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65.020 B 30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511—2018 代替 DB36/T 511-2007 双季稻气象灾害指标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index of the double cropping rice 2018 - 11 - 28 发布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6 - 01 实施 发 布 DB36/T 511—2018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指标 .............................................................................. 2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洪涝指数计算方法 ................................................ 4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干旱指数计算方法 ................................................ 6 参考文献 ............................................................................. 7 I DB36/T 511—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36/T 511-2007《江西省双季稻气象灾害指标》, 本标准与DB36/T 511-2007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部分; ——修改了 3 中早稻、晚稻、双季稻等术语的定义,增加了术语的英文定义; ——修改了 4.3、4.6、4.7 中春季低温连阴雨灾害、高温逼熟灾害、寒露风灾害等指标的分级数; ——增加了 4.5 高温热害指标。 本标准由江西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文英、郭瑞鸽、孙素琴、黄彩婷、张坤、段里成、刘丹。 本标准历次发布情况:DB36/T 511-2007。 II DB36/T 511—2018 双季稻气象灾害指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双季稻主要气象灾害的术语和定义及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双季稻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服务及评估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226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空气温度和湿度 GB/T 35228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降水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双季早稻 double cropping early rice 春季播种,于小暑至大暑节气成熟收获的水稻。 3.2 双季晚稻 double cropping late rice 在双季早稻收获后的耕地上,或收获期与双季早稻相同的其它作物的耕地上种植,于霜降前后成熟 收获的水稻。 3.3 双季稻 double cropping rice 双季早稻和双季晚稻的统称。 3.4 积涝灾害 waterlogging disasters 由于降水过多,部分或全部淹没水稻植株,影响双季稻生产的灾害。 3.5 洪涝指数 flood index 1 DB36/T 511—2018 反映气候洪涝程度的指标,计算方法见附录A。 3.6 旱灾 drought 因长期无雨或少雨,使水分不能满足双季稻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影响双季稻生产的灾害。 3.7 干旱指数 drought index 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计算方法见附录B。 3.8 春季低温连阴雨灾害 spring low temperature continuous rain disaster 早稻播种育秧期间,由于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影响育秧或秧苗生长的灾害。 3.9 小满寒灾害 damage by the cold weather in grain buds 小满节气前后,由于低温影响双季早稻前期生长的灾害。 3.10 高温热害 high temperature damage 双季稻孕穗或抽穗扬花期间,由于持续高温少雨,造成颖花退化、空秕粒增加、结实率下降的灾害。 3.11 高温逼熟灾害 forced mature by high temperature 双季早稻灌浆成熟期,由于持续高温少雨,造成成熟期提前、品质和千粒重下降的灾害。 3.12 寒露风灾害 damage by autumn low temperature 双季晚稻抽穗扬花期间,因低温造成抽穗扬花受阻、空秕粒增加、结实率下降的灾害。 