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05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2834—2018 冀榆 2 号苗木生产技术规程 2018 - 09 - 21 发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10 - 21 实施 发 布 DB13/T 2834—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辛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润丰林业科技有限公司、辛集市美人榆农副产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易超、樊彦聪、黄晓旭、陈丽英、李琴、吴赛、闫玲、王龙、黄印朋、代 嵩华、曹明、代艳超。 I DB13/T 2834—2018 冀榆 2 号苗木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冀榆2号苗木生产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嫩枝扦插育苗、嫁接育苗、苗 木管理、苗木调查和出圃、起苗、包装、运输和贮藏及苗木技术档案等。 本标准适用于冀榆2号苗木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13/T 651-2005 苗木质量分级 白榆 DB13/T 1039-2009 白榆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心领导干 central leader trunk 从地面一直延伸至树冠中上部,位于树冠中心位置的直立形永久性树干叫中心领导干。 3.2 中心领导干苗木 central leader trunk of the seedling 具有中心领导干的苗木,称为中心领导干苗木。 3.3 原冠苗 original crown seedlings 未经过人为截干或短截处理,虽然经过人工剪除病枝、交叉枝等适度修剪管理,但能保持主体自 然树形结构的苗木。 3.4 偏冠度 degree of lopsided crown 苗木偏离标准树冠中心点或者轴线的程度,用最宽部位的最大半冠减去最小半冠的值与冠高的比 表示,用于衡量苗木树冠的平衡度和美观度,偏冠度越小,树冠越美观。 4 圃地选择 1 DB13/T 2834—2018 苗圃宜设在交通方便、水电设施较为完善的地方。育苗地宜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厚度 大于60 cm的肥沃的沙壤土、壤土或粘壤土,忌选低洼易涝地。 5 嫩枝扦插育苗 5.1 扦插时间 7月中旬至8月中旬。 5.2 扦插设施 5.2.1 插床 插床应利于排水和保湿。插床一般为长方形,长8 m~10 m,宽4 m~5 m,高出地面10 cm~15 cm, 插床内应留有管理用道一条,宽度50 cm~70 cm。插床内安装微喷设施,确保喷雾面积可覆盖整个插床。 5.2.2 防护设施 插床周围设固定架,高度宜1.5 m~2 m,架上搭设遮雨塑料膜,塑料膜宽度要能够将插床盖严密; 塑料膜上用遮光率55 %~75 %遮荫网遮盖,插床周围用1 m高塑料膜围挡,阻挡地面干热风。 5.3 扦插基质 扦插基质厚度15 cm~20 cm,基质为大粒粗沙,底层为碎石粒,粒径1.5 cm~2.5 cm,厚度5 cm~8 cm。扦插前将基质喷透水,再用0.15 %高锰酸钾溶液喷淋消毒,基质湿度以手握成团不滴水为宜。 5.4 插穗准备 插穗宜选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长度12 cm~15 cm,保留上部2~3片叶并进行半叶处理,基部斜剪, 绑缚成捆,插穗基部浸入浓度为400 mg/kg 的吲哚丁酸溶液中20 s,随浸随插。 5.5 扦插方法 宜在阴天的全天或晴天的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16时以后进行。扦插深度5 cm,株距3 cm左右,行距 5 cm左右。将插穗周围的基质压实。扦插完立即喷水,保持叶片湿润。 5.6 插后管理 插后的 15 d 内,每 1 h 喷雾一次,每次 15 s,保持叶片湿润。温度控制在 28 ℃~35 ℃之间,气 温过高时,缩短喷水间隔时间。每 5 d~7 d 喷一次 800~1000 倍多菌灵或同等药效的杀菌剂。