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150 B 52 吉 DB22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2892—2018 池塘主养鳙鱼种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Aristichthys nobilis in ponds 2018 - 11 – 12 发布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2018 - 12 - 30 实施 发 布 DB22/T 2892—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祖岫杰、高春山、刘铁钢、李改娟、杨炳坤、王秀兰、刘艳辉、陈丽华、全亚 男、董叶琪、于桂玲。 I DB22/T 2892—2018 池塘主养鳙鱼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鳙(Aristichthys nobilis)鱼种养殖的池塘环境条件、鱼种、放养、饲料与投喂、 鱼病防治、日常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2 龄鳙鱼种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1778 鳙鱼苗、鱼种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1075 鱼苗、鱼种运输通用技术要求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水产养殖安全质量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3)第[31]号 3 环境条件 3.1 池塘 3.1.1 环境 应符合 NY/T 5361 的规定。 3.1.2 形状 长方形,东西向,背风向阳。 3.1.3 面积 2 2 10×667 m ~15×667 m 。 3.1.4 池深 2.0 m~2.5 m。 3.1.5 底质 池底平坦,淤泥保持15 cm~25 cm,不渗漏。 1 DB22/T 2892—2018 3.1.6 防逃 进、出水口用筛绢包好。 3.2 水质 3.2.1 水源水质 水源充足、注排方便,应符合 GB 11607 的规定。 3.2.2 养殖池塘水质 应符合 NY/T 5361 的规定。 3.2.3 池水透明度 25 cm~35 cm。 3.3 设施 2 2 应配备三相动力电源,每2.0×667 m ~3.0×667 m 池塘配备一台3.0 KW叶轮式增氧机。另外还应配 备注、排水及投饵设备。 4 鱼种 4.1 来源 具备有资质的苗种生产单位,经检验检疫合格。 4.2 要求 规格整齐,无病无伤,体色正常,体表光滑有黏液,游动活泼。应符合 GB/T 11778 的规定。 5 放养 5.1 池塘清塘 5.1.1 生石灰 2 干法清塘,每667 m 用生石灰75 kg~100 kg兑水成浆,趁热全池均匀泼洒。清塘7 d后注水60 cm~ 80 cm。 5.1.2 漂白粉 2 干法清塘,每667 m 用漂白粉7 kg~10 kg兑水成浆,全池均匀泼洒。清塘7 d后注水60 cm~80 cm。 5.2 施肥 2 鱼种放养前7 d,每667 m 施发酵有机肥350 kg~400 kg。 5.3 鱼种运输 应符合 SC/T 1075 的规定。 2 DB22/T 2892—2018 5.4 时间 4 月下旬,水温应以8 ℃~10 ℃时放养为宜。 5.5 鱼种消毒 3 鱼种放养前用高锰酸钾或食盐水浸泡消毒,高锰酸钾用量为20 g/m ,浸洗15 min~20 min;食盐 用量为3%~5%,浸洗10 min~15 min。消毒容器中设置增氧设备。如有异常,将鱼及时移出。 5.6 密度、规格、品种搭配 放养密度、规格及品种搭配见表1。 表1 鳙 规格 鲢 密度 规格 2 (g) 池塘主养鳙鱼放养情况 (尾/667 m ) (g) 鲫 密度 规格 2 (尾/667 m ) (g) 团头鲂 密度 规格 2 (尾/667 m ) (g) 翘嘴红鲌 密度 2 (尾/667 m ) 规格 密度 (g) (尾/667 m2) 10~15 4300 1000 16~20 3800 ~ 21~25 3500 1200 6 10~12 0.5 1500~1600 100~ 150 120~130 10~12 40~50 饲料与投喂 6.1 饲料 6.1.1 种类 鱼种规格50 g前投喂鳙鱼专用浮性粉状饲料,50 g后投喂粒径0.3 mm~0.5 mm鳙鱼专用彭化饲料, 配合饲料应符合 NY 5072 的规定。 