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3.040 Z 51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6/T 1094—2018 农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规范 Criterion for agricultur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y 2018 - 12 - 29 发布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7 - 01 实施 发 布 DB36/T 1094—2018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排放源 ............................................................................ 1 5 估算方法 .......................................................................... 2 6 估算结果 .......................................................................... 3 7 结果的不确定性 .................................................................... 4 8 清单报告 .......................................................................... 4 9 数据优先次序 ......................................................................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排放因子 ........................................................ 6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农业温室气体清单报告大纲 ........................................ 8 参考文献 ............................................................................. 9 I DB36/T 1094—2018 前 言 本标准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生态气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孔萍、李柏贞、夏玲君、占明锦。 II DB36/T 1094—2018 农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术语和定义、农业温室气体清单排放源和估算方法、估算结果和结果的不确定性、清 单报告、数据优先次序。 本标准适用于省级、市、县(区)级农业温室气体清单的报告编写及相关科学研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X/T 125 温室气体本底观测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温室气体 greenhouse gas 大气中能够吸收红外辐射的气体成分,主要包括水汽(H2O)、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 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和臭氧(O3)等。 3.2 全球增温潜势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单位质量的某种温室气体在给定时间段内辐射强迫的影响与等量二氧化碳辐射强度影响相关联的 系数。 3.3 二氧化碳当量 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 用于比较不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量度单位。二氧化碳当量等于给定气体的质量数乘以全球增温潜势 得出。 4 排放源 4.1 稻田甲烷排放 稻田甲烷排放包括水稻生长季和冷浸田水稻非生长季的甲烷排放。 4.2 农用地氧化亚氮排放 1 DB36/T 1094—2018 农用地氧化亚氮排放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两方面。直接排放主要来源于农用地当季氮输入(化 肥、粪肥和秸秆还田),间接排放主要来源于大气氮沉降、土壤氮淋溶和径流损失。 4.3 动物肠道发酵甲烷排放 动物肠道发酵甲烷排放源主要为奶牛、水牛、其它牛、猪、山羊。 4.4 动物粪便管理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 动物粪便管理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源主要为奶牛、水牛、其它牛、猪、山羊、家禽等。 5 估算方法 5.1 稻田甲烷排放估算方法参见公式(1)。 4 ( ) ECH 4 = ∑ EFi × ADi × 10 −3 ............................... (1) i =1 式中: ECH4 ——稻田甲烷排放总量(t) ; EFi ——排放因子(kg/ha) ,推荐值参见附录 A.1; ADi ——面积(ha) ; ——表示稻田类型,分别指单季稻、双季早稻、双季晚稻生长季的稻田和非生 i 长季的冷浸田。 5.2 农用地氧化亚氮直接排放估算方法参见公式(2)。 E d = ( N 1 + N 2 + N 3 ) × EFd ............................... (2) 式中: Ed ——直接排放量(t) ; N1 ——化肥氮输入(t) ; N2 ——粪肥氮输入(t) ; N3 ——秸秆还田氮输入(t) ; EFd ——农用地氧化亚氮直接排放因子,推荐值参见附录A.2。 5.3 农用地氧化亚氮间接排放估算方法参见公式(3)。 Ei = [( N 1 + N 2 + N 3 ) × r1 + N 4 × r2 ]× EFi1 + ( N 1 + N 2 + N 3 ) × r3 × EFi 2 ............ (3) 式中: Ei ——间接排放量(t) ; N1 ——化肥氮输入(t) ; N2 ——粪肥氮输入(t) ; N3 ——秸秆还田氮输入(t) ; N4 ——畜禽粪便氮输入(t) ; r1 ——农用地氮输入氨和氮氧化物的挥发率,推荐使用10%; r2 ——畜禽粪便氨和氮氧化物的挥发率,推荐使用20%; r3 ——氮淋溶和径流损失的氮量占农用地总氮输入量的百分比,推荐使用20%; EFi1 ——大气氮沉降排放因子,推荐值参见附录A.2; 2 DB36/T 1094—2018 EFi2 ——氮淋溶和径流损失排放因子,推荐值参见附录A.2。 5.4 动物肠道发酵甲烷排放估算方法参见公式(4)。 n ( ) ECH 4 = ∑ EF j1 × APj1 × 10 −3 + EF j 2 × APj 2 × 10 −3 ..................... (4) j =1 式中: ECH4 ——动物肠道发酵的甲烷排放量(t) ; ——农户散养第 j 种动物每年肠道发酵的甲烷排放因子(kg/头(只) ) , EFj1 推荐值参见附录 A.3; APj1 ——农户散养第 j 种动物的数量(头(只) ) ; ——规模化饲养第 j 种动物每年肠道发酵的甲烷排放因子(kg/头(只)) , EFj2 推荐值参见附录 A.3 APj2 ——规模化饲养第 j 种动物的数量(头(只) ) ; j ——代表动物类型。 5.5 动物粪便管理甲烷排放估算方法参见公式(5)。 n ( ) ECH 4 = ∑ EF j × APj × 10 −3 ............................... (5) j =1 式中: ECH4 ——动物粪便管理的甲烷排放量(t) ; ——第 j 种动物粪便管理每年的甲烷排放因子(kg/头(只)), EFj 推荐值参见附录 A.4; APj ——第 j 种动物的数量(头(只)); j ——代表动物类型。 5.6 动物粪便管理氧化亚氮排放估算方法参见公式(6)。 n ( ) E N 2O = ∑ EF j × APj × 10 −3 ............................... (6) j =1 式中: EN2O ——动物粪便管理的氧化亚氮排放量(t) ; EFj ——第 j 种动物粪便管理每年的氧化亚氮排放因子(kg/头(只) ) , 推荐值参见附录 A.4; APj ——第 j 种动物的数量(头(只) ) ; j ——代表动物类型。 6 估算结果 农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估算结果列表格式见表1。 表1 农业温室气体清单估算结果列表 排放源 甲烷(t) 氧化亚氮(t) 二氧化碳当量(t) 稻田 × -- × 3 DB36/T 1094—2018 表 1 农业温室气体清单估算结果列表(续) 农用地 -- × × 动物肠道发酵 × -- × 动物粪便管理系统 × × × 总计 × × × 注:甲烷的全球增温潜势为21,氧化亚氮的全球增温潜势为310,折合成二氧化碳当量的系数分别是21和310。标 “×”表示需要报告的数据。 7 结果的不确定性 7.1 当某一估计值为 n 个估计值之和或差时,该估计值的不确定性计算参见公式(7)。 n µc = ∑ (U i =1 i ⋅ µi ) ................................... (7) n ∑U i −1 2 i 式中: µc ——n 个估计值之和或差的不确定性(%); Ui ——第 i 个因子的估计值,i=1,…,n; µi ——第 i 个因子的不确定性,i=1,…,n。统计年鉴数据不确定性推荐值为 5%,排放 因子的不确定性参见附录 A.5。 7.2 当某一估计值为 n 个估计值之积时,该估计值的不确定性计算参见公式(8)。 µc = n ∑µ i =1 2 i .....................................
DB36-T 1094-2018 农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规范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3:30:1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