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65.020 B 38 云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53/T 903—2019 金钗石斛组培育苗技术规程 2019 - 03 - 01 发布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6 - 01 实施 发 布 DB53/T 903—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燕、白燕冰、李泽生、李桂琳、姜艳、罗凯、周侯光、姚春、李薇莎。 I DB53/T 903—2019 金钗石斛组培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钗石斛 (Dendrobium nobile Lindl.)组培育苗的组培苗生产条件、培养基配制、 外植体选择及处理、接种及瓶苗生产、假植苗培育、包装、标志与运输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金钗石斛组培苗工厂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53/T 623-2014 “魔帝”系及“肉饼”系兜兰盆花生产技术规程 3 组培苗生产条件 3.1 组培室 组培室必须配备灭菌室、储藏室、接种室、培养室等组培生产的基本条件。灭菌室用于接种工具和 培养基消毒;储藏室用于灭菌好的培养基储藏;接种室用于接种材料消毒、接种、容器苗转接;培养室 用于容器苗培养。 3.2 设备 组培育苗设备有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电热消毒器,冰箱、电子天平(精度0.000 1)、电子 称(精度0.01)、空调、臭氧发生器、除湿机等。 玻璃器皿:量筒、容量瓶、烧杯、培养瓶等。 3.3 试剂 培养基组成试剂包括:硝酸钾、硝酸铵、七水硫酸镁、磷酸二氢钾、无水氯化钙、七水硫酸亚铁、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一水硫酸锰、七水硫酸锌、硼酸、碘化钾、钼酸钠、硫酸铜、氯化钴、甘氨酸、盐 酸硫胺素、盐酸吡哆素、烟酸、肌醇。 外植体消毒试剂包括:次氯酸钠、酒精、消毒液等。 酸碱调节试剂包括:盐酸、氢氧化钠。 3.4 添加物 添加物包括马铃薯和香蕉。 4 培养基配制 4.1 培养基组成 1 DB53/T 903—2019 培养基为改良的MS(Murashige和Skoog,1962)基本培养基,具体配方参见附录A。 4.2 母液配制 母液用蒸馏水或超纯水配制,配制方法见附录A。大量元素母液室温密封保存,铁盐、微量元素、 有机附加物母液置于4 ℃保存,植物生长调节剂避光保存于4 ℃条件下。母液如有沉淀或有微生物和藻 类生长,应废弃不用。 4.3 培养基配制 培养基配制要求如下: a)根据所需培养基配方用量,按比例吸取母液放入烧杯,按附录A称取琼脂粉和蔗糖用纯净水加热 充分溶解,有机添加物要去皮打浆,加入至容器内用纯净水定容后,搅拌均匀。 b)用1.0 mol/L盐酸或1.0 mol/L氢氧化钠调整培养基酸碱度值为pH 5.8。 c)培养基要趁热分装到培养器皿内,及时密封。 4.4 培养基及蒴果消毒 4.4.1 培养基消毒 培养基消毒要求如下: a)将分装并密封好的培养基放入高压消毒锅内消毒。 b)加热至0.11 MPa压力下,温度121 ℃下,灭菌20 min。 c)关闭电源,自然冷却至压力表指针降至0 时,开锅取出培养基。 4.4.2 蒴果消毒 流水冲洗20 min~30 min,用0.1 %的洗洁精或洗衣粉溶液漂洗,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纯净水冲洗2 次~3 次,置于玻璃瓶中备用。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 %的酒精浸泡消毒60 s~80 s,放入10%次氯酸钠 溶液中轻轻摇动,消毒15 min~20 min,用无菌水清洗5 次~6 次,用无菌滤纸吸干蒴果表面水分,或 用酒精灯烘烤蒴果表面至干燥。 4.5 培养基储藏 经过灭菌的培养基,及时转运至储藏室储藏,放置3 d后,无污染培养基在7 d内使用完毕。 5 外植体选择及处理 5.1 外植体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抗性强、农艺性状优良、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母株,采集成熟未开 裂的蒴果。 5.2 采集时间 10 月~11 月选择晴天的早上露水干后采集蒴果。采集的蒴果加标签,标明母株编号、采集地点、 采集时间等。蒴果若要长途运输或储藏,宜用保湿材料包扎。未用的蒴果应放入密封容器中置于4 ℃保 存,保存时间不应超过30 d。 2 DB53/T 903—2019 6 接种及瓶苗生产 6.1 接种前准备 6.1.1 接种前,接种人员用洗洁剂洗手,然后换鞋、工作服、带上口罩、帽子方可进接种室。 6.1.2 开启超净工作台紫外灯杀菌 20 min~30 min。接种时,关闭紫外灯,开启风机,同时开启电热 消毒器,并加热至(300±2)℃。 6.1.3 接种工具、器皿、纸经高温灭菌,镊子、刀片、支架也可用酒精灯灼烧消毒。 6.1.4 超净工作台使用前,用 75%酒精擦台面和玻璃挡板,照明灯、紫外灯及超净工作台每星期用消 毒液擦洗一次。 6.1.5 母瓶和培养基容器用 75%酒精擦净表面后放入超净工作台。 6.2 瓶苗生产 6.2.1 培养条件 培养室温度为22 ℃~28 ℃,光照强度为1600 Lx~2200 Lx,每天光照时间为8 h~12 h。 