6.1.2 质量 蛋白质含量30%~32%,脂肪4%~6%。 6.2 6.2.1 投喂 驯化 6.2.1.1 用直径 2 寸聚乙稀管做成边长 20 m 的正方形框放到饵料台正前方水面上,用竹竿在四角固 定,并随水位上下升降而自动升降。 6.2.1.2 将鳙鱼专用浮性粉状饲料放入编织袋中,编织袋放水中四周浸泡均匀后,将袋内饲料置于框 内,每天投放 2 次,每次 2 kg~3 kg,驯化成功后进行正常投喂管理。 6.2.2 投喂量 6.2.2.1 规格小于50 g,水温低于20 ℃,日投喂2 次~3 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3%,水温高于20 ℃,日投喂4 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4.0%~5.0%。 6.2.2.2 规格大于50 g,自动投饵机投喂,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0%~4.0%。 3 DB22/T 2892—2018 6.2.2.3 7 鱼种规格大于150 g,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5%~3.0%。 鱼病防治 7.1 原则 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 7.2 预防 方法如下: a) 干塘清淤、暴晒,用生石灰彻底消毒; b) 苗种检疫和消毒; c) 结合调节水质定期泼洒生石灰; d) 仔细操作,避免鱼体受伤; e) 死鱼应及时捞出; f) 饵料台及常用工具要定期消毒; g) 养殖排水应符合 SC/T 9101 的规定。 7.3 治疗 常见病害及药物治疗见表2。病害防治药物、预防药物的使用符合 NY 5071 的规定。 表2 病名 白头白嘴病 烂鳃病 打印病 常见病害及治疗方法 治 疗 方 法 主 要 症 状 (g/m3) 休 药 期 病鱼体瘦发黑,反应迟钝,吻端 水 体 用 三 氯 异 氰 尿 酸 (30% 有 效 至眼球一段的皮肤色素消退成 氯)0.1~0.5全池泼洒,每天1 次, 500 度日 乳白色 连用 2 d 病鱼体色发黑、厌食,鳃丝红肿 水 体 用 三 氯 异 氰 尿 酸 (30% 有 效 或腐烂、缺损,鳃表面有许多黏 氯)0.1~0.5全池泼洒,每天1 次, 液黏附和白色增生物 连用 2 d 病鱼背鳍和腹鳍以后的躯干部 水 体 用 三 氯 异 氰 尿 酸 (30% 有 效 分或腹部两侧有卵圆形或椭圆 氯)0.1~0.5全池泼洒,每天1 次, 形红斑,严重时肌肉腐烂,露出 连用 2 d 注意事项 禁用金属容器 500 度日 禁用金属容器 500 度日 禁用金属容器稀释 骨骼或内脏 锚头鰠病 8 肉眼可见针状虫体,病鱼不安, 水体用敌百虫,根据虫体发育情 寄生处组织红肿发炎 况,决定用药次数 500 度日 日常管理 8.1 投喂原则 坚持“四定”投喂原则,根据天气、摄食及水质情况等灵活掌握投喂量。 8.2 4 施追肥 不宜与生石灰等碱 性物质同时使用 DB22/T 2892—2018 2 2 视水质的肥瘦酌情施发酵有机肥。每次施肥量为25 kg/667m ~30 kg/667m ,兑水成浆,全池均匀 泼洒。 8.3 水质调节 8.3.1 5 月~6 月,池塘水位保持在 1.2 m 左右。 8.3.2 7 月后水位保持 1.8 m 左右,7 d~10 d 加注 1 次新水,每次加水量 15 cm 左右,用生石灰调节 pH 值,保持 pH 值 7.0~8.5。 8.4 增氧 定期监测溶氧,适时开启增氧机,保持池塘溶氧5.0 mg/L以上。 8.5 巡塘 每天早、晚各巡塘 1 次,观察水色、水质、鱼活动情况等,及时捞除蛙卵、杂草及敌害生物等,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8.6 记录 应符合《水产养殖安全质量管理规定》中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B22-T 2892-2018 池塘主养鳙鱼种技术规程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2:29:5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