插后 15 d~20d 待大部分枝条长出新根后,逐步撤掉塑料膜,并将每次喷雾时间增加至 25 s,5 d 后逐步撤掉 遮荫网。雨天应用塑料膜将插床盖严密,防止雨水进入。 5.7 移栽 幼苗 20 d 后(根系接近木质化)进行移栽,移栽前 7 d 进行炼苗,炼苗期间逐步减少喷水次数。 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开沟移栽,株距 20 cm,行距 40 cm。起苗过程尽量少伤根,种植后压实根部土层, 随即浇水。移栽后需用遮光率 55 %~75 %遮荫网遮荫 7 d。 6 嫁接育苗 2 DB13/T 2834—2018 6.1 圃地准备 3月份,在农历惊蜇后进行深耕细整(如果是熟地,旋耕也可),耕前每亩撒施农家肥5 000 kg或基 肥(腐熟的厩肥)3 000 kg~5 000 kg,磷酸二铵20 kg。深耕25 cm以上,清除杂物,以南北朝向做畦。 育苗地前茬是农作物的,整地前宜浅耕灭茬。 6.2 砧木种植 砧木宜选地径0.8 cm~1.2 cm的一年生白榆。种植前在根茎以上20 cm处截干,春季萌芽前,按株 距20 cm、行距40 cm定植,定植后浇透水。 6.3 接穗准备 春季萌芽前进行。选取粗度在0.5 cm~1.2 cm的当年生健壮枝条为穗材,平剪成10 cm~12 cm的小 段,在100 ℃~110 ℃石蜡中速蘸后,迅速投入冷水中冷却,捞起后将表面水份沥干装袋,于1 ℃~3 ℃ 冷藏。嫁接时提前1 h~2 h取出接穗,待接穗温度与空气温度一致后再嫁接。 6.4 嫁接时间 3月中旬到4月下旬,避开雨天进行。 6.5 嫁接方法 采用切接法。将接穗下端削成2 cm~3 cm长的楔形斜面。砧木于距地面5 cm~6 cm处平茬。用嫁接 剪刀迅速从砧木截断面上斜剪出长约3 cm斜口。用剪刀撬开剪口,插入接穗,保证接穗和砧木至少有 一面形成层对准。插接穗时,接穗削面上部外露0.2 cm~0.3 cm,接合后立即用厚度0.02 mm的塑料薄 膜带绑实裹严。 6.6 接后管理 嫁接7 d后浇水,浇后及时扶正苗木。接穗成活后,及时抹去砧木上萌发的蘖条,选留接穗上靠近 接口最近的内侧芽,待其长至5 cm后将接穗多余的部分剪掉,以利苗木株形直立。注意管理中不要碰 伤接穗。 7 苗木管理 7.1 浇水 7月中旬前,每20 d浇一次水,进入雨季后,减少浇水次数。 7.2 施肥 施肥从6月初开始,以氮肥为主,开沟撒施,结合浇水进行,8月后改施磷钾肥,9月底前停止。张 承地区到8月中旬停止。 7.3 松土 松土可结合除草进行,降雨、灌溉后应及时松土。 7.4 移栽定植 3 DB13/T 2834—2018 将扦插或嫁接的幼苗第二年按株距60 cm~80 cm、行距100 cm进行间苗或重新定植,同时去除病苗、 弱苗以及主干弯曲的苗木。第三、第四年后随苗木生长情况合理增大株行距。 7.5 修剪 7.5.1 中心领导干苗木 以培育具有中心领导干的优质原冠苗为目的。生长过程中,及时剪去树体三分之一高度以下的全 部侧枝,以及粗度超过主干粗度三分之一以上的侧枝,同时去除交叉枝及病弱枝,降低偏冠度,形成 通直的主干和层次分明、形状饱满的树冠。 7.5.2 专用嫁接砧木苗 以培育用于嫁接中华金叶榆等观赏型榆树品种的专用砧木为目的。宜在苗木高度超过3.5 m后,在 3.2 m处进行截干,促进植株粗度生长,并及时剪掉主干上的萌生枝条。 7.6 虫害防治 危害害虫主要有:蚜虫、榆兰叶甲等。防治方法如下:蚜虫的防治用5%吡虫啉乳油2000~3000倍 液喷雾;榆兰叶甲防治用4.5%高效氯氰菊酯类乳油1500~2000倍液喷施。生长季及时除去虫株、虫叶, 冬季通过浇冻水杀灭虫源。 8 苗木质量分级和出圃 8.1 苗木质量等级划分标准见表 1。 表1 苗木质量等级划分标准表 苗木类型 苗木级别 中心领导干苗木 专用嫁接砧木苗 Ⅰ 修剪后枝痕 无 无 级 定杆高度(m) -- ≥3 苗 偏冠度 ≤15 -- Ⅱ 修剪后枝痕 轻度 轻度 级 定杆高度(m) -- ≥2.5 苗 偏冠度 >15,≤25 -- 8.2 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时应分级分等,同时参照DB13/T 651-2005第5章条款执行。 9 起苗、包装、运输和贮藏 参照DB13/T 1039-2009第8章条款。 10 苗木技术档案 参照DB13/T 1039-2009第9章条款。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B13-T 2834-2018 冀榆2号苗木生产技术规程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2:28:3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