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11.040.70 Y 89 备案号:35054-2012 吉 DB22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 T 1580—2012 验光配镜单位技术服务规范 Optometry unit technical service specification 2012 - 07 - 30 发布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2 - 08 - 30 实施 发 布 DB22/ T 1580—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标准化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标准化协会、吉林省眼镜协会、长春富士华眼镜、长春爱博眼镜公司、长 春恩光眼镜公司、长春视力佳眼镜公司、九台谷义迈眼镜公司、农安腾飞眼镜公司、白山大明眼镜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小法、赵洁、闫木林、闫秋丽、许春明、高丽娜、谭亭君、王寒冰、刘美凤、 谷义迈、黄小秋、徐安东、黄金照、严宝辉、杨阳、张琳琳。 I DB22/ T 1580—2012 验光配镜单位技术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验光配镜单位技术服务规范的术语和定义、验光配镜要求、验光配镜流程、定配眼镜 标志、包装要求、售后服务。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验光、配镜技术服务的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0810.1 眼镜镜片 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 GB 10810.2 眼镜镜片 第2部分:渐变焦镜片 GB 13511(所有部分) 配装眼镜 《眼镜制配单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54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验光 refraction 使用验光仪器及辅助设备对眼睛的屈光状态进行检验、定性定量检测分析屈光状态并出具验光处方 单的行为。 3.2 检影验光 retinoscopy refraction 利用视网膜检影镜观察视网膜反射光的特点,用已知的光学透镜将被测眼视网膜的共轭焦点调整到 特定位置,对被测眼的屈光状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检测方法。 3.3 客观验光 objective refraction 在不与被检者进行问答式交流的情况下,利用验光设备(如客观式验光机或检影镜)对被测眼的屈 光状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检测方法。 3.4 主观验光 subjective refraction 在与被检者沟通交流的情况下,应用主观式验光机或试镜架和试镜片进行验光的方法。 3.5 优势眼 dominant eye 双眼同时注视目标时,双眼的视觉贡献实际并不均衡,其中起主导作用的眼。 3.6 1 DB22/ T 1580—2012 定配眼镜(加工制作、装配) fitting eyeglasses 使用光学加工机械设备根据验光处方或配镜定单对框形眼镜单独进行加工制作、装配的眼镜。 3.7 校配 calibration fitting 眼镜加工定配完成后,按照配戴者面部条件,通过调整使所配眼镜佩戴清晰、舒适和美观。 4 基本要求 4.1 管理要求 4.1.1 机构与人员 建立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组织管理机构,配备相关的管理人员,明确岗位职责。 4.1.2 管理制度 建立质量管理、技术管理、服务等各项规章制度。有相应的考核办法、有实施考核及记录。 4.1.3 质量控制措施 制定各工序的检验规程,对重要流程和关键特性进行质量控制。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售。 4.1.4 记录管理 保存验光、配镜过程的记录,保存期 3 年。 4.2 人员要求 验光、加工、检验人员应持证上岗,并符合下列要求: a) 验光人员持有《眼镜验光员》四级/中级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b) 定配人员持有《眼镜定配工》四级/中级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c) 检验人员持有《眼镜计量技术员》证书,掌控产品标准的检验要求,能熟练按照规定进行产品 检验并正确判别产品合格与否。 4.3 验光条件 4.3.1 验光场地 经营场地面积不小于60 ㎡(有规模的连锁单位在商场里边设置的店面除外);设有独立的验光区; 远视力检测满足视距至少5 m或采用加装反光镜、内置视力表;检影验光在暗室进行。 4.3.2 验光设备 应配备焦度计、验光机或检影镜、验光镜片箱、试镜架、瞳距仪或瞳距尺、远用视力表、近用视力 表及阅读灯和小手电筒。 4.4 框架眼镜配装条件 4.4.1 配装场所 配装场所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具有独立的加工场所; 2 DB22/ T 1580—2012 具有符合要求的排水设施。 b) 4.4.2 配装设备 具备焦度计、磨边机、中心定位仪、镜片倒边机、磨板机或三孔机(全自动扫描磨边机除外)、整 形工具、烘热器、抛光机、钻孔机、开槽机。 