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7.080.10 B 31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2907—2018 早春棚室哈密瓜吊蔓栽培技术规程 2018 - 12 - 13 发布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8 - 12 - 31 实施 发 布 DB13/T 2907—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冰、潘秀清、张敬敬、高秀瑞、武彦荣、耿保进、王艳霞、王继勋、李景 锁。 I DB13/T 2907—2018 早春棚室哈密瓜吊蔓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早春棚室哈密瓜吊蔓栽培的产地环境、肥料、农药使用要求、生产管理、适时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早春棚室具有新疆哈密瓜特征特性的厚皮甜瓜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6715.1 瓜类作物种子瓜类 GB/T 18407.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 GB/T 23416.2 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DB13/T 2134 设施甜瓜熊蜂授粉技术规范 3 产地环境 符合GB/T 18407.1的规定。 4 肥料、农药使用要求 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肥料的种类等按NY/T 496执行;控制病虫危害安全使用农药的原则和要求按 GB/T 23416.2和GB/T 8321执行。 5 生产管理 5.1 茬口安排 日光温室栽培,12 月上中旬播种,1 月中下旬~2 月初定植,5 月上中旬采收。塑料大棚五膜覆 盖栽培,12 月底~1 月初播种,2 月上中旬定植,5 月下旬采收;四膜覆盖栽培,1 月上中旬播种, 2 月下旬定植,6 月初采收;三膜覆盖栽培,1 月底~2 月初播种,3 月上旬定植,6 月上旬采收; 双膜栽培, 2 月上旬播种,3 月中旬定植,6 月上中旬采收。 5.2 品种选择 选择生长势强、抗病性好、产量高、品质优的哈密瓜品种。如西州蜜25 号、黄皮9818 、风味5 号 等,种子质量要求符合GB/T 16715.1的规定。 5.3 育苗 5.3.1 育苗设施 1 DB13/T 2907—2018 日光温室内选用50孔穴盘育苗,配备小拱棚、保温被、补光灯等保温设施。 5.3.2 育苗基质 选用合格的商品育苗基质。 5.3.3 种子处理 用 55 ℃ 温汤浸种,或用 40 %福尔马林 100 倍液浸种 30 min,浸种 3 h~5 h。然后用杀菌剂 1 号 200 倍液浸种1 h,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30 ℃~32 ℃条件下催芽,50 %种子露白时开始播种。 5.3.4 播种 播种前2 d~3 d 苗盘浇透水,选择晴天上午播种,每穴1粒发芽种子,播后覆盖1 cm~1.5 cm厚基 质,覆盖地膜。 5.3.5 苗期管理 出苗前,白天温度保持 28 ℃~32 ℃,夜间17 ℃~20 ℃;出苗后及时揭去地膜,适当降温,白天 温度保持在22 ℃~25 ℃,夜间温度15 ℃~17 ℃,第一片真叶展后,白天温度25 ℃~32 ℃,夜间温度 17 ℃~19 ℃,适当控制苗床浇水,可结合浇水叶面喷施 0.2 % 磷酸二氢钾,或 0.3 % 尿素一次。定 植前 7 d 炼苗,白天温度保持20 ℃~25 ℃,夜间温度15 ℃~17 ℃。 5.3.6 壮苗标准 苗龄30 d~35 d,苗高12 cm~15 cm,3~4 叶1 心,子叶完整,叶片浓绿,节间粗短,茎粗0.3 cm 以上,根系发达,健壮无病虫危害。 5.4 定植前准备 5.4.1 基肥 按目标亩产量 2500 kg~3000 kg 计算,中肥力土壤的N、P2O5和K2O全生育期适宜用量分别为 15 3 3 kg~20 kg、10 kg~12 kg和 20 kg~25 kg。施腐熟有机肥1.5 m ~2 m 或施商品有机肥800 kg~1000 kg, 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40 kg。 5.4.2 扣棚膜 定植前10 d~15 d 扣棚膜,设置腰风和顶风口,在出入口和通风口处设置40目防虫网。 5.4.3 做畦 平整土地,按100 cm等行距或80 cm、120 cm大小行起垄,垄高15 cm~20 cm,垄面平整顺直,垄上 铺设滴管带或膜下沟灌。 5.5 定植 定植前7 d浇水,地温应稳定在12 ℃以上,选择阴天尾晴天头上午定植,株距40 cm~44 cm,每亩 1500~1700 株。 