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13.020.01 Z 10 吉 DB22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2951—2018 湿地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Tec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etland ecological monitoring 2018 - 12 - 26 发布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2019 - 01 - 30 实施 发 布 DB22/T 2951—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霞、武海涛、吴雨华、张丽杰、陶兰、杨萌尧、管强。 I DB22/T 2951—2018 湿地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湿地生态系统气象和大气环境、水文和水质、土壤、生物、湿地受威胁状况的监测方 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湿地生态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5750.9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农药指标 GB/T 13192 水质 有机磷农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 14552 水、土中有机磷农药测定的气相色谱法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7141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8204.2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 2 部分:化学污染物 GB/T 24708 湿地分类 GB/T 50138 水位观测标准 GB 50179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 HJ/T 72 水质 邻苯二甲酸二甲(二丁、二辛)酯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 194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HJ 604 环境空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HJ 613 土壤 干物质和水分的测定 重量法 HJ 632 土壤 总磷的测定 碱熔-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HJ 634 土壤 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测定 氯化钾溶液提取-分光光度法 HJ 680 土壤和沉积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 HJ 699 水质 有机氯农药和氯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717 土壤质量 全氮的测定 凯氏法 HJ 746 土壤 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 电位法 HJ 710.12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水生维管植物 LY/T 1215 森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 LY/T 1217 森林土壤稳定凋萎含水量的测定 1 DB22/T 2951—2018 LY/T 1218 森林土壤渗滤率的测定 LY/T 1223 森林土壤坚实度的测定 LY/T 1234 森林土壤钾的测定 LY/T 1237 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化的计算 LY/T 2586 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观测技术规范 LY/T 2898 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技术规范 NY/T 1121.2 土壤检测 第 2 部分:土壤pH的测定 NY/T 1121.3 土壤检测 第 3 部分: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 NY/T 1121.4 土壤检测 第 4 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 NY/T 1121.7 土壤检测 第 7 部分: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NY/T 1121.16 土壤检测 第 16 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 QX/T 48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 4 部分:天气现象观测 QX/T 49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 5 部分:气压观测 QX/T 50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 6 部分:空气温度和湿度观测 QX/T 5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 7 部分:风向和风速观测 QX/T 52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 8 部分:降水观测 QX/T 54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 10 部分:蒸发观测 QX/T 5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 13 部分:地温观测 SL 58 水文测量规范 SL 219 水环境监测规范 3 气象和大气环境监测 3.1 气象监测 定位观测按照 LY/T 2898 规定执行。非定位观测的气象监测项目、监测频度及监测方法见表 1。 表1 气象监测项目及方法 项目 天气现象(降水、地面凝结、视程障碍及雷电 监测频度 监测方法 连续监测 QX/T 48 连续监测 QX/T 52 降水强度,mm·h 连续监测 QX/T 52 蒸发,mm 连续监测 QX/T 54 空气温度(距地面1.50 m),℃ 1 次/季 QX/T 50 空气湿度(距地面1.50 m),% 1 次/季 QX/T 50 风速,m·s 1 次/季 QX/T 51 风向 1 次/季 QX/T 51 气压,hPa 1 次/季 QX/T 49 等现象) 降水量,mm -1 -1 注:天气现象(降水、地面凝结、视程障碍及雷电等现象)、降水量、降水强度和蒸发数据通过最近(距监测点10 km以内)的自动气象台站获得。 