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65.020.20 B 61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1717—2018 矮牵牛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2018 - 11 - 12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9 - 02 - 12 实施 发 布 DB41/T 1717—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阳市园林绿化科研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永周、崔茁壮、郭文霞、刘洋、胡晨曦、梁建军、周海霞、王跃武、付军晓、 郝建军、刘波、崔惠、李琨瑛、武丽娜、秦魁兴、卢秋霜、龙继忠、张馨心、蒋新建。 I DB41/T 1717—2018 矮牵牛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Vilm.)容器育苗的术语和定义、种苗繁育、移植苗培 育、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矮牵牛容器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矮牵牛 茄科,碧冬茄属,又称碧冬茄。多年生草本,常作一、二年生栽培,株高15 cm~80 cm;茎匍地生 长,被有粘质柔毛;叶质柔软,卵形,全缘,互生,上部叶对生;花单生,呈漏斗状,重瓣花球形,花 紫红、鲜红、桃红、纯白、肉色及多种带条纹品种,花色丰富艳丽;花期4月至降霜;蒴果;种子细小。 4 种苗繁育 4.1 品种选择 根据矮牵牛用途,地栽苗或花坛摆放宜选择大花或中花品种,吊篮宜选择垂吊品种。常见栽培品种 见附录A。 4.2 育苗设施选择 宜用温度、湿度、光照可调控的设施。 4.3 穴盘播种育苗 4.3.1 播种时间 根据用花时间,提前80 d~110 d播种。温度高生育期短,温度低生育期长。 4.3.2 播种容器 采用200或288穴育苗穴盘。 1 DB41/T 1717—2018 4.3.3 基质配制 播种基质采用泥炭土、珍珠岩或蛭石,比例4:1。基质按每300 L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 g, 搅拌均匀,同时喷水,基质湿度50%~70%。 4.3.4 装穴盘与播种 机器装穴盘,机器播种,1穴1粒,覆盖蛭石0.1 cm~0.2 cm。 4.3.5 苗期管理 4.3.5.1 发芽期 播种后温度保持20 ℃~26 ℃,光照强度100 lx~1000 lx,湿度要求95%以上,经过3 d~5 d,胚 根出现。 4.3.5.2 过渡期 从胚根出现到子叶展开温度保持18 ℃~20 ℃,光照强度10000 lx~30000 lx,湿度要求80%~90%。 4.3.5.3 快速生长期 从子叶展开到长出 4~6 片真叶温度保持 18 ℃~20 ℃,光照强度不超过 35000 lx,基质保持 “见 干见湿”的原则,变化范围 50%~80%。宜采用 1000 目喷头浇水。结合浇水,交替施铵态氮为主的和含 钙的水溶性复合肥,浓度 6000~10000 倍。 4.3.5.4 炼苗期 种苗4~6片真叶时温度保持16 ℃~18 ℃,光照接受自然光照,控制浇水,种苗接近萎蔫时再浇水, 不需施肥。 5 移植苗培育 5.1 移栽时间 当穴盘苗具有4~6片真叶,根系发达时移栽。 5.2 栽培设施 早春应用矮牵牛宜在冷室或温室中栽培。春秋季应用矮牵牛宜在塑料棚下栽培。露地栽培应选择地 势高,无积水的地方。 5.3 容器选择 地栽苗和花坛摆放苗宜采用口径10 cm~13 cm营养钵或双色盆;吊篮生产宜采用口径18 cm~36 cm 浅盆。 5.4 基质选择 营养钵栽培采用地表土或自配基质,要求基质疏松透气。地表土每亩撒施有机肥500 kg~1000 kg 和N:P:K为15:5:5的复混肥料100 kg,用微耕机旋耕后备用;吊篮生产宜采用泥炭土和珍珠岩混合基质, 泥炭土:珍珠岩为4:1。 2 DB41/T 1717—2018 5.5 上盆 将基质装入盆内,基质距盆沿1 cm~2 cm。营养钵每盆栽1株,吊篮用花根据盆径大小栽植1~3株, 均匀分布。栽植深度比原根茎部位略深。栽植后浇一次透水。 5.6 管理 5.6.1 遮阴 夏季刚上盆矮牵牛宜用65%遮阴网遮阴1周。夏季高温季节上午10:00~下午4:00适当遮阴。 5.6.2 水分 上盆初期忌积水,忌大水冲灌;经过5 d~7 d缓苗期后,浇水遵循“见干见湿,浇则浇透”的原则。 雨季注意排积水。 5.6.3 施肥 矮牵牛快速生长期每周施1次,N:P:K比例为15:0:15和20:10:20的花卉型水溶性复合肥,浓度为 1000~2000倍,交替使用。 5.6.4 整形 当矮牵牛满盆时及时稀盆,垂吊品种需摘心2~3次,徒长时喷洒含量50%的丁酰肼(B9)100~250 倍液,夏季7 d喷施一次,春、秋季10 d~15 d喷施一次。 