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65.020.20 B 31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1505—2017 露地菜心生产技术规程 2017 - 12 - 06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3 - 06 实施 发 布 DB41/T 1505—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镇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孔令建、王大莉、孙小平、石焕勤、李国军、宋彦涛、耿丰华。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陶永焕、郭国安、邓国泽、罗飞、高敬团、郭连鸿、张国华、彭耀、吴凌飞、 任晓云、刘正旭、李戈。 I DB41/T 1505—2017 露地菜心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菜心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管理和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露地菜心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6715.2 瓜菜作物种子 第2部分:白菜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647 菜心等级规格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菜心 菜 心又 名菜薹 ,为十 字花 科芸 薹属芸 薹种白 菜亚 种中 以花薹 为产品 的变 种, 学名 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chinensis var.utilis Tsen et Lee,根据其熟性一般可分为早、中、晚熟三个类 型。 3.2 齐口期 菜薹高与叶先端平齐,个别花将开而未开时为齐口期。 4 产地环境 选择远离工厂等污染源、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好的田块,pH 中性或偏酸性。产地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 5 生产技术 1 DB41/T 1505—2017 5.1 播种期与品种选择 5.1.1 播种期 露地菜心生产3月中旬~10月初均可播种。 5.1.2 品种选择 根据栽培季节选择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5~8月播种宜选用耐热、早熟品种,从播种到初收30 d~ 35 d;4月和9~10月初播种选用中熟品种,从播种到初收40 d~45 d;3月播种宜选用晚熟品种。 5.1.3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16715.2的规定。 5.1.4 晒种 播前进行日光晒种,春秋季节:1 d;夏季:早晨或傍晚 2 h~3 h。 5.2 种植方式 以直播(撒播或条播)为主,育苗移栽为辅。 5.2.1 直播 整地做畦后,选用精量播种机播种或用人工将种子均匀撒播在畦内,播种深度0.3 cm~0.5 cm,每 667 ㎡用种量300 g~400 g,高温多雨或低温寒冷月份可适当增加播种量。 5.2.2 育苗移栽 5.2.2.1 床畦准备 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3 年内未种植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每 667 ㎡苗床撒施商品有机肥 100 kg, 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N-P-K 为 16-11-18)20 kg,做畦,畦宽 1.0 m~1.2 m、沟深及宽均 0.2 m。 5.2.2.2 播种 播前畦面浇足底水,水渗后,将种子均匀撒播于畦面,播后覆细土 0.5 cm。有条件的可采用穴盘 育苗。 5.2.2.3 苗期管理 5.2.2.3.1 间苗 2 片真叶时开始间苗,去掉过密苗、弱苗、病苗及杂苗,3-4 叶期第二次间苗。 5.2.2.3.2 温度控制 气温低于 10 ℃应用薄膜覆盖;气温高于 30 ℃,应注意搭盖遮阳网,防止高温、暴雨损害幼苗。 5.2.2.3.3 水肥管理 苗期保持畦面湿润,干旱时应在早晨及傍晚各淋水 1 次。1~2 片真叶时施一次提苗肥,每 667 ㎡撒 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N-P-K 为 16-11-18)5 kg;间苗后每 667 ㎡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N-P-K 为 16-11-18)10 kg。结合淋水施肥。 2 DB41/T 1505—2017 5.2.2.4 壮苗标准 4 叶 1 心,株形粗壮,根系发达,叶片肥厚,叶色浓绿,无病虫害。苗龄早熟种 15 d~18 d、中熟 种 20 d、晚熟种 20 d~25 d。 5.3 大田整地、施肥 5.3.1 整地、施基肥 直播或定植前5 d~7 d细整土地和施基肥,肥料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每667 ㎡施 入腐熟农家肥1000 kg~1500 kg(或优质商品有机肥250 kg~350 kg),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N-P-K 为16-11-18)40 kg~50 kg,硼肥0.4 kg、锌肥1 kg。 5.3.2 作高畦 结合整地施肥作高畦,做成1.0 m~1.2 m宽的高畦,沟深及宽均0.2 m左右,畦面整平耙细,略呈 龟背形。 5.4 间苗、定苗 直播田在2片真叶时第一次间苗,3~4叶期第二次间苗。 条播在4~5片真叶时定苗。早熟品种株行距为10 cm×13 cm,中熟品种株行距为15 cm×17 cm、晚 熟品种株行距为18 cm×20 cm。 撒播定苗,早熟品种苗间距为12 cm左右,中熟品种苗间距为16 cm左右,晚熟品种苗间距为19 cm 左右。 只收主薹的可适当密植,主侧薹兼收的适当稀植。 5.5 移栽定植 定植前3 d苗床浇一次透水。挖穴定植,深度以子叶高于畦面1 cm为宜。