6.2.2 种子萌发培养 将消毒好的蒴果置于无菌的过滤纸或接种器皿中,切开蒴果,将种子均匀播撒于萌发培养基表面, 培养50 d后,形成原球茎。 6.2.3 增殖培养 将获得的原球茎均匀接种到增殖分化培养基上,培养60 d后,形成分化苗。 6.2.4 继代培养 将获得的分化苗分割,单芽接种到继代培养基上,培养60 d后,形成继代苗。 6.2.5 壮苗生根培养 将获得的继代苗分割单芽,单芽株高<2 cm接入继代培养基中培养,单芽株高>2 cm 接入壮苗生 根培养基中培养,接种标准:650 mL组培瓶每瓶接种18株~20株,240 mL组培瓶每瓶接种10株~12株, 培养50 d~70 d后即可炼苗。 6.2.6 瓶苗炼苗 将株高4 cm以上的生根瓶苗置于遮光率为 85%,温度25 ℃~30 ℃的温室或荫棚下炼苗20 d~30d。 6.2.7 瓶苗质量分级 在符合综合控制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合格生根瓶苗以苗高、茎粗、根数指标确定,质量等级分为Ⅰ 级、Ⅱ级分级标准见表1 。 7 7.1 假植苗培育 基质 假植苗基质应选用沥水、透气性好的基质,如刨花、锯木渣等,用杀菌剂消毒处理。 3 DB53/T 903—2019 表1 金钗石斛组培瓶苗质量分级表 苗木等级 Ⅰ级苗 种类 Ⅱ级苗 茎粗 cm 苗高 cm 根数 ﹥ ﹥ ﹥ 茎粗 cm 苗高 cm 综合控制指标 根数 1.来自品种纯正,纯度 100%; 2.叶色浓绿舒展,叶片无坏死斑, 生根瓶苗 2.5 5.0 5 1.5~2.5 3.0~5.0 2~5 无畸形叶; 3.无污染、无烂茎、无烂根; 4.根系生长良好,分布均匀,舒展 不卷曲。 7.2 育苗大棚 用遮光率85%的遮荫网搭建育苗大棚,离地苗床高60 cm~80 cm,宽100 cm~120 cm,长以地形而 定,苗床之间距离50 cm。 7.3 假植时间 全年均可进行瓶苗假植,以10月至翌年5月为瓶苗最佳假植时间。 7.4 瓶苗处理 将瓶中的幼苗小心取出,洗净附着在根上的培养基,放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中浸泡5 min~10 min,捞出放入透气的容器内,均匀摊开,置阴凉通风处晾干。 7.5 假植 假植前5 d~7 d,将基质平铺于苗床上,厚度6 cm~8 cm,用0.1%高锰酸钾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 剂1 000倍液等消毒处理。按3株/丛,株行距5 cm×5 cm假植,根不能裸露在基质表面,假植后浇透定 根水。从出瓶到假植完毕,不应超过3 d。 7.6 假植苗管理 7.6.1 光照管理 采用遮光率为85%的遮阳网,注意通风换气。 7.6.2 温度管理 适宜生长温度为20 ℃~28 ℃,温度>32 ℃时,要注意降温;温度<10 ℃时,采取保温措施。 7.6.3 水分管理 假植后,每天早晚各浇水 1 次,幼苗成活后,保持基质湿润。 7.6.4 施肥管理 假植 7 d~10 d,用氮磷钾平衡肥料稀释成 3 000 倍液进行叶面喷施,15 d 施一次。 7.6.5 4 病虫害防治 DB53/T 903—2019 假植苗采用75%百菌清600 倍液或65%代森锰锌500倍液交替使用,每月喷药1 次~2 次;出现病 害时,连续喷2次~3次,时间间隔为5 d。 7.6.6 出圃 假植苗培育90 d~120 d,抽新芽苗高4 cm以上,即可出圃。 8 包装、标志与运输 8.1 运输前处理 假植苗出圃前1 d~2 d不浇水,小心拔出生根苗,每捆10丛包装,每丛不少于3株。 8.2 包装 瓶苗或假植苗包装方法参照DB53/T 623-2014规程执行。 8.3 标志 在包装箱上加贴标签,注明品种名称、等级规格、数量、执行标准号、生产单位、商标。 8.4 运输 瓶苗或假植苗包装完毕后,紧密排列在运输箱或纸箱内,分层放置,避免倒置和挤压,长途运输过 程中的温度宜为20 ℃~28 ℃,最高温不宜超过32 ℃,湿度保持在60%~70%。假植苗应存放在阴凉、 通风的环境,运到目的地后及时移栽,宜在3 d内移栽完。 5 DB53/T 903—2019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金钗石斛组织培养培养基配方 表A.1给出了金钗石斛组织培养培养基配方。 A.1 药品类别 药品名称 KNO3 大量元素 铁盐 微量元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 种子萌发培养基 增殖培养基 继代培养基 壮苗生根培养基 mg/L mg/L mg/L mg/L 1 140 1 425 1 900 950 NH4NO3 990 1 237.5 1 650 825 MgSO4·7H2O 222 277.5 370 185 KH2PO4 102 127.5 170 85 CaCl2 132 165 220 110 FeSO4·7H2O 27.8 27.8 27.8 27.8 Na2-EDTA 37.3 37.3 37.3 37.3 MnSO4·4H2O 17.8 17.8

pdf文档 DB53-T 903-2019 金钗石斛组培育苗技术规程 云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T 903-2019 金钗石斛组培育苗技术规程 云南省 第 1 页 DB53-T 903-2019 金钗石斛组培育苗技术规程 云南省 第 2 页 DB53-T 903-2019 金钗石斛组培育苗技术规程 云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3:19:5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