/T 3291—2018 5.1.1 冷水池规格 2 2 5.1.1.1 单个冷水池面积 4 m ~10 m , 一般长 4 m~8 m,宽 1.3 m~2 m,高 40 cm~100 cm,在池 壁 20 cm~50 cm 设置不同高度溢流口。 5.1.1.2 水质量应符合 GB 5084 的有关规定。 5.1.2 冷水池控温系统 5.1.2.1 冷水池设施主要包括制冷机(温度范围 5℃~25℃)、制热机(温度范围 30℃~95℃)、温度 传感器(温度范围 -10℃~70℃,精度 ±0.1℃)、温度控制中心(72 路温度输入,24 路开关输出)、 冷水箱、热水箱、材料处理池、溢水池、潜水泵、电子阀、计算机等。 5.1.2.2 用电符合 GB 4943.1 和 GB 50150 的有关规定标准。 5.1.2.3 控温软件一为 PLC 嵌入控制软件,用于冷热水开关控制,控温软件二为计算机端服务软件, 用于各种数据的采集、存储、展示和输出。 5.2 辅助设施 5.2.1 遮雨棚 根据水池占地面积,在水池上方建设遮雨棚,避免降雨和阳光照射对水温的影响。 5.2.2 遮光设施 完全遮光用黑色遮光布,遮光时,光强<50 Lux。 5.2.3 玻璃温控房 7~8 月气温可控在 25℃~35℃。 5.2.4 其他 黑色遮阳网、100 W LED 补光灯、0.1℃刻度水银温度计( 测量范围 0~50℃)和照度仪(测量范围 5 1~10 Lux)若干。 6 种植管理 6.1 播种 6.1.1 根据鉴定材料播始历期长短确定播种日期。 6.1.2 播种期安排在 4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每隔 10 天播一期,连续播种 6 期,每播期 100 粒~ 150 粒种子。 6.2 移栽 6.2.1 5~6 叶期移栽至大田,每播期栽插 40 株~60 株,行株距 20 cm×20 cm。 6.2.2 根据鉴定材料穗发育状况,冷水池处理前 10 天~15 天,将鉴定材料移栽至盆钵中生长,作为 冷水处理材料。 6.2.3 每份材料按冷水处理方式移栽 3 个相邻播期,其中最早播期的主茎穗发育到 2~3 期,每播期移 栽 6 株~10 株,移栽单株长势一致,每个单株 5 个茎蘖以上,均匀栽插于一个盆钵中,盆钵泥深至少 15 cm。 2 DB34/T 3291—2018 6.2.4 6.3 鉴定材料移栽后,置于阴凉、通风环境下 3 天~4 天,再放置自然条件下生长。 肥水管理 肥水和病虫害管理按照 NY/T 1276 和 NY/T 496 的有关规定执行。 7 材料处理 7.1 处理前管理 冷水处理前,盆钵鉴定材料在阴凉、通风环境下放置 1 天~2 天,再根据植株高度分类,移入不 同深度冷水池处理。 7.2 处理方法 7.2.1 处理时期 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自然光照长度达到 14.5 小时的时期。 7.2.2 处理时穗发育要求 当盆钵中第一期鉴定材料主茎幼穗发育到 6 期时,将 3 个播期的盆钵鉴定材料同时放进冷水池中 处理。 7.2.3 材料处理部位 处理期间,水位始终高于幼穗生长点,低于心叶。 7.2.4 处理时间 连续处理 6 天。 7.2.5 处理温光设置 具体温光设置见表1。 表1 自动控温冷水池温光设置 处理 温度 长日低温 24 h 恒温 23.5℃ 光长 14.5 h(5:00-19:30) 50 Lux<光强<104 Lux 短日低温 24 h 恒温 25.0℃ 光长 12.5 h(6:00-18:30) 50 Lux<光强<104 Lux 7.3 光照 处理后管理 冷水处理结束后,鉴定材料置于阴凉、通风环境下,湿润晾苗 2 天~3 天,再放置自然条件下生 长。 7.4 特殊天气管理 盆钵中鉴定材料穗发育 2~6 期遇日平均温度低于 24℃,抽穗开花间遇日平均温度高于 33℃,持 续 3 天以上的自然天气,则将材料放玻璃温控房或遮阳。 8 育性观察 3 DB34/T 3291—2018 8.1 取样时间 冷水处理结束 7 天后开始取样花粉镜检。冷水处理材料和大田鉴定材料同时取样。 8.2 取样次数 每 2 天取样 1 次,持续取样 6 次~8 次。 8.3 观察方法 取样穗的标准、花粉镜检观察方法及花粉分类按照 GB/T 29371.1 的有关规定执行,花粉染色使用 1%I2-KI 溶液。 8.4 套袋自交 将取样穗套袋自交,套袋隔离 15 天后,考察自交结实情况。 9 育性结果考测 9.1 花粉败育率和套袋自交结实率 9.1.1 不同类型花粉百分率(Pi)计算,见公式(1): ........................... (1) 式中: Pi ——不同类型花粉百分率(i 为 1、2、3、4 时,分别表示典败、圆败、染败和正常花粉百分 率)。 ni ——不同类型花粉粒数。如鉴定材料总花粉数少于 200 粒,则每视野以 200 粒花粉计算总花 粉粒数。 9.1.2 花粉败育率(S)计算,见公式(2): S=(1-P4)×100% ................................. (2) 式中: S ——花粉败育率。 P4 ——正常花粉百分率。 9.1.3 套袋自交结实率计算按照 NY/T 1215 的有关规定执行。 10 鉴定报告 鉴定结果参见附录A。 4 DB34/T 3291—2018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年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自动控温冷水池育性鉴定报告 年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自动控温冷水池育性鉴定报告 (编号:XXXX年-S号) 委托单位 材料名称 鉴定单位 鉴定时间 鉴定地点 材料播期 材料名称 花粉观察 日期 (月/日) 光温处理 育性结果 花粉 败育率(%) 套袋自交 结实率(%) 14.5 h-23.5℃ 12.5 h-25.0℃ 14.5 h-自然温度 14.5 h-23.5℃ 对照 12.5 h-25.0℃ 14.5 h-自然温度 注1:鉴定结果仅对送样负责; 注2:本报告一式两份,一份鉴定机构存档,一份给委托单位。 鉴定单位(盖章): 鉴定: 审核: 批准: 年 月 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B34-T 3291-2018 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自动控温冷水池育性鉴定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2:10:4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