3.2 2 大气环境监测 DB22/T 2951—2018 3.2.1 大气环境监测的采样布点原则和要求、采样方法、数据有效性的要求以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按照 GB 3095 和 HJ 194 的规定执行。 3.2.2 大气环境监测数据与气象监测数据同步获得。大气环境监测每季度各 1 次,监测项目及监测方 法见表 2。 表2 大气环境监测项目及方法 项目 监测方法 -3 CO2, mg·m GB/T 18204.2 -3 CH4, mg·m HJ 604 -3 SO2, μg·m GB 3095 -3 GB 3095 O3, μg·m -3 NO2, μg·m GB 3095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 μg·m-3 GB 3095 PM10, μg·m-3 GB 3095 -3 PM2.5, μg·m GB 3095 3 负(氧)离子,个/m LY/T 2586 注: PM10 、PM2.5为城市区内重要湿地监测项目。 4 4.1 水文和水质监测 地表水水文监测 定位观测按照 LY/T 2898 规定执行。非定位观测的地表水水文监测每年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各 1 次,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见表 3。 表3 地表水水文监测项目及方法 项目 -1 流速,m·s 3 监测方法 GB 50179 -1 径流量,m ·s GB 50179 水位,m GB/T 50138 淹水深度,m GB/T 50138 4.2 地下水水文监测 在湿地中布设潜水观测井,按 SL 58 规定测量地下水位。每年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各1 次。 4.3 水质监测 4.3.1 水质监测的采样布点原则和要求、样品保存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按照 SL 219 和 HJ/T 91 的 规定执行。 4.3.2 水质监测每年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各 1 次。 4.3.3 地表水水质监测包括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必测项目的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见表 4,选测项目 的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见表 5。 3 DB22/T 2951—2018 表4 地表水水质必测项目及监测方法 项目 监测方法 水温,℃ pH值 GB 3838 粪大肠菌群,个/L 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铜、锌、氟化物、 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mg/L 表5 项目 有机磷农药,μg/L 地表水水质选测项目及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 备注 GB/T 14552、GB/T 13192、 GB/T 5750.9 对硫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乐果、敌敌畏、敌百虫、杀 螟松、嗪农、水胺硫磷、溴硫磷、异稻瘟净、甲拌磷、速灭磷、 稻丰散、杀扑磷、内吸磷、草甘膦 有机氯农药,μg/L HJ 699、GB/T 5750.9 滴滴涕、六六六、七氯、百菌清、五氯酚、莠去津 其它农药,μg/L GB/T 5750.9 甲萘威、菊酯、灭草松、2,4-滴、呋喃丹、毒死蜱 邻苯二甲酸酯类,μg/L HJ/T 72、 GB/T 5749 4.3.4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地下水潜水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见表 6,地表水和地下水宜同步监测。 表6 地下水水质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 项目 监测方法 色(铂钴色度单位) 嗅和味 浑浊度,NTU 肉眼可见物 pH值 菌落总数,CFU/mL GB/T 14848 总大肠菌群,MPN/100 mL或 CFU/100 mL 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铜、锌、钼、挥发性酚类、阴离子表面活性 剂、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钠、亚硝酸盐、硝酸盐、氰化物、氟化物、碘化物、汞、砷、硒、 镉、六价铬、铅,mg/L 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甲苯,μg/L 5 土壤监测 5.1 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保存和质量控制 5.1.1 土壤监测的采样布点原则、采样方法、土壤样品制备与保存方法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按 HJ/T 166 规定执行。 5.1.2 湿地底泥的采样方法以及样品制备与保存方法按 SL 219 规定执行。 4 DB22/T 2951—2018 5.2 土壤物理性质监测 土壤物理性质每年秋季监测1 次,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见表 7。 表7 土壤物理性质监测项目及方法 项目 监测方法 -3 土壤容重,g·cm NY/T 1121.4 土壤温度(离地面深0 cm、5 cm、10 cm、15 cm、20 cm),℃ QX/T 57 土壤质地 NY/T 1121.3 -3 土壤坚实度,N·cm LY/T 1223 沉积层厚度,m SL 219 土壤总孔隙度,% LY/T 1215 土壤凋萎含水量,% LY/T 1217 HJ 613 土壤含水率,% -1 土壤渗透系数,mm·d 5.3 LY/T 1218 土壤化学性质监测 土壤化学性质每年秋季监测 1 次,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见表 8。 表8 土壤化学性质监测项目及方法 项目 监测方法 pH NY/T 1121.2 氧化还原电位,mV HJ 746 土壤水溶性盐总量,mg·k

pdf文档 DB22-T 2951-2018 湿地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2-T 2951-2018 湿地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吉林省 第 1 页 DB22-T 2951-2018 湿地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吉林省 第 2 页 DB22-T 2951-2018 湿地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吉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3:31:1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