4 指标 4.1 积涝灾害 4月1日~7月31日,由于降雨量过多,淹没水稻植株,影响双季稻生产;以洪涝指数Z(见附录A) 划分等级: ——重度: Z≥8.0 ——中度:6.0≤Z<8.0 ——轻度:4.0≤Z<6.0 2 DB36/T 511—2018 4.2 旱灾 汛期结束日~10月10日,由于持续无雨或少雨,使双季晚稻生长期间供水不足,造成减产或绝收。 干旱等级以干旱指数G(见附录B)划分: ——重度:G≥1.0 ——中度:0.7≤G<1.0 ——轻度:0.4≤G<0.7 4.3 春季低温连阴雨灾害 双季早稻播种育秧期间,出现日平均气温低于10℃且全天日照少于1h的阴雨天气,影响双季早稻生 长;以持续天数(D)划分等级: ——重度:D≥5 ——中度:D=4 ——轻度:D=3 4.4 小满寒灾害 双季早稻分蘖和幼穗分化期间,出现的日平均气温≤20℃的低温天气。以日平均气温小于等于20℃ 的持续天数(Dt)、日最低气温小于等于16℃的总天数(Dd)为基础,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 划分等级时,重度优先于中度,中度优先于轻度: ——重度:Dt≥7,或 Dt≥4 且 Dd≥1 ——中度:5≤Dt<7,或 Dt=3 且 Dd≥1 ——轻度:3≤Dt<5,或 Dt=2 且 Dd≥1 4.5 高温热害 双季稻抽穗期间,出现日平均气温≥30℃且日最高气温≥35℃的天气,导致水稻开花授粉困难、结 实率下降。以持续天数(D)划分等级: ——重度:D≥7 ——中度:5≤D<7 ——轻度:3≤D<5 4.6 高温逼熟灾害 双季早稻灌浆期间,出现日平均气温≥30℃、日最高气温≥35℃且日平均相对湿度≤70%的天气, 造成千粒重下降。以持续天数(D)划分等级: ——重度:D≥7 ——中度:5≤D<7 ——轻度:3≤D<5 4.7 寒露风灾害 双季晚稻孕穗及抽穗期间,受冷空气影响,日平均气温降至23℃以下,造成空壳率增加,产量下降。 以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和日雨量为基础,根据日雨量的大小分为干冷型、湿冷型两大类;两类各分 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划分等级时,重度优先于中度,中度优先于轻度。 4.7.1 干冷型 3 DB36/T 511—2018 以日平均气温≤22℃的持续天数(Dt22)、日平均气温≤20℃的持续天数(Dt20)、日最低气温≤17℃的 总天数(Dd17)、日雨量≥1.0mm的总天数(Dr)为基础,进行等级划分: ——重度:Dt20≥6 且 Dr=0 ——中度:3≤Dt20<6 且 Dr=0,或 Dt20=2、Dd17≥1 且 Dr=0 ——轻度:Dt22≥3 且 Dr=0,或 Dt22=2、Dd17≥1 且 Dr=0 4.7.2 湿冷型 以日平均气温≤23℃的持续天数(Dt23)、日平均气温≤21℃的持续天数(Dt21)、日最低气温≤17℃的 总天数(Dd17)、日雨量≥1.0mm的总天数(Dr)为基础,进行等级划分: ——重度:Dt21≥6 且 Dr≥1 ——中度:3≤Dt21<6 且 Dr≥1,或 Dt21=2、Dd17≥1 且 Dr≥1 ——轻度:Dt23≥3 且 Dr≥1,或 Dt23=2、Dd17≥1 且 Dr≥1 4 DB36/T 511—2018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洪涝指数计算方法 A.1 总则 以4月~7月气象观测站降水强度、范围、时间及总量计算洪涝指数的大小。计算步骤如下: A.2 降雨集中期的确定 强降水持续时间可以有1d~nd不同的长度,日雨量有25mm至400mm以上不等,这种持续强降水时段, 称为降雨集中期。为了确定降雨集中期,用公式(1)进行计算: n [∑ Ri − A(n − 1)] i =1 100 ≥1 ………………(1) 式中: n:强降水过程的天数; ∑Ri:n d雨量和; A:常数(取值为25); n根据降水情况确定。 由公式(1)算出适合江西省的集中期天数及该时段内降雨的下限值,见下表: 集中期天数 下限雨量(mm) 1 2 3 4 5 6 7 8 9 10 …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275 300 325 … 如果降雨过程的总雨量大于等于表中相应天数对应的下限雨量,则此次降雨过程就可划分为降雨集 中期。 A.3 降雨期强度的确定 降雨期强度(集中度)划分标准由公式(2)得出 n Pj = [∑ Ri − B(n − 1)] i =1 ………………(2) 100 式中: n:集中期天数; ∑Ri:nd集中期的雨量和(当∑Ri<150mm时,Pj值取0); Ri:日降雨量; B:常数(取值为10)。 A.4 洪涝指数的确定 5 DB36/T 511—2018 洪涝指数由公式(3)计算得出 m Z = ∑ Pj + MAX [ Pj ] + j =1 R4−6 …………(3) R4−6 式中: m:集中期个数; ∑Pj:某年m个集中期的强度之和; MAX[Pj]:m个集中期的Pj中最大的一个强度; R4-6:某年汛期4~6月总雨量; R4−6 :常年4~6月平均雨量。 6

pdf文档 DB36-T 511-2018 双季稻气象灾害指标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6-T 511-2018 双季稻气象灾害指标 江西省 第 1 页 DB36-T 511-2018 双季稻气象灾害指标 江西省 第 2 页 DB36-T 511-2018 双季稻气象灾害指标 江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3:32:1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