6 病虫害防治 矮牵牛常见病害有猝倒病、茎腐病和灰霉病。常见虫害有蚜虫、蛞蝓和白粉虱。以预防为主,综合 防治为原则。具体方法见附录B。 3 DB41/T 1717—2018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矮牵牛常见栽培品种 矮牵牛常见栽培品种见表A.1。 表A.1 矮牵牛常见栽培品种 类型 中花 大花 垂吊小花 垂吊中花 品种系列 品种特征 海市蜃楼 株高 25 cm~38 cm,冠幅 25 cm~30 cm。多花单瓣型,花色多,生长习性和花期整齐一致。 梦幻 株高 25 cm~38 cm,冠幅 25 cm~30 cm。单瓣,极耐灰霉病,花型紧凑,花期一致。 易美 株高 15 cm~25 cm,冠幅 20 cm~30 cm。矮壮型。 乐美 株高 17 cm~25 cm,冠幅 20 cm~30 cm。多花矮壮型。 旋转 株高 25 cm~38 cm,冠幅 25 cm~30 cm。大花重瓣,皱褶花边。 双瀑布 株高 25 cm~38 cm,冠幅 25 cm~30 cm。花径 10 cm~13 cm,开花早,分枝性好。 锦浪 株高 17 cm~25 cm,冠幅 76 cm~91 cm。花径 4 cm~5 cm 开花最早的垂吊系列,生长迅速, 耐淋灌浇水。 波浪 株高 13 cm~18 cm,冠幅 91 cm~122 cm。花径 5 cm~6 cm,抗热性和抗寒性极佳。 轻浪 株高 15 cm~30 cm,冠幅 76 cm~99 cm。花径 5 cm~7 cm,生长迅速,耐热性和耐寒性好。 潮波 花径 5 cm~6 cm,花篱型垂吊品种,花量大。 4 DB41/T 1717—2018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矮牵牛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矮牵牛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 B.1。 表B.1 矮牵牛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名称 猝倒病 发生时间 幼苗期 为害部位及症状 防治方法 主要为害种子和幼苗。种子或未出土幼 喷施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芽在土中腐烂;出土幼苗木质化前基部缢缩 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每 5 d~ 变褐、腐烂,在子叶未凋萎之前,幼苗倒伏。 7 d 喷施 1 次,连续 2~3 次。 茎腐病 灰霉病 蚜虫 蛞蝓 白粉虱 生长期 花期 5~6 月 生长期 生长期 主要为害叶柄、茎干。初期叶柄呈水渍 喷施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 状蔓延后使叶柄、茎干腐烂,地上部分萎蔫 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每 死亡。 10 d~15 d 喷施 1 次,连续 2~3 次。 主要为害茎干、花。发病初期,病部出 喷施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现水渍状斑点,后期表面形成一层灰褐色霉 倍液。每 5 d~7 d 喷施 1 次,连续 2~3 层。花受侵染变褐色,腐烂脱落。 次。 主要为害嫩梢、叶背、花等处。使叶片 喷施 5%的啶虫脒可湿性粉剂 3000~ 皱缩或发生不规则卷曲,造成营养不良,影 4000 倍液,每 5 d~7 d 喷施 1 次,连续 2~ 响开花。 3 次。 喷施 50%杀螺胺盐 2000~3000 倍液防 为害幼苗茎尖或大苗和成品叶片。 主要为害叶片。导致叶片褪色、凋萎, 甚至干枯。 治。每 5 d~7 d 喷施 1 次,连续 2~3 次。 可用黄色板诱捕成虫;喷施5%的啶虫 脒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每5 d~7 d 喷施1次,连续2~3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41-T 1717-2018 矮牵牛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1717-2018 矮牵牛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1717-2018 矮牵牛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1717-2018 矮牵牛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2:19:2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