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B 05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2839—2018 苜蓿-玉米-小黑麦草粮兼顾型种植 技术规程 2018 - 09 - 21 发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10 - 21 实施 发 布 DB13/T 2839—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宇、阎旭东、刘青松、徐玉鹏、王连杰、李荣华、闫玉英、黄素芳、赵忠 祥、岳明强、刘振敏、白艳梅、郑福敏、刘效朋、薛文。 I DB13/T 2839—2018 苜蓿-玉米-小黑麦草粮兼顾型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苜蓿-玉米-小黑麦草粮兼顾型种植技术的术语、定义、适宜环境条件、技术要点、 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平原农区苜蓿-玉米-小黑麦草粮兼顾种植模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DB13/T 945-2008 紫花苜蓿生产技术规程 DB13/T 1396-2011 河北省夏玉米亩产75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 DB13/T 2188-2015 饲用小黑麦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玉米-小黑麦轮作 同一地块按一定的季节顺序轮换种植玉米和小黑麦的一种种植方式。 3.2 带状种植 苜蓿和玉米/小黑麦间作,形成条带状种植结构。 4 适宜环境条件 选择肥力中等偏上、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 全年大于或等于10 ℃积温4000 ℃以上,其中6月中旬到9月底大于或等于10 ℃积温2300 ℃以上。 5 种植模式 1 DB13/T 2839—2018 第一年秋季采取带状种植方式种植苜蓿,带宽185 cm,其中苜蓿带75 cm,小黑麦/玉米种植带110 cm (种植模式见图1、图2)。 苜蓿6行一带,行距15 cm,一次播种连续收获5~7年。 每年10月份在两带苜蓿间种植小黑麦,4行,行距20 cm,苜蓿和小黑麦间距25 cm;第二年5月中下 旬小黑麦与第一茬苜蓿同期收获。 6月中下旬收获第二茬苜蓿后在原种植小黑麦条带种植夏玉米,2行,行距40 cm,株距18 cm,苜蓿 玉米间距35 cm,夏玉米收获后继续种植小黑麦,形成一个种植周期。 图1 苜蓿小黑麦种植模式图 图2 苜蓿玉米种植模式图 6 品种选择 2 DB13/T 2839—2018 6.1 苜蓿 按DB13/T 945-2008中第5.1.1条执行。 6.2 玉米 选择通过国家审定或省级审定的丰产性能好、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的紧凑耐密型中熟品种,如 郑单958、登海605、浚单29等。 6.3 小黑麦 选择国家或省级审定的冬性饲用小黑麦品种,要求生育期中等,播种到乳熟期230 d左右,如冀饲 3号等。 7 播种 7.1 苜蓿种植 7.1.1 种子处理 苜蓿种子处理按照DB13/T 945-2008 中第5.1.2条执行。 7.1.2 施足底肥 结合旋耕,亩施有机肥1000 kg~1500 kg,每亩施复合肥(N:P2O5:K2O=15:15:15)50 kg,肥料的使 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7.1.3 精细整地 采用深松+旋耕的整地方式,深松深度40 cm,播前结合施底肥旋耕,耕深15 cm。精细整地,要求 土壤细碎,无杂草,地面平整,整地后镇压。 7.1.4 播种方式 在苜蓿播种带,条播,行距15 cm,播种6行。 7.1.5 播期 一般在8月15日~9月15日之间,可根据前茬作物收获时间和苜蓿苗后一个月的生长情况进行适当 调整。 7.1.6 播种 采用机械播种或选用苜蓿-玉米-小黑麦专用播种机播种,播种深度1 cm~2 cm,播后镇压。 7.1.7 播量 亩播量0.7 kg。 7.2 小黑麦种植 7.2.1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参照DB13/T 2188-2015 中4.1.3的规定。 3 DB13/T 2839—2018 7.2.2 播期 10月1~15日之间进行播种,最晚不晚于10月20日。 7.2.3 施肥 每亩施复合肥(N:P2O5:K2O = 15:15:15)20 kg,施于小黑麦种植地块,肥料的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7.2.4 整地 上茬作物收获后做灭茬处理,然后精细整地,做到土壤细碎,表面平整。 