5.6 定植后管理 5.6.1 水分管理 2 DB13/T 2907—2018 定植后浇小水,5 d~7 d后视天气浇缓苗水;伸蔓期控制浇水,锄划蹲苗;留瓜节位开花前浇一水; 幼果直径5 cm~8 cm时浇水;膨瓜期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果实成熟前7 d~10 d停止浇水。 5.6.2 追肥管理 沟灌方式,伸蔓期每亩追施硫酸钾型大量元素水溶肥或复合肥(N-P2O5-K2O=22-12-16)10 kg~12 kg;膨瓜初期每亩追施硫酸钾型大量元素水溶肥或复合肥(N-P2O5-K2O=16-6-28)10 kg~15 kg;膨瓜 期视植株长势随水每亩追施硫酸钾型大量元素水溶肥或复合肥(N-P2O5-K2O=16-6-28)8 kg~10 kg。滴 灌方式每次每亩施肥量5 kg~8 kg。 5.6.3 温湿度管理 定植后, 白天温度保持28 ℃~32 ℃, 夜间17 ℃~20 ℃。开花坐瓜前, 白天温度保持在25 ℃~28 ℃, 夜间15 ℃~18 ℃,室温超过 30 ℃ 放风。坐瓜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8 ℃~32 ℃,不超过 35 ℃,夜 间15 ℃~18 ℃,保持13 ℃以上的昼夜温差。相对湿度宜保持在 70 %以下。 5.6.4 吊蔓整枝 在畦面上方1.8 m~2 m处设置一根钢丝,对应每棵植株悬挂一根吊绳,当瓜秧长到30 cm时进行吊 蔓。单蔓整枝,在主蔓第13~15节侧蔓留瓜,瓜前留1片叶摘心,如果下部叶片偏小,留瓜节位可适当 提高,其余节位侧枝6 cm~10 cm时,选择晴天上午打掉。主蔓长到23~25片叶时打顶,顶部留1~2个 侧枝,保持长势。 5.6.5 保花保果 雌花开放时,于上午9:00~11:00 时进行人工授粉或按照DB13/T 2134 进行熊蜂授粉;也可在雌 花开放时用氯吡脲蘸花或喷涂果柄。 5.6.6 果实管理 果实长到直径4 cm~6 cm时,每株选留一个果形周正、无病虫危害的幼瓜,多余的幼瓜全部摘除。 当幼瓜长到250 g时吊瓜,果实与地面距离应保持在30 cm以上。 5.7 病虫害防治 5.7.1 主要种类 病害主要有细菌性果斑病、蔓枯病、白粉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 5.7.2 防治方法 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参照GB/T 23416.2 和GB/T 8321 执行。化学防治见附表A。 6 适时采收 根据授粉标记和品种果实发育期推算成熟期或座果部位叶片枯黄为成熟标志。采收的果实留“T” 字形果柄以示新鲜。 3 DB13/T 2907—2018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早春棚室哈密瓜病虫害化学药剂防治方案 ,表 A.1 早春棚室哈密瓜病虫害化学药剂防治方案 病虫害 防治方法 选用 2 %春雷霉素 500 倍液,或 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 400 倍液,或 53.8 %氢氧化铜干悬浮剂 细菌性果斑病 1000 倍液,或 77 %可杀得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喷雾。 用 68.75 %恶唑菌酮.锰锌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倍液、或 20.67 %恶唑菌酮.硅唑可湿性粉剂 蔓枯病 1000~1500 倍液,预防蔓枯病的发生。发病后选用 10 %苯醚甲环唑 1000~1500 倍液,或 70 %甲 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刮去腐烂组织,用 25 %嘧菌酯悬浮剂 50 倍液直接涂抹在患处。 选用 45 %百菌清烟剂每亩用 250 g 熏烟,或 40 %疿硅唑乳油 800~1000 倍液,或 25 %嘧菌酯悬浮剂 白粉病 1500 倍液喷雾,每隔 10 d 一次,连续 2~3 次。 清除田间杂草,悬挂黄板,通风口设置 40 目防虫网;定植前 2 d~3 d,用 25 %阿克泰水分散粒 蚜虫、白粉虱、斑潜 剂 1500~2500 倍液,喷淋幼苗;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25 %阿克泰水分散剂 2000~ 蝇 4000 倍液,喷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13-T 2907-2018 早春棚室哈密瓜吊蔓栽培技术规程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2:23:2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