4.5 检测条件 4.5.1 检测场地 检测场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设有独立的检测场地; b) 镜片检验在明视场、暗背景中进行; c) 检验区域光照度为200 Lx,至少为400 Lm光通量。 4.5.2 检测设备 应配备焦度计(精度1度)、测厚仪、0.5 mm刻度不锈钢直尺。 4.6 角膜接触镜验配条件 4.6.1 验配条件 具有独立的验配区域、配镜台、流水洗手池,具有消毒洗手液或肥皂、烘干设备或无屑餐巾纸;硬 性角膜接触镜还应具有眼部检查室、独立配戴场地、紫外线消毒设施等。 4.6.2 验配设备 具备裂隙灯显微镜或照明用放大镜、接触镜护理产品;硬性角膜接触镜还应具备角膜曲率计、荧光 素钠试纸、各种规格硬镜试戴片、吸棒及配套护理产品等。 5 验光配镜流程 5.1 验光流程 5.1.1 常规验光 5.1.1.1 基础检查 基础检查流程为: a) 询问基本信息、戴镜史、用途; b) 裸眼远、近视力检查或原佩戴眼镜的矫正视力检查; c) 原戴眼镜的屈光参数和光心距的检测; d) 测定远用双眼瞳距或单侧瞳距和瞳高; e) 优势眼判定。 5.1.1.2 客观验光 客观式验光机验光操作或常态检影验光操作。 5.1.1.3 主观验光 3 DB22/ T 1580—2012 主观验光流程为: a) 将远用瞳距、球镜、轴位和柱镜各参数依次置于综合验光仪或试镜架进行验证,作为主观验光 的基础数据; b) 双眼进行远雾视法处理; c) 右眼散光盘检测; d) 右眼红绿视标检测; e) 右眼交叉柱镜精调散光的轴位与焦度; f) 左眼重复右眼检查c)、d)、e)的步骤; g) 双眼视力平衡检测; h) 双眼远雾视并进行红绿视标检测,确定初步屈光处方; i) 试戴调整处方; j) 开具最终远用处方。 5.1.1.4 老视验光 老视验光流程为: a) 配戴合适的远用矫正眼镜; b) 确定近工作距离; c) 定量近用瞳距; d) 检测调节幅度; e) 确定试验性近附加光度; f) 精调近附加光度; g) 阅读试戴; h) 开具近用处方。 5.1.1.5 渐变焦眼镜的验光 渐变焦眼镜的验光流程为: a) 通过问诊了解顾客用眼方式; b) 进行常规验光,确定远用屈光处方; c) 进行老视验光,确定近附加光度; d) 选择镜片及镜架,并作适当校配; e) 确定配镜十字,并进行单侧瞳距及瞳高的测量; f) 开具渐变焦眼镜处方; g) 渐变焦眼镜制作完成后,进行检测; h) 配发渐变焦眼镜,观察配适,并进行使用指导; i) 定期复查。 5.1.2 接触镜验配流程 5.1.2.1 配前检查应为: a) 常规眼部检查:眼睑、泪器、结膜(包括睑结膜)、角膜、前房、虹膜、瞳孔、部分晶状体; b) 验配硬性接触镜眼部检查:除进行5.1.2.1 a) 中的检查外,还应对泪液破裂时间和角膜曲率 进行检查。 5.1.2.2 软性接触镜验配流程应为: a) 常规验光; 4 DB22/ T 1580—2012 b) c) 5.1.2.3 a) b) c) d) e) 5.1.2.4 a) b) c) d) e) 5.1.2.5 a) b) c) d) 5.1.3 5.1.3.1 顶点焦度换算; 配适状态评估:覆盖度、中心定位、移动度、松紧度、下垂度、舒适度、清晰度。 散光软性接触镜验配流程应为: 常规验光; 主子午线分别进行顶点焦度换算; 诊断性试戴; 配适状态评估:覆盖度、中心定位、移动度、松紧度、下垂度、舒适度、清晰度; 片标轴位的评估和修正。 硬性接触镜验配流程应为: 常规验光; 诊断性试戴:根据角膜曲率检查的结果确定试戴片基弧; 动态配适评估包括中心定位、移动量、移动性质、移动速度; 使用荧光素染色对镜片进行静态配适评估; 片上验光:在配戴试镜片的基础上精调镜片焦度。 配发和护理应为: 开具接触镜处方; 指导配戴者摘戴; 护理镜片; 定期复查。 开具处方 常规验光处方 眼别、球镜、柱镜、轴位、棱镜度、基底取向、附加光度、矫正视力、瞳距、建议光学中心、验光 日期、顾客确认、验光人员签名。 5.1.3.2 渐变焦眼镜验光处方 眼别、球镜、柱镜、轴位、棱镜度、基底取向、附加光度、矫正视力、单侧瞳距、瞳高、验光日期、 顾客确认、验光人员签名。 5.2 配镜流程 5.2.1 配镜加工单要求符合下列要求: a) 符合5.1.3 的验光处方; b) 镜架品牌、型号、色号、规格、材质; c) 镜片品牌、折射率、颜色、设计类别、材质; d) 装配人员签名。 5.2.2 配镜加工要求符合下列要求: 按GB 10810.1、GB 10810.2、GB 13511的规定执行。 a) 核对镜片、镜架规格和品牌与加工单是否相符; b) 检查镜片、镜架外观质量; c) 确定镜片的左、右眼别及焦度; d) 确定镜片的光学中心; e) 确定加工基准线; 5 DB22/ T 1580—2012 f) g) h) i) j) k) l) 5.3 根据镜架尺寸及瞳距确定移心量; 确定工作中心; 根据镜片的材质,选择合适的砂轮及冷却的方法进行磨片; 对加工完毕的镜片进行倒边处理; 根据加工单要求,进行打孔、抛光、开槽工序; 镜片装配前需对镜片进行清洗; 装配完毕后,眼镜需进行整形、清洁、复核。 检测规程 5.3.1 单焦点定配眼镜检测项目 顶焦度偏差、柱镜轴位偏差、光学中心水平允差、光学中心水平互差、光学中心垂直互差、光学中 心位置、棱镜度偏差、棱镜基底取向偏差、镜片表面质量、色泽互差、镜架外观质量、装配质量。 5.3.2 双焦点或多焦点定配眼镜检测项目 除 5.3.1 外,还包括进行双侧近光心距差、子

pdf文档 DB22-T 1580-2018 验光配镜技术服务规范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2-T 1580-2018 验光配镜技术服务规范 吉林省 第 1 页 DB22-T 1580-2018 验光配镜技术服务规范 吉林省 第 2 页 DB22-T 1580-2018 验光配镜技术服务规范 吉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3:22:1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