早熟品种株行距为10 cm ×13 cm、中熟品种株行距为15 cm×17 cm、晚熟品种株行距为18 cm×20 cm。 边定植边浇足定植水。 5.6 田间管理 5.6.1 中耕除草 封行前疏松表土,防除杂草。 5.6.2 水分管理 保持土壤湿润,浇水时,应使水滴均匀地淋洒在畦面和叶面,避免水点太大。春季低温期中午浇水; 夏秋高温期早晚浇水,2 d~3 d一次;早春和深秋季节5 d~7 d浇一次。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喷灌。 在相对湿度较大的雨雾天气,应少浇水,以减少病害的发生。雨后应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 5.6.3 追肥管理 追肥依据菜心的长势来定,如长势好、生长快,则可以少施或不施肥,反之则可适当多施。 直播1~2片真叶时施一次提苗肥,每667 ㎡撒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N-P-K为16-11-18)5 kg; 直播定苗或移栽定植后3 d~5 d可结合浇水施一次肥,每667 ㎡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N-P-K为 3 DB41/T 1505—2017 16-11-18)5 kg;叶片旺盛生长期至植株现蕾期间,每667 ㎡追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N-P-K为 16-11-18)10 kg,促进菜薹迅速发育,提高产量。 采收侧薹的,在主薹采收后,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追肥,每667 ㎡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N-P-K为 16-11-18)10 kg。采收前10 d停止追肥。 6 病虫害防治 6.1 主要病虫害 病害: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炭疽病等。 虫害:小菜蛾、菜青虫、甘蓝夜蛾、甜菜夜蛾、蚜虫、黄曲条跳甲等。 6.2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 治为辅”的控制原则。 6.3 防治方法 6.3.1 农业防治 选用抗性强的优良品种,合理轮作,种子消毒,深耕晒土,增施磷肥和钾肥,注意灌水、排水,清 洁田园,中耕除草,及时清除病株、病叶。 6.3.2 物理防治 6.3.2.1 杀虫灯诱杀 2 2 每 2 hm ~2.5 hm 放置一台杀虫灯,吊挂高度为接虫口离地 1 m~1.4 m,当防治对象为小菜蛾等 飞行高度较低的害虫时,降低挂灯高度至 0.8 m~1 m,每年 4~11 月天黑后开灯,天亮关灯。 6.3.2.2 黄板诱杀 每 667 ㎡悬挂规格为 20 cm×30 cm 的黄色诱虫板 20~30 片,黄板高出作物 20 cm~30 cm 处,可 有效诱杀黄曲条跳甲、蚜虫、斑潜蝇等害虫,发现黄板黏度下降或已粘满虫子时更换。 6.3.3 生物防治 6.3.3.1 植物免疫诱抗 幼苗期、叶片生长期,每 667 ㎡喷施 5%氨基寡糖素 750 倍液等免疫诱抗剂提高菜心抗病性。 6.3.3.2 性诱剂防治 菜心定植到收获期,每 667 ㎡放 3~5 个诱捕器,每 30 d 更换一次诱芯,距地头 10 m 处开始放置 诱捕器,按照一定距离形成横行、竖行、斜行,高度在地面以上 40 cm~50 cm 处。 6.3.3.3 田间释放天敌昆虫 当田间发现甘蓝夜蛾、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卵时开始释放赤眼蜂;发现菜青虫的卵时则释放菜粉 蝶盘绒茧蜂,每667 ㎡2万头,每15 d~20 d放一次。 4 DB41/T 1505—2017 6.3.3.4 生物农药 甘蓝夜蛾、棉铃虫、菜青虫等常见鳞翅目幼虫的生物防治方法见附录A中表A.1。 6.3.3.5 天敌保护 在蔬菜种植区周边种植 5 m~10 m 紫花苜蓿等牧草,为天敌瓢虫、食蚜蝇等提供栖息场所,保护天 敌种群数量。 6.3.4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农药时应符合 GB 8321 的规定。菜心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见附录 A 中表 A.1。 7 采收管理 7.1 采收及分级 菜心以齐口期为收获标准,主薹长至略高于叶片,有少部分花蕾初开(1~2 朵花),即可采收。用 小刀从茎伸长处切断,逐株排列整齐,放入胶筐或箱内。 一般早熟品种只采收主薹,中晚熟品种主、侧薹兼收。采收侧薹的,在基部应留 2~3 叶割取主薹, 保留基叶和侧芽使其继续生长。 菜心等级规格应符合 NY/T 1647 的规定。 7.2 包装和标识 产品包装和标识应符合NY/T 1647的规定。 包装容器应符合国家食品卫生要求。 包装标识应标明产地、生产单位名称和地址、规格、净含量、包装日期、贮存方法等基本信息,内 容准确、清晰、显著。产品获得认证的,应按照认证机构要求标注。 7.3 贮存和运输 产品应按照规格等级不同分别贮存,冷藏温度为1 ℃~2 ℃,库内相对湿度保持在95%以上,不得 与有毒有害物质混放。 8 生产档案 真实、规范记录生产过程,包括生产环境、生产技术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投入品使用、采收、 销售等各个环节。 生产档案要及时归档,保存2年以上。 5 DB41/T 1505—2017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露地菜心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露地菜心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

pdf文档 DB41-T 1505-2017 露地菜心生产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1505-2017 露地菜心生产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1505-2017 露地菜心生产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1505-2017 露地菜心生产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3:30:0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