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7.080 B 31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462—2018 代替 DB36/T 462-2005 三湖红橘 Sanhu tangerine 2018 - 11 - 28 发布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6 - 01 实施 发 布 DB36/T 462—2018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定义 .............................................................................. 1 4 要求 .............................................................................. 2 5 试验方法 .......................................................................... 2 6 检验规则 .......................................................................... 3 7 标志 .............................................................................. 4 8 包装、运输和贮存 .................................................................. 4 9 贮存 .............................................................................. 4 I DB36/T 462—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36/T 462-2005《无公害食品 三湖红桔》, 本标准与DB36/T 462-2005相比,主要变 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订为《三湖红橘》。 ——修改规范性引用文件、调整术语和定义:对术语和定义进行了整合修改,保留和补充了“三湖 红橘”和“果形指数”。 ——在“分级指标”中增加“重量分级”。 ——对标准文本格式进行了修改。 ——《柑橘贮藏》NY/T 1189-2017 已替代《柑桔贮藏》GB/T 10547,且涵盖《苹果、柑橘包装》 GB/T 13607(柑桔部分)。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新干县果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鸿勇、廖云勇、廖学林、邓春华、罗省根、聂建春、张美良、刘智煌 本标准历次发布情况:DB36/T 462-2005。 II DB36/T 462—2018 三湖红橘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湖红橘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三湖红橘鲜果的生产和流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 用于本标准。 GB/T 5009.20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38 蔬菜、水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009.102 植物性食品中辛硫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104 植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145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GB/T 5009.146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147 植物性食品中除虫脲残留量的测定 GB/T 8210 柑橘鲜果检验方法 NY/T 1189 柑橘贮藏 3 定义 下列述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三湖红橘 原产于江西省新干县三湖镇及其周边地区的地方柑橘品种,果实扁圆形,果形指数0.74~0.79,朱 红色。单果平均重50g~65g左右,果皮薄、光滑、含芳香油少,橘络主要粘在中果皮上、易剥离。风味 浓郁,酸甜适度,种子数8粒~13粒,成熟期11月上旬。 3.2 商品果 符合三湖红橘定义的标准果实。 3.3 残次果 1 DB36/T 462—2018 机械刺伤、斑疤、日灼斑、裂果、萎蔫浮皮、腐烂的果实;病虫伤斑及一切附着物合并超过果皮总 2 面积7%。其中单个斑痕≥0.25cm ,单果重≤50g或≥65g的果实。 4 要求 4.1 分级指标 三湖红橘按果实的外观和内在的品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分级指标见表1。 4.2 安全卫生指标 甲基硫菌灵、菊酯类、毒死蜱、有机磷类、抗蚜威等农残安全卫生指标,符合GB/T 5009规定。 表1 分级指标 等 项 目 级 特 级 一 级 二 级 果实横径 d(mm) 60.0≤d<65.0 55.0≤d<60.0 50.0≤d<55.0 重量(g) 60.0≤g<65.0 55.0≤g<60.0 50.0≤g<55.0 果 形 果形端正、具有本品种固 果形端正、具有本品种固 果形端正、具有本品种固有 有特性、无突蒂果和梨形 有特性、无突蒂果和梨形 特性、无突蒂果和梨形果。 果。整齐度高。 果。整齐度高。 整齐度高。 果实高度着色,具有本品 果实良好着色,具有本品 果实基本着色,具有本品种 种固有色泽。 种固有色泽。 固有色泽。允许带部分绿黄 色泽 色低于果品总面积 1/10。 果皮损伤 及病虫害 果面光洁,不得有残次果。 果面光洁,不得有残次果。 果面光洁,不得有残次果。 可溶性固形物(%) ≥11.0 10.5~11.0 9.9~10.5 含酸量(%) ≤0.60 0.60~0.65 0.65~0.68 5 试验方法 5.1 感官检验 将样品置于自然光照度下,进行感官检验,对不符合基本要求的样品做各项记录。如果一个样品同 时出现多种缺陷,选择一种主要的缺陷,按一个缺陷计。不合格品的百分率按式(1)计算,结果保留 一位小数。 X(%)=m 1 /m 2 ×100 …………………………(1) 式中: X——单项不合格百分率,单位百分率(%); m 1 ——单项不合格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m 2 ——检验样本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各单项不合格品百分率之和为总不合格百分率。 5.2 甲基硫菌灵的测定 2 DB36/T 462—2018 按GB/T 5009.38执行。 5.3 毒死蜱、杀扑磷的测定 按GB/T 5009.145执行。 5.4 菊酯类的测定 按GB/T 5009.146执行。 5.5 敌敌畏、乐果、喹硫磷的测定 按GB/T 5009.20执行。 5.6 除虫脲的测定 按GB/T 5009.147执行。 5.7 辛硫磷的测定 按GB/T 5009.102执行。 5.8 抗芽威的测定 按GB/T 5009.104执行。 6 检验规则 6.1 组批规则 同一生产单位、同品种、同等级、同一包装日期的柑橘作为一个检验批次。 6.2 抽样方法 按GB/T 8210规定执行。 6.3 检验方法 按GB/T 8210规定执行。 6.4 交收检验 每批产品交收前,生产单位都应进行交收检验,其内容包括感官、净含量、包装、标志的检验。检 验合格并附合格证的产品方可交收。 6.5 判定规则 6.5.1 感官要求的总不合格品百分率不超过 7%,理化指标不合格项不超过二项,且安全卫生指标均为 合格,则该批产品判为合格。 6.5.2 感官要求的总不合格的百分率超过 7%,或理化指标不合格项超过二项,或安全卫生指标有一项 不合格,或标志不合格,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 6.5.3 卫生安全指标出现不合格时,允许另取一份样品复检,若仍不合格,则判该项指标不合格;若 复检合格,则需再取一份样品作第二次复检,以第二次复检结果为准。 3 DB36/T 462—2018 6.5.4 对包装、缺陷果容许度检验不合格者,允许生产单位进行整改后申请复检。 7 标志 7.1 三湖红橘包装上标应注的产品名称、净含量、规格、产地、采收日期、包装日期、生产单位、执 行标准代号及产品商标内容。 8 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包装 按NY/T 1189规定执行 8.2 运输 8.2.1 运输、装卸、搬运时要轻拿轻放,严禁日晒雨淋,严禁乱丢乱掷。 8.2.2 运输工具的装运舱应清洁、干燥、无异味。 8.2.3 长途运输宜采用冷藏运输工具,最适温度 5℃~8℃,保持相对湿度 85%~90%,冷藏运输应经 2d~3d 预冷。 9 贮存 按NY/T 1189规定执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36-T 462-2018 三湖红橘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2:13:5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