7.2.5 播种 采用机械播种或选用苜蓿-玉米-小黑麦专用播种机进行播种,条播,行距20 cm,播种4行,距离 苜蓿25 cm。播种深度3 cm~4 cm,播种后镇压。 7.2.6 播量 亩播量9.0 kg。 7.3 玉米种植 7.3.1 播期 每年第二茬苜蓿收获后,及时播种。 7.3.2 施肥 每亩施复合肥(N:P2O5:K2O = 15:15:15)30 kg,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7.3.3 播种 采用机械播种或选用苜蓿-玉米-小黑麦专用播种机进行播种,2行,行距40 cm,株距18 cm。 8 田间管理 8.1 田间杂草防治 苜蓿地出现杂草时按照DB13/T 945-2008附录A,进行防治;第二茬苜蓿收获后,玉米播后苗前整 地喷施每亩150 mL异丙甲草胺(960 g/L)。 8.2 田间病虫害防治 苜蓿参照DB13/T 945-2008 中8病虫害防治方法,进行防治;玉米参照DB13/T 1396-2011中7.6.3、 7.7.2、7.8.3的规定进行防治,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药剂,在苜蓿收获前15天禁止用药,农药的使用 应符合GB/T 8321 和NY/T 1276-2007 的规定。 8.3 田间追肥管理 8.3.1 小黑麦追肥 小黑麦返青前顶凌耧播每亩追施尿素10 kg。 4 DB13/T 2839—2018 8.3.2 玉米追肥 玉米大喇叭口期每亩沟施10 kg尿素,施于两行玉米之间。 8.3.3 苜蓿追肥 参照DB13/T 945-2008中7.1.1的规定。 9 收获 9.1 苜蓿小黑麦收获 每茬苜蓿于现蕾末期到初花期之间收获,留茬高度5 cm~6 cm。第一茬苜蓿采用苜蓿收割机与小黑 麦混收,第二茬苜蓿采用苜蓿收割机收获,第三茬和第四茬苜蓿采用1.2 m宽圆盘式苜蓿收割机。 9.2 玉米收获 每年10月5日左右玉米生理成熟,乳线消失,离层变黑后收获。采用玉米收获机进行收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B13-T 2839-2018 苜蓿-玉米-小黑麦草粮兼顾型种植技术规程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3:24:01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642.3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29673-2013 化妆品中六氯酚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T-GZBC 16.1—2019 医疗数据中心建设规范 第1部分 临床数据中心.pdf
GB-T 39489-2020 全尾砂膏体充填技术规范.pdf
T-CEC 619—2022 输电线路导线压接X射线数字成像无损检测作业导则.pdf
GB-T 39529-2020 系统门窗通用技术条件.pdf
T-ZSX 3—2020 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规范.pdf
GB-T 10067.3-2015 电热装置基本技术条件 第3部分:感应电热装置.pdf
GB-T 32182-2015 轨道交通用铝及铝合金板材.pdf
GB-T 42291-2022 压水堆核电厂控制区门窗辐射防护设计准则.pdf
GB-T 36399-2018 连续热镀铝硅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pdf
CSA 企业数据安全风险管理指南.pdf
DB44-T 747-2010 转子侧变频调速节能装置通用技术规范 广东省.pdf
GB-T 26262-2010 通信产品节能分级导则.pdf
GB-T 42591-2023 燃气轮机 质量控制规范.pdf
T-CIECCPA 035—2023 浮选磷尾矿基生态修复基质土规范.pdf
GB-T 28463-2012 纺织品 装饰用涂层织物.pdf
ISO IEC 5394 202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riteria for concept systems.pdf
GB-T 21028-2007 信息安全技术 服务器安全技术要求.pdf
GB-T 28447-2012 信息安全技术 电子认证服务机构运营管理规范.pdf
T-CCMSA 50104—2021 电热毛巾架.pdf
1
